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录生 《文史天地》2004,(10):44-45
今年4月4日清明节,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举行了公祭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盛大活动。中华儿女黄陵祭祖,这是第八次。升格为国家级公祭则是第一次。笔者有幸参与盛事,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2.
祭祖,就是祭拜祖先。这是潮人自古以来从不间断的一种习俗,在潮汕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潮汕家族文化中,历来有着重要的位置。潮人一直认为,对祖先的祭拜,就是尽礼尽孝。潮人编修的族谱,大部分还把祭祖的具体程序收进族谱里面,以示后人。可见祭祖有着相当的规模性、稳固性和传承性。根据民俗学的观点,一种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自我修正,好的继承下来,不好的被摒弃了。  相似文献   

3.
节日文化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制约着本民族本地区人民在节日活动中的意识与行为。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前提下,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实践性进行思考,能够引发民众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现状的反思,从而加强民族凝聚力,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得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得益于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文化可以说最能集中而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它是族群传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但在今天,由于主客观因素,传统节日越来越趋于淡化、表面化。节日文化迫切需要有思想、有自觉意识的人们去参与到文化的内涵研究、发掘中去。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任务摆  相似文献   

5.
满族祭祖习俗源远流长,最大特征,是以氏族为核心传承沿袭,并各民族独具特色.但随着新时代强势文化的冲击,满族祭祖习俗日渐式微,惟有居住在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的石氏家族(满语:益克特里哈拉),完整地传承沿续着家神祭、野神祭这一古老的原生态的祭祖礼仪.  相似文献   

6.
马国恒 《神州民俗》2007,(10):24-25
祭祖是中国古代乃至当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静宁甘沟马嘴马氏家族地理偏僻,却保留了古朴的祭祖仪式,其主要内容与《礼记》等中国古籍中关于祭礼的记述相吻合。文章记述了马氏家族祭祖的全过程,并结合中国古代祭祖的内容,发掘其包含的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力平 《沧桑》2011,(6):107-109,117
拉祜族的节日具有浓厚的万物有灵、宗教信仰和神灵祭祀的神秘色彩,尽管在节日中有大量看似是宗教祭祀的活动,似乎主要是敬神灵,然而他们心中的神灵应该就是自然,无论是大神厄沙还是祭水、祭火、祭谷和祭沙马斯赕,都在表达着拉祜人对自然的敬仰和感恩,并且从他们丰富的祭祀自然的活动中,看出拉祜族善于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世世代代的节日祭祀活动,不断地向他们的后代宣传着他们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理念,这些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论黔东南苗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苗族传统节日中蕴含了厚重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追求和谐,即满足个体生命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让人进入和谐的境界。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自我之和。这一文化精神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性的国际化潮流里,跨国文化比较研究颇受重视。本论文基于中国人和韩国人之间的文化比较视野,将中国人与韩国人对祖先的祭祀礼仪作一比较。韩国人非常重视祭祖,几乎每家每户都保持着祭祖活动,可以说是非常普遍且典范的一种文化现象;相对地,如今在都市中一般中国人的家庭里很少看到祭祖活动,但中国地区宗祠的庙祭颇为普遍,个别家庭的祭祖活动(忌日祭)也能考察到,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类型的确定 ,是进一步研究商代后期祭祖仪式内容、祖先崇拜、商周制度及思想演变进程等问题的基础。传统上以所谓祭名划分商代祭祖仪式类型的方法有较多缺陷 ,需要反思和检讨。以祭祀动机为标准将商代后期祭祖仪式分为有具体目的和无具体目的之祭祖仪式两大类 ,则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商代后期祭祖仪式包含的具体目的多为禳祓和祈请。王宾卜辞和祭卜辞反映的简单制度化的祭祖仪式 ,以及严格制度化的周祭则不包含此类具体目的。对不同类型祭祖仪式在时间上的分布进行考察 ,将有助于认识商周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1.
《神州民俗》2009,(7):25-25
西关还有名目繁多的习俗,从农历腊月就开始张罗,如祭灶神,尔后的“扫屋”(即全屋大清洁)、腊月廿六的“开真”(即把祖先画像张挂起来供祭祀),同时也张挂书画、对联等。还有腊月二十七开油锅炸油角、煎堆、蛋散,几乎每家每户都炸,预示兴旺吉利。到了月昔月二十八,“行花街”是西关乃至广州、珠三角的习俗,即逛花街,花潮如海,在鲜花的映衬下,逛花街的西关小姐以其新颖的装束和高雅的气质闪现其间,特别令人瞩目。大年三十晚上开始蒸糕,如发糕(松糕)、萝卜糕、芋头糕等,蒸好后即张罗年晚的“团圆饭”,  相似文献   

