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祈禳文化是人类祈盼幸福、退避灾祸的信仰追求,是受原始思维诱发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它以有灵观和有神观为产生的前提,并以声音、图像、动作、自然物和人工物作为心理表达的工具或手段,在其传承过程中始终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功利性.祈禳文化的内涵极为纷繁,它主要表现对生殖、长寿、丰稔、财富、太平、健康、能巧、顺利等目标的祈求,以及对鬼祟、妖邪、疾疫、灾害、祸患、夭亡、饥荒、伤败等的禳除.祈禳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神灵观念,其中包括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对自然、神灵与人类间有利害联系的认识,是其产生的前提.作为神秘的行为模式,祈禳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神秘性与功用性的交织,即以主观的、虚幻的神鬼世界去认知、把握或改造客观的、实在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祈禳文化就其性质而言,是“人性向物质东西的投影”,尽管它常以倒像的形式显现,但仍旧是意旨明确的心理与行为.实际上,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曲折反映,同时,它又作为  相似文献   

2.
一、"文化部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化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以及非物质文明。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都是"文化",即人类的文明创造。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的“文化”,主要指文治、教化和礼乐章典制度。近代的所谓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称的人类文明,其内涵相当宽泛,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大)文化和狭义的(小)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一切非自然的人类创造物。它包括物质文化(技术、工具等)、  相似文献   

4.
《诗经》恋歌与布依族情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狭义上讲,情爱是人类一种生物性的本能意识。从广义上说,情爱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恋,相互追求、相互结合,以及共同生活,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社会内容。如爱情的表达、追求的方式、结合的过程、社会发展对情爱的影响等,无不是人类文化的体现。社会越向前发展,情爱受社会的影响越大,情爱的内容越丰富多彩,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诗经》恋歌与情爱文化发生情爱被认为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表明情爱和文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当然,情爱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和文学并蒂共生。文学最初没有…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与地同处在一整体之中,探讨人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已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作为地学科的人文地理尤为甚之。
本文在历史回顾中介绍了古代的中国以及中世纪后的西方,分别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探讨所达到的水平与涉及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近些年人们提出并拥护"和谐论"人地观的学者日益增多,并强调人应主动地与地和谐发展,这在思维和方法论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在人地系统与人地关系中、在明确科学概念内函的基础上,对人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地之间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的发展规律三个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和阐述。
本文在探讨人地关系的现实意义中,提出了从人地关系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从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程度与人类前途和命运、从人地关系与地理科学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它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以及非物质文明。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都是“文化”,即人类的文明创造。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科学等。这就是地方志“文化部类”要记述的“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工艺文化中的“本元文化”范琦工艺文化起源于人类文化的萌始阶段,是以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的本质力量,以对象化的方式得以形成、存在、积累、传播、承继和发展的。"本元文化"即原始文化。它不仅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沟通的中介,而且也是同时代人们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上,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讲它是  相似文献   

9.
灵魂观是萨满教世界观的核心和基石。从总体上看,萨满教灵魂观是一个由诸多元素构成相当完备的体系。就灵魂本身而言,它是多元的、运动着的,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它以多元又相互联系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对生命现象予以解说,从而构建了特有的生死观。灵魂观对北方葬俗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至今犹存。萨满教灵魂观是一种多元的灵魂观。认为灵魂的构成是多元的,人有三魂,即命魂、浮魂、真魂,三魂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统一体。"命魂"是每个人与生俱有的,是生命与智慧的源泉。命魂,又称生魂,即生命魂,满语为"发扬阿",赫哲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修琦  牟神州 《人文地理》2005,20(4):110-113
在人类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承认自然环境限制作用,强调在此前提下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去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现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秩序是国体与政体的合一。国体反映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反映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二者的合一构成了国家秩序的具体形态。社会秩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秩序包括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内的各种社会群体的组织形式;狭义的社会秩序则是指由血缘、地域、经济、宗教、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社会秩序既是国家秩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可能构成不依赖于国家行政组织而独立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一种民间秩序。本文即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并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为线索来简要探讨国家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瑞凤 《神州》2014,(8):190-190
<正>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横跨自然和社会人文两大领域。组成地理环境的各种自然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教学具有联系实际的有利条件,实践性,趣味性和时代感非常强,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把“知与行”紧密联系起来。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  相似文献   

13.
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工具的使用、农业文明的出现、文明社会的产生和工业革命为标志,人地关系发生了四次异化过程,形成了由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共同组成的、为人类所特有的人地系统。所谓的人地关系是人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总称。人地系统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环境共同驱动,其核心是资源(自然环境)—生产(人为环境)—消费(人类)三者之间的平衡。人地关系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人地系统的驱动机制以及系统内部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那"字组合的地名就是广西壮族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那"字组合地名不仅包含水田的意思,还包括与"那"相关的其他事物,并蕴含着壮民族的情感思想。通过对广西30个县市"那"字组合地名的抽样统计与分析,归纳出广西"那"字组合地名具有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与壮族分布密切相关的特征。"那"字组合地名的命名和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壮族人地共生、"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以及语言文化,是壮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人类学包括狭义的体质人类学和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广义文化人类学又包括民族学、考古人类学以及语言人类学。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外国学者对黎族人体质人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塞尔维亚巴契及周边地区文化景观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项目,与同处于欧洲与北美地理文化区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对比分析,呈现出立体的多元文化内涵与多层次的人地互动层级,具有独特性与典型性。多元文化层面,历史上频繁的人口迁徙与政权更迭造成文化碰撞与交融,巴契地区兼收并蓄而不迷失于外来文化的洗劫,体现了文化韧性,形成了动态发展中包容多元的文化格局。人地互动层面,从对不利于生产生活的地理条件的适应与改善,到构建对外防御体系,营造了安全、宜居的栖息地,并通过多瑙河、莫斯通佳河水网体系与外界的联系从更大尺度体现了区域的节点与沟通功能,成为培育多元文明有利的内部条件。巴契地区多元文化的形成与持续的人地互动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营造了这处演进型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7.
西方科学发展史上学者传统的科学观把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视为科学的目标和动力,认为科学是与经济利益无关的一种纯学术活动。这种科学观一方面激发了科学家投身科学、献身真理的勇气,倡导了一种纯洁的学术风气;另一方面,它又忽视了科学与社会生产之间的联系,对科学本身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多样化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村落文化,主要指村落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它具有更多传承的文化艺术生活民俗性色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文化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以及文化力概念的认识,论述了文化对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影响以及文化力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普遍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作者还论述了传统文化主体机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及价值取向。指出文化力与传统文化主体机制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文化是文化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文化力的思想源泉;如何把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变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力量即文化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何平 《史学集刊》2001,2(2):10-14
历史进步观是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种区别于历史循环论和基督教神学史观的新历史理论。历史进步观念关于世界历史具有统一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模式以及科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等观点构成我们当代历史思维的基础。后现代主义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挑战。他们也批判历史进步观的所谓“启蒙运动构想”。这使得讨论历史进步观的理论内涵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