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霄波 《沧桑》2011,(2):207-208
行政裁决因其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所具有的专业性、经济性等优势,在现代社会中表现着越来越大的优势。但由于目前我国在行政裁决制度立法方面的滞后,制约了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文从行政裁决的程序入手,对我国的行政裁决制度的规范化提出若干建言。  相似文献   

2.
郜郑兵 《沧桑》2010,(2):66-67,84
行政救济制度在许多方面涉及宪政体制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脉络显得格外重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是行政救济的三个重要制度,现行行政救济制度存在许多不足,理论界寄希望于行政救济具体制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3.
行政救济制度在许多方面涉及宪政体制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脉络显得格外重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是行政救济的三个重要制度,现行行政救济制度存在许多不足,理论界寄希望于行政救济具体制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4.
行政许可制度究其根本,体现的是国家对特定领域的管理控制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生产创造的自主性的平衡。行政许可的设置关系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基于它的重要性,《行政许可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擅自从事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予以制止,并给予法律制裁。囿于法律的笼统规定,在现实中,行政机关的这项监管职能往往不能落到实处,也造成了相对人寻求救济时无从下手。本文拟对行政机关行政许可监管不力的责任追究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以期为相对人寻求法律救济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纠纷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环境行政调解弥补了法律诉讼的缺陷,节约了司法资源,容易让民众接受,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需要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环境纠纷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6.
张岭 《沧桑》2009,(2):67-68
行政立法不作为已成为现在行政法学界的一个新热点,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反映出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从行政立法不作为的界定、构成要件、救济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对我国的法律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成吉 《神州》2014,(11):200-200
人权是受一定的伦理道德所认可、支持与保障的人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它已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权本来的含义是一种人应当享有的权利,而不以法律是否规定为转移。本文通过对行政立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救济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行政法治中的人权保护,同时希望在今后的行政法治建设中能够更加完善人权保护。  相似文献   

8.
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的行政行为之前,与行政相对人进行协商的行政过程。行政听证制度必须坚持公正公开兼顾效率的原则。我国行政听证存在缺乏听证意识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和听证程序适用范围狭窄,缺乏监督、救济机制不完善等制度层面的问题。为促进行政听证制度的法治化进程,笔者从提高公众的法治理念,加强行政听证制度与程序建设,提高听证主持人和听证代表的素质,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增加行政听证的透明度,扩大宣传等方面去完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9.
李慧丽 《沧桑》2010,(5):39-40
行政救济是一种从行政法的角度以国家机关为主体进行的救济。行政救济早已有之,外国从一战以后就开始有了;而我国从民国初年便也已经有此规定。行政救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行政救济的发展趋势,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攀登》2017,(3)
将我国正在实施的精准扶贫从政府政策主张转化为国家法律制度,是一项迫切而又现实的立法课题。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就该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的最低生活保障这一主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法律规制的方法,即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的路径选择——政策抑或法律,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规范──实体规范抑或程序规范,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的救济手段──行政抑或司法。  相似文献   

11.
李珍 《神州》2014,(18):163-164
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领域中一项重要且发展迅速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我国自2003年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后,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宏观法律制度层面仍有些许不足。本文首先论述了社区矫正的定义、特征,并从运行机制、发展机制、救济机制三个方面指出我国现行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以求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友锋 《攀登》2005,24(5):118-120
劳权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提炼,具有经济、社会、法律多位一体的复合特征.我国的劳权保障突出体现在就业权、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的保障.本文着重提出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和救济制度、改革劳动争议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黄国政 《攀登》2004,23(2):8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对我国行政制度产生深刻影响的法律,也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它为构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管理手段,在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国家中备受重视和推崇。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行政指导的性质和法律规制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认为,行政指导在性质上是具体行政行为,且具有权力的属性和事实上的强制力。因此,必须在法律依据、指导程序和司法救济上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法律缺乏对证人权利保护的有效机制,导致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案件事实的查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证人不愿出庭的原因包括安全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但根本点在于对证人缺乏有效的保护。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对证人作证的保护措施,但这种措施更侧重于事后救济,不能真正缓解证人出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违宪审查制度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按照特定的方式和程序审查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违宪并做出裁决的宪政制度。违宪审查制度之所以能在美国确立与发展并发挥实效,是美国国家政制、社会民情、法律文化传统综合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舒静 《沧桑》2010,(1):39-40
我国现行法律缺乏对证人权利保护的有效机制,导致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案件事实的查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证人不愿出庭的原因包括安全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但根本点在于对证人缺乏有效的保护。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对证人作证的保护措施,但这种措施更侧重于事后救济,不能真正缓解证人出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仇煜  肖尧  陈静  迟天慧  杨越淇 《区域治理》2022,(1):89-92,96
我国在此次突发性传染病中的迅速反应及良好成效得到了世界认可与称赞,但在应对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突发性传染病应急法律制度仍待完善.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存在应急预案不足、运行机制不顺畅、预测技术不到位、监督管理有缺陷、权利救济不足等问题.本文以预警机制和运行机制为主,从人权保障的角度,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9.
祁峰 《丝绸之路》2011,(14):125-127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最终以法律形式确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督导制度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不仅明确了法律地位、行政地位、工作地位,还制定了对教育督导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力地保障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杨红 《攀登》2013,(1):68-71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不仅可以解决行政争议,还可以搭建官民对话的平台。正确认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面临的障碍,修正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法律的层面解决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无法可依的问题,辅之以科学可行的考核问责机制,充分认识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重在象征意义,将使得这一制度的发展更符合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