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57年10月开始,费孝通、陈达、吴景超等大批研究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陆续遭到批判.《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文章称“这些资产阶级右派们”谈的并不是什么人口问题.并不是什么节育问题、学术问题,而是“现实的阶级斗争问题.严重的政治斗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战斗,必须彻底地打垮他们.揭露他们的阴谋,粉碎他们的诡计”.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教育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培养高职教师的批判精神,应该成为高职教育探讨的重要问题。高职教师批判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批判意识、批判思维、批判方式、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以及师资建设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均霞 《民俗研究》2020,(4):117-124
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是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者的一种潜在共识,但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中的妇女问题研究仍没有被作为一个出发点进行探讨,妇女问题研究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的关系依旧晦暗不明。以歌谣与妇女研究为中心来分析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妇女问题研究的整体取向及其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的关系,会注意到在五四妇女解放运动思潮与民俗学眼光向下的革命中,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者从歌谣中发现了乡村妇女。一方面,他们发现了妇女的文学,认为由于未受礼教的熏陶,乡村妇女的文学在形式上质朴自然,不受咬文嚼字之累,在内容上更敢于表达感情;另一方面,他们发现了妇女的问题,认为乡村妇女歌谣中所吟唱的是受传统家族制度压迫的悲惨生活,歌谣是妇女的"家庭鸣冤录""茹痛记"。无论是对妇女文学的赞颂还是对妇女问题的揭露与批判,研究者都将矛头指向了儒家文化所建立的一套礼教制度,妇女问题成为其批判儒家伦理纲常、参与社会改造的浪漫主义路径。  相似文献   

4.
马大成 《炎黄春秋》2007,(10):18-22
马寅初作为我国最早留学美国的经济学博士,在1920年3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七卷第四期上发表了《计算人口的数学》一文,表明他很早就关注中国的特殊的人口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专门设课讲解人口和资源问题,介绍马尔萨斯和汤姆逊等的人口理论。他对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酷刻寡恩的、悲观的人口论调进行了批判,提出了适宜人口的观点,还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伟大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批判地对待过去的历史资料,并且要在正确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基础上方予使用。”所谓高句丽的王系问题,可以说是高句丽有过几代王,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怎么样的问题;而所谓高句丽的王号问题,则可说是高句丽有无固有的君主称号,以及高句丽的“王”的称号最初使用于何时,高句丽王是否称过“大王”、“帝”(皇帝)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篇受毛泽东批判的农民的文章半个世纪前,1962年秋天,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与全会之前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大张挞伐,猛烈批判"三股歪风"(即所谓否定大好形势的"黑暗风",鼓吹包产到户的"单干风"及"翻案风")。当他怒斥"单干风",点名批判邓子恢等领导干部的同时,还批判了陕西三位农民党员的一篇文章,这就是杨伟名执笔,户县城关公社七一大队(现为甘亭镇北街村)三位农民署名(大队会计杨伟名、七一大队党支部书记贾生财、大队长赵振离)的文章《一叶知秋——当前形势怀感》。  相似文献   

7.
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个思想体系。这里所讲的批判封建主义,是指批判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红楼梦》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和批判,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红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今天来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红楼梦》对封建主义的罪恶是有所揭露的,这揭露同时也是一种批判(至少在客观上),这是大家都肯定的。问题在于,其揭露和批判的程度如何?作者是站在怎样的高度去批  相似文献   

8.
1953年9月在政协常委扩大会上,梁漱溟先生就土地政策和农民问题等,做了坦诚的发言,和毛泽东发生争论。这是新中国立国初期,党外民主人士面对面首次公开向最高领袖争取发言权与申辩权的事件,毛泽东、周恩来严厉批评了梁漱溟,从而引起一些委员的不满和对梁的跟风批判。在前后10天批判梁漱溟的活动中,张澜  相似文献   