12.
耿元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3):92-96,F0003,12
礼制是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等等诸多方面的结合点,祀天祭祖礼作为吉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明权力来源合法化的主要标志。五代吉礼特别是祀天祭祖礼在乱世中得到了某种程度上更多更好的施行,传世的材料也相对多一些,却似乎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在广泛收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五代时期祀天祭祖礼的基本情况,分为昊天上帝和祖宗两个部分进行了排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五代祀天祭祖礼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3.
明清以来,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差异使得微山湖湖区渔民形成并传承着与陆居农民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信仰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渔民上岸聚居,在水上时期并不凸显的宗族文化遂开始冒头。作为渔民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老祖"从祖先的总称发展为涵盖了祖先和各类神灵的庞杂信仰体系,其中的宗族因素从被隐含到逐渐被凸显,与渔民从水上到陆上的迁移有关键联系。五年或十年一次的"敬神"仪式从改名开始,被渔民们建构为自己的宗族文化,宗族因素渐渐从原本统合在一起的因生产方式形成的敬神活动中独立出来,续家谱仪式也从祭祖与敬神的统一转变为单纯为了续谱和祭祖而举办,这满足了渔民不同于陆居农民的那种对群体历史感和归属感的格外迫切而深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起,我们的法定节日中增添了清明、端午、中秋,这似乎为大众参与传统节日提供了时间保证。有人问我:这是否有利于恢复传统节日文化。我认为,文化有死活两种,活的在今人的行动中,死的在书库的文献内。那些节该怎么过,想必大多数中国人几乎都不会了。因此,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仅靠制定几个法定假日,想让大众都能积极参与到节日生活中来,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龙圣 《民俗研究》2017,(2):51-58
朔望烧香祭祖礼仪在我国传统社会普遍存在,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其形成与先秦以来的礼仪传统及道教、佛教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的"烧香"祭祀礼仪随着汉代以来香料的传入发生演变,后被道教所吸收。至南北朝时期,道教将烧香仪式运用于每月朔望为亡故先人祈愿等活动,使得朔望烧香祭祖礼仪得以形成。另一方面,自佛教传入后,烧香礼仪在我国获得推广和实践。南北朝时期,佛教烧香与先秦以来的朔望祭祀传统相结合,亦推动了朔望烧香祭祖礼仪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陈华文 《神州民俗》2009,(4):4-11,F0002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丈化的积淀非常丰厚,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尤其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大量外来文化的进入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使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化和地方化的细节日益弱化,虽然从总体上来看,传统节日文化多样性依然是主要的存在形态,但在新世纪新时期,如何弘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多样性,继续保持我们的传统形态和特色,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是今后我们必须进行的工作。本文从传统节El丈化的多样性入手,提出了我们如何弘扬的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朝鲜族的祭祖礼仪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族的祭祖礼仪由来于朝鲜半岛,深受儒家"孝"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民族社会的礼仪规范。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代的发展朝鲜族的祭祖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去繁从简。  相似文献   

18.
益知 《广东民俗》2000,(2):15-15
巫瑞书教授的新《南方传统节日与楚化》(“品风楼楚学研究”之四)去年在湖北教育出版社面世了。  相似文献   

19.
李爱真  曲爱香 《神州》2011,(11):180-180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它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合理运用中国节日民俗资源,对中学生进行节日民俗文化教育。提高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李爱真  曲爱香 《神州》2011,(26):180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它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合理运用中国节日民俗资源,对中学生进行节日民俗文化教育,提高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