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孟凡 《炎黄春秋》2000,(7):32-35
胡乔木同志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前后持有相反的态度。 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同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全文转发。之后,有一种说法:当胡耀邦同志在受到来自坚持“两个凡是”的党中央负责人的巨大压力之际,6月20日,胡乔木同志曾到耀邦家对他说,这场争论是党校挑起来的,华主席已经不满意了,再争论下去要造成党的分裂,汪东兴已在讲你代表哪个中央了,所以,应立即停止争论。胡耀邦同…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钟山风雨》2008,(3):1-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也是真理标准讨论30年。回望30年前,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催生了当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本期"史海纵横"栏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相似文献   

3.
周军 《文史月刊》2006,(2):33-39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进而引发了一场酝酿已久、波及全国、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开创了全党思想解放的先河,其功绩永远彪炳共和国的史册……  相似文献   

4.
王强华 《江淮文史》2009,(1):144-152
1978年4月10日,一张《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大样,按规定送到了总编辑杨西光的案头。他立刻被哲学专刊头条上署名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吸引住了。他在详细审阅了该文后,把我叫去,要求把它从专刊上撤下来。杨西光提出的意见有两条:  相似文献   

5.
1978年4月10日,一张《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大样,按规定送到了当时总编辑杨西光的案头。他立刻被“哲学”专刊头条上署名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吸引住了。他在详细审阅了该文后,把我叫去,要求把它从专刊上撤下来。杨西光提出的意见有两条:一、像这样重大主题的文章应该放在第一版刊登,  相似文献   

6.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是全党思想解放的先导。大讨论开始后,他坚决支持讨论的开展,为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准备了条件。全会后,他领导全党全国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补课,进行思想路线教育,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徐庆全 《炎黄春秋》2013,(11):58-63
2012年11月13日,吴江去世。转眼间就一周年了。 关注这位老人,并不是因为我和他有多么熟悉,其实我和他只有几面之缘——我因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感兴趣曾经去采访过他。我对他参与的或者主动推动的那一段历史作为充满了敬意。他是开思想解放先河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的主要的推动者之一。吴江老的这些功绩,已镌刻在历史中。  相似文献   

8.
真人马沛文     
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马沛文老师逝世了,享年93岁。他是新闻战线优秀的理论家、评论家;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他组织、撰写、修改了大量有社会影响的理论、评论和新闻稿件;特别是1978年5月,他协助总编辑杨西光编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促进了中国思想大解放,为随后的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9.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4,(5):F0002-F0002
正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当日,新华社转发此文。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解放日报》等全文转载。这篇文章鲜明指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  相似文献   

10.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进而引发了一场酝酿已久、波及全国、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开创了全党思想解放的先河,其功绩永远彪炳共和国的史册……这篇文章的作者胡福明,1958年毕业于北京  相似文献   

11.
韩钢 《炎黄春秋》2011,(3):9-17
压制"真理标准"讨论?按照官方叙史,华国锋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相关材料和著述,大多也是讲的汪东兴,涉及华国锋往往语焉不详。许多材料显示,汪东兴的确是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是华国锋与汪东兴不同,充其量是不积极,现有的材料很难看出他"压制"了这场讨论。这恐怕与华历来对意识形态问题谨慎有  相似文献   

12.
余玮 《湖南文史》2013,(12):5-11
中央党校历史上有两度辉煌。一是延安整风,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二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留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后者既是“文革”后拨乱反正的起步,也是改革开放的发端。鲜为人知的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起源于胡耀邦当总书记前指导创办的一本内刊《理论动态魏对于这本刊物,胡耀邦曾动情地说:“我死后,你们要写上一笔,生前办过《理论动态》。”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常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在这一年里,《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人民日报》转载后,在全国范围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同年,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委会召开。这是文艺界拨乱反正的一次盛会。当人们回顾30年中国画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同样也把思绪落在1978年。是年3月,湖北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汉召开。师群当选主席,武石、杨立光、张振铎、宋恩厚、周韶华、范迪宽、唐小禾当选副主席。师群、周韶华时任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三中全会前,我国上下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我刊特邀请这场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当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胡绩伟同志,以他亲身的经历,把“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这件大事,作如实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开创了全党思想解放的先河。《大梦谁先觉──访胡福明》一文,忆述了这篇改革开放新时代先声的黄钟大吕之作的产生过程和其间的斗争。读来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6.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相互联系的三个标准体系,又是相互区别的。正是它们的区别构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独特功能。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我国的改革实践和政党建设都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哲学史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真理标准问题有过种种说法。本质上讲,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主观标准,二是虚无标准,三是客观标准。主观标准,表现为主张以人或人的思维言论、上帝的旨意、圣经的教条或是“共同感觉”、“大家公认”、“有用…  相似文献   

17.
《纵横》1996,(10)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由于这篇文章是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所以它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逐渐形成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本刊特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写作和发表的过程》,该文是1985年1月在当年《光明日报》总编辑、已故全国政协常委杨西光主持下,由几位同志根据本人的笔记、《光明日报》留存的原始校样以及当时可能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出来的,过去作为档案资料封存,现征得整理者的同意第一次公开披露。为保持该文原貌,本刊未作一字修改。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未刊登原文所提到的13个附件,而是影印了这些附件的标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历史的发展,是有其起承转合过程的。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历史的进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目。一批先知先觉者,已敏锐地发现,时代的契机,已在风雨晦明的前方出现了。他们挺身而出,秉持着一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勇气,甘冒最大的政治风险,为天下人寻找冲开困局的突破口。1979年1月6日,广东省、交通部联合  相似文献   

19.
杨西光同志1978年4月10日,一张《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第77期)大样,按规定送到了当时总编辑杨西光的案头。他立刻被《哲学》上的头条署名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吸引住了。他在详细审阅了该文后,把我叫去,要求把它从专刊上撤下来。杨西光提出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赵荣荣 《神州》2013,(31):125-125
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一极重要的基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采用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培养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其他语文综合能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