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平子,顺德人,清光绪后期,曾与同乡人卢信、黄节共倡民族主义,时人称为顺德文化界三杰。廖曾参加同盟会,追随中山先生奔走革命。一九一一年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黄花岗起义一役,“他与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策划发动九大善堂,收殓烈士尸骸,葬于黄花岗”(《顺德文史》创刊号,1982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1,(7):56-61
黄花岗:革命党和老百姓从某种意义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党人对于百姓的共同心理。只是,有时百姓的"不幸",其实多半出自党人的想象。辛亥期间的革命党人是典型  相似文献   

3.
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年),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场轰动全国的革命--就是伟大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分为“辛亥广州起义“和“辛亥武昌起义“两个部份.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4.27),同盟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黄兴率领敢死队进攻两广督署,击毙卫队数名、擒杀管带金振邦,清两广总督张鸣岐穿墙逃走,起义军纵火焚毁督署退出后,与李准的卫队激战,巷战-昼夜,终因伤亡过重,被清兵击败.黄兴、朱执信等,负伤后化装逃脱,喻培伦、林时塽、林觉民、方声洞等八十六人英勇牺牲.广州善堂其收到死难者遗骸七十二具,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出资购买墓地,将烈士葬于黄花岗--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久,又爆发了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辛亥革命和“三&;#183;二九”黄花岗起义90周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就有一批福建青年和闽籍爱国华侨,向应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号召,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9日,福建省福州的革命党人在当地同盟会组织领导下,武装起义一举成功。13日成立了福建都督府,推举孙道仁为都督,主持省内军政事务。  相似文献   

5.
卢性正(1872-1912),湖南桃江人,中国同盟会的创会会员,黄花岗起义的参加者,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军事指挥者。因为英年早逝,事迹久被埋没。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湖南益阳地方陆续发掘出一些辛亥史料,其中也包括卢性正的事迹。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和黄兴,都是深孚众望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躯者。他俩共同创造了同盟会,黄兴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孙中山。生前他亲自组织参加黄花岗等无数次的武装斗争,最终推动了辛亥武昌起义,为推翻中国封建帝制建立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贾翔 《旅游纵览》2012,(1):158-159
辛亥首义旅游资源是武汉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做为武汉旅游业在此次百年大典后,如何利用好当前的发展契机,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进而实现辛亥首义旅游线路的长效发展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分析辛亥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辛亥首义旅游线路的设计,应着重将辛亥首义旅游资源"捆绑"起来,形成各类"主题式"的辛亥首义特色旅游线路,并和旅游区内其它类型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丰富"辛亥首义旅游线路"的内容,进而形成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8.
辛亥广州“三·二九”起义失败,众多同盟会精英牺牲,清军全城戒严,继续搜捕党人。值此恐怖笼罩、黑云压城之际,被誉为“无所畏惧的革命家”的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杀身灭族的危险,将七十二烈士安葬于黄花岗,完成了一件功垂千秋的义举。其间艰难曲折,使人感泣,更添由衷敬佩。  相似文献   

9.
四川内江市人民政府于5月25日在市人民公园隆重举行辛亥革命先烈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奠基典礼。喻培伦,四川内江市人,1908年夏天由吴玉章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4月27日的广州起义,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2年2月与邹容、彭家珍一起被孙中山追赠为大将军。纪念馆建筑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拟于今冬建成,明年喻大将军诞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10.
正《时代邮刊》 2018年第11期(上半月)有署名"少年A"的文章《高晓松家族的百年风云》。此文被2019年1月3日的《文摘周报》摘登。高晓松的外婆是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教育家陆士嘉,而陆士嘉的父亲是曾留学日本的陆光熙,陆士嘉的爷爷是清朝山西最后一任巡抚陆钟琦。《高晓松家族的百年风云》一文中说,(太原辛亥起义当日)"阎锡山带着起义的士兵冲进巡抚衙门。陆钟琦怒斥道:‘尔辈将反耶?’  相似文献   

11.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辛亥百年。作为辛亥革命的研究者,我自然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1981年第5期)登载了吴金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美洲华侨》一文.该文认为,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走遍了加拿大和美洲东部各地”,“继续筹款,准备再举”.这种以黄花岗起义后孙中山仍到过加拿大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据资料记载,孙中山生前共去过加拿大三次,然均在黄花岗起义之前.  相似文献   

13.
孙浩 《中国钱币》2013,(1):17-18,4
辛亥武昌首义已逾百年,泉界与之有直接关系的就是开国纪念币了.由于事起仓促,真正在民国元年(1912)制作发行流通的开国纪念壹圆银币十分有限,只有孙中山像上五星与下五星、黎元洪像戴帽与不戴帽等四种.其中,黎像戴帽版是属于比较稀少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史鉴 《巴蜀史志》2011,(5):11-11
为了纪念辛亥百年,真实反映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在内江的发展过程。近日,内江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编辑出版了《辛亥革命与内江》一书。该书字数约40万字,插入50多幅珍贵照片,收录内江辛亥革命亲历者和后人的回忆文章共44篇,其中一些文章和照片为首次发表,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百年沧桑,回望辛亥,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强邻虎视,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与日俱增。凡有志之士,无不主张推翻封建专制,革除暴政,通过建立民主共和来拯救中国。  相似文献   

16.
说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稍有近代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而懂得“黄花岗”名称由来的人,恐怕不是很多,懂得七十二位烈士的遗骸是由潘达微收殓安葬于黄花岗的人,可能就更不多了。  相似文献   

17.
应克复 《炎黄春秋》2011,(12):55-56
朱相远在《辛亥百年的主航道》一文中说:"辛亥革命十多年后,孙中山又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炎黄春秋》2011年第9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这在中国知识界已是无人不知,各种近代史版本的史书、史论无不秉持此说,这已成了定论,还有什么可疑的呢?史界和学界将"三大政策"确立为"新三民主义",其权威根据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中的一段论述。毛泽东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波澜壮阔曲折回旋而终于奔腾向前的革命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大的政治运动或政治变革都与知识分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知识分子形成的集团中,往往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着剧烈的分化。这种分化,最突出的有过几次:(一)戊戌变法失败后;(二)辛亥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军猛攻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墙逃走。革命党人浴血奋战杀伤大量清军,终因众寡悬殊,遭到惨重失败。广州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收殓了烈士遗骸七十二具,(实际上牺牲的人数不止此数)合葬于黄花岗,这就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了纪念在起义中牺牲的烈士,福建省曾于一九二八年,一九三一年,一九三二年三次发行了六枚银质黄花岗纪念币。  相似文献   

20.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辛亥革命,给武汉留下了太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遍布武汉三镇的30余处辛亥首义旧址、遗迹以及纪念建筑,已成为辛亥首义的历史见证;辛亥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不惧艰险、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武汉宝贵的精神财富。20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不仅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同时也是举世瞩目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武汉地方志工作者在纪念辛亥革命活动中主动作为,以史志资料开发的新业绩,为辛亥革命100周年献厚礼,编纂了大型史志《中国红——辛亥革命百年祭》,从题材构思和主题立意上进行了创新。首先是跳出就武汉写武汉的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