9.
高奇 《百年潮》2011,(9):18-22
“文化大革命”后期落实干部政策遇到的一大难题是政治历史问题的定性处理。虽然处理这一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审干时中央发布过政策规定,对受审查的干部都据此作了结论。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批判为执行了“刘少奇的叛徒哲学”、“招降纳叛”,许多地方掀起了“抓叛徒”活动。这些干部的问题又被翻出来进行审查,也有些被查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的依赖、独立与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是一种辩证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好载体与充分显现,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问题方面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多重思考的理论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最高概括。它高度关注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终极关怀是人的发展,但其实现却是建立在物的充分发展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始终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张倩红 《世界历史》2004,27(6):91-99
本文以《论犹太人问题》为切入点 ,探讨青年马克思的犹太观。认为《论犹太人问题》不能作为马克思反对犹太人的檄文 ,相反 ,恰恰体现了马克思对犹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马克思主张从世俗的基础而非宗教角度探讨犹太问题 ,并把对犹太教特性的揭露上升到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 ,从而体现出马克思的蓬勃锐气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但由于当时他本人的唯物史观还处于形成时期 ,对犹太问题的看法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张晓倩  王明扬 《攀登》2020,39(2):62-67
转形问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鲍特凯维兹最先将简单再生产平衡条件和一般利润率条件结合起来,尝试解决转形问题。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一般利润率规律及鲍特凯维兹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鲍特凯维兹传统的价值转形模型,运用归谬法对鲍特凯维兹传统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转形问题的解决方向。满足"两个相等"条件的静态分析无法解决转形问题,应该考虑资本跨部类流动,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进行动态分析,从而说明一般利润率形成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武默生 《文史精华》2009,(10):28-34
关于彭德怀的人生悲剧,近些年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即他的悲剧既有个人性格因素,也与当时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有关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某些问题上,他与毛泽东的认识分歧,客观上成了后来批判他所谓“反党”、“反毛”的“罪证”,从而使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在中国社会相对稳定、封闭,思想控制较为严酷的情势下,知识界有识之士独立思考的火花仍未熄灭。他们关注妇女问题,同情妇女的痛苦,面对深受理学、礼教双重禁锢和压迫的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他们藉助原始儒学和古代礼制的思想武器,对宋明理学和封建礼教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和批判。其深刻的理性思考,反映了一代先驱者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5.
王刚 《攀登》2010,29(5):72-77
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是贯穿于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一条主线。马尔库塞的实证主义批判思想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以经验主义为核心的实证理性批判;以形式主义为核心的形式逻辑批判和以分析主义为核心的语言哲学批判。马尔库塞是一位具有激进批判精神和深重历史责任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其试图解释和应对人类当代课题时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陈德军 《史学月刊》2004,5(6):60-64
南京政府所谓的“青年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它们对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中国政治继续动荡的恐惧与抵制。民初以来的高等教育,其文科与实科的比例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失衡倾向的日益积累,导致了越来越多游离于社会生产结构之外的文科学生成为批判现实的社会科学最为热情的接受群体。当他们的切身遭遇在学理上被引向对社会制度的道德质问时,社会科学表现为20世纪30年代具有颠覆性的一种时尚。这些学生也由此为抗议南京政府的政治组织所吸纳,从而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让南京当局头痛的政治风浪。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龚育之 《百年潮》2001,(1):20-24
胡适思想批判运动是1954年冬天大规模开始的。接着,又开始了批判胡风思想的运动。那时,胡绳还在中宣部,应该处在批判运动的指挥岗位上。但是,我不记得他作过怎样的战斗部署和方针指导,只记得他在一次会上讲到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刚批胡适,又批胡风,批胡运动,伊于胡底?  相似文献   

19.
在1964年的那一场“李秀成问题批判”中,罗尔纲先生的《忠王李秀成的苦肉缓兵计》遭到“批判”。但这一问题靠那样的“批判”是解决不了的,实际上成了悬案。本文不拟再评论李秀成最后写供词的表现,只想对罗先生提出来的“苦肉缓兵计”进行考查,就有关的史料和史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小说有深刻的批判力度,这种理性的批判饱含着对他人及自我的审视,而审视与批判则反映了鲁迅内心的原罪意识,本文通过对<狂人日记>的分析来阐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