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战略西移。第一次从 2 0世纪 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经济发展重心从东部逐渐向西部转移 ;第二次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两次战略西移所面对的国情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 ,但其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却不同 ,因而采用的是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是在完全不同的体制条件下进行的。比较研究两次战略西移的时代背景、内容特点和体制选择 ,对于实施 2 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部开发战略的提出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在我国的西部开发中,不仅要关注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还必须正视跨国民族,尤其是中国同中亚国家跨国民族之间的关系,因为那里的跨国民族关系问题最复杂也最突出。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跨国民族关系的好坏则有可能影响到我国西部开发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利用当代国际政治学相关理论,阐述1888年至1904年西藏面临的安全环境,探讨英、俄两国在西藏的博弈与清政府的被动回应,以及清对西藏安全环境渐次认识和制定的相应安全战略,并对清政府的安全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利用当代国际政治学相关理论,阐述1888年至1904年西藏面临的安全环境,探讨英、俄两国在西藏的博弈与清政府的被动回应,以及清对西藏安全环境渐次认识和制定的相应安全战略,并对清政府的安全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清亮 《攀登》2000,(3):50-55
格尔木以其优势资源和战略地位在青海、乃至整个西部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认识格尔木地区开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对格尔木经济发展战略明确定位,以工业为主,贸易为辅,以建设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为契机,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发展向外型经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调整现有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阶段,区域问题与民族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以延边、恩施、湘西3个州为例,它们不属于西部地区,却能“享受”西部开发的待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给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也面临立法困境,由于受到各种地方利益、民族利益特别是政策因素的影响,其内部非法治化倾向不断凸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加强民族区域自治,亟待重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机制,改革审批程序,推进立法进程,必须规制政府行为,促使政策法律化,把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法治方略有机结合起来。要吸收有益经验,优化法治环境,增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元 《人文地理》1999,14(3):61-64
地缘政治在美国影响深远,根植于人们的意识中,成为政治家、战略家们观察国际事务、思考战略问题的一种习惯性观念。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始终隐含和贯穿着深厚的地缘政治思想,它的战略是以稳定的地理考虑为基础的。本文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据,阐明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生文 《攀登》2014,33(4):119-123
在当代国家安全体系中,作为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之一的文化安全包含了语言文字安全。语言文字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国家安全,而语言侵略、语言霸权作为文化侵略、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和危害。因此,在保障国家安全的体系中,语言文字机构和语言文字工作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国家安全思想,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营造有利的国家安全环境,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家安全得到了切实有力的保障。邓小平的国家安全思想是理性和务实的,适应了当时国内发展任务的需要,对中国的安全战略起过重大的指导作用,也为后来的国家安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牟宁宁 《沧桑》2009,(1):115-116
文化安全是当代文艺生态研究的新视角,我国的文艺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音像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都出现了方向性偏误。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艺建设,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中国的文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冷战后局部战争的地缘政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力量均势失衡,造成了局部地区的力量真空和失衡。美国则依靠其唯一的大国优势,在"维护正义"、"保护人权"的幌子下到处发动或参加海外局部战争,使得世界并没有因冷战结束而进入人们所企盼的和平发展时代。从1991年海湾战争至今的12年中,全球发生了几十次局部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仅从冷战后发生的四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地缘政治背景分析,来探讨在新的世界格局和新的地缘环境中,我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苗长虹 《人文地理》2005,20(5):13-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战略和城镇化战略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建立内在有机的联系。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思想为指导,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为原则,提出了以大城市群为依托,将这两大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国家战略的意义与构想。  相似文献   

13.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06,21(1):120-122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具有遏制加利用的两面性。在传统层面,美国主要把中国看作战略对手,进行地缘政治围堵,对中国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性。但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美国又利用中国,在反恐、防扩散等方面谋求与中国的地缘战略合作,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4.
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聂华林  赵超 《人文地理》2003,18(4):32-36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结构,具有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变化的趋势。本文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角度详细的考察了甘肃城市体系、交通体系和经济集中区的情况。其次,重点分析了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问题,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最后,通过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甘肃具体省情相结合,提出了甘肃"大十字"经济空间结构的发展战略,同时分析了实施这种发展战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14,29(4):98-103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的海洋交通格局,在给中国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性。北极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增大给中国增添了新的资源采购地选择和地缘经济参与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的上升将改变现有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产生新的地缘战略关系,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战略影响,中国需加强筹划应对。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战略演变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分别实施了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和苏北大发展战略,造成了各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其主要表现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异和县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在分析了现阶段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立足区域整合的角度,提出加快沿江开发与苏