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5月15日,富有客家民俗特色的旅游景点——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举行隆重的开业庆典(客家研究所宋德剑老师出席了这次庆典)。这座“围不住的围龙屋”终于与国内外游客正式见面了。在客家地区,类似“仁厚温公祠’’这样的客家古民居为数不少,但为何“仁厚温公祠”一支独  相似文献   

2.
闽西连城县培田村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这个山村全部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民间把它比喻为中国南方的“民间故宫”。  相似文献   

3.
魏丽 《黑龙江史志》2011,(22):48-49
客家传统民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客家古民居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客家民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客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又蕴含着丰富文化特征的古民居。  相似文献   

4.
院田古民居位于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是院田李氏族人自元延佑年间至清代历经700余年建成的20多座较大规模古民居的总称。这些古民居布局讲究、做工精细、装饰精美,是闽西乡土建筑群的代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对院田古民居的历史沿革、概况和价值做了概述和初步探讨,以期为研究清代客家地区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旅游》2005,(8):131-131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民居建筑奇葩,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闻名于世,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6.
闽两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的群落。这个村落,在“文革”期间,由于特殊的“命运”,没有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侥幸地保存了一大片明清时代遗下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7.
客家祖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祖地.亦即客家始祖居住之地。它首先是个地理概念.然而.它并非单纯的一姓一族的始祖居住之地.而是“客家”这个集体发端的共同家园。同时.“客家”是个文化概念.并非单纯的血统概念,所以,“客家”的概念,比某氏某祖,有丰富得多的文化内涵.它饱含“客家”的全部元素,如地理、历史、人文等各方面。我们确定客家祖地的位置.必须从这一地方同客家民系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异地搬迁:古民居保护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民居被“消费”最极端的证据,非“异地搬迁”莫属。这招“乾坤大挪移”本来是一种文物保护的特殊手段,如今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却可以使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犹如长了翅膀,离开血脉相连的故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延续生命。有人说这是古民居的“二次投胎”,也有人说这是古民居被“阴谋拐卖”。离开了古民居先天生长的地方,人们担心:它会不会断了“地气”,成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怪胎”?  相似文献   

9.
土楼故事     
迁徙、聚居,写满了艰辛与韧性,最后在远离故土的南方,形成“客家”这样一个特殊的汉族民系。在客家方言里,在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中,既有中原祖先的遗存,也有南方的烙印,这当中,土楼显然是客家文化的标志之一,是客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而一座座土楼就像遍布在丛山峻岭里的密码符号,留给后人来解读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
闽西永定数以万计的土楼群.是中原汉族南迁的客家民系所独创的属于中国南方住宅的一种非常宏伟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居民住宅。客家土楼,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每一座土楼的建造,都体现出客家人开拓创业、发展奋进、勤劳俭朴、好学崇文、和睦敦厚、孝悌传家等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客家围龙屋:天人合一的中国典型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回的艺术.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围屋、土楼、五风楼、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著名。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干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特色民居、  相似文献   

12.
<正>闽西连城县有"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之称,这里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分布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培田古民居建筑群,中国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和唯一幸存地——四堡古书坊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芷溪村宗祠建筑……这些古民居建筑群以其精湛的工艺、科学的布局、舒适安逸的功能、丰富的雕刻使客家文化得以彰显,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璀璨夺目的瑰宝,也是表现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连城的古建筑群大多雕梁画栋、  相似文献   

13.
林衍经 《福建史志》2010,(3):14-16,19
在当代,提起永定,人们便会想到那里的客家土楼。土楼虽然闻名遐迩.但是人们对它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2009年2月,由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出版的《永定客家土楼志》(以下简称《土楼志》),以其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细腻准确的记述,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省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有两座建筑形制独特的客家民居——土楼,好似两座雕堡雄踞村中。土楼为方形建筑。旧土楼称“方楼”,为郭姓五世祖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400余年;新土楼称“树德楼”,为郭姓十世祖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约300年。  相似文献   

15.
每到清明节时期,行走在广西合浦县的客家乡野,到处可以看见各座山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旌旗飘动、香火缭绕,合浦客家虔诚的“消蒸尝”(合浦客家人称祭祀为“消蒸尝”)活动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书是客观记述地情的百科全书.其对记述方法有特殊要求,诸如称谓要用第三人称,不能用“我省”“我市”“我县”“我单位”等第一人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标准》第二十七条规定:“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许多地方志书的“行文通则”也是这样规定的。如《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中关于“称谓的书写”规定:“称谓一律用第三人称书写,不用‘我省“我市’等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以后,新编地方志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盛世修志”局面基本形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年年好戏连台,喜事不断,令海内外瞩目,可庆可贺。自1988年以来.传播、推介中国地方志信息的一种好形式──“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取得了明显效果,独具功能,屯同样令人瞩目,可庆可贺。邵长兴同志在志界首创选编“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十年来从不间断.年复一年总结,百中挑一;年复一年推介.宣示海内外。“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的实践,证明选编“中国地方志十年大事”是成功的。“十件大事”先后在湖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  相似文献   

18.
在客家地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不少客家地区是有名的“人文秀区”、“文化之乡”,这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特征。直到今天,还保持这种尊师重教、重视知识、尊敬人才的优良传统。当然,这种习俗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客家地区的文教兴起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至清初以后相当兴盛.成为岭南地区著名的“人文秀区”。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市位于海峡西岸福建南部.是海峡两岸客家人祖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渊源甚深,文缘一脉相承。“漳州客家文化研究联谊会”(以下简称“客联会”)成立15年来,以客家文化为主线,以两岸客家同宗、同文为重点,以史为据,对海峡客家这一重要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2005以来,成立了“海峡客家研究中心”,出版了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海峡客家》一书.充分体现漳州客家学研究成果。该书在2006年举办的世界客属第二十一届恳亲大会上受到海峡两岸广大学者、专家和读者的赞誉。在2007年9月在厦门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上也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20.
二轮修志中怎样利用年鉴资料,有人说“志是多年鉴,鉴是一年志”,把志、鉴划等号;也有人说“志鉴不同脉”,将志、鉴截然分开。笔者对上述两种观点不敢苟同。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给地方志划定范畴。即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但志书与年鉴不能划等号.年鉴中有许多资料可为续志所用。同时,年鉴资料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年鉴的编纂中有必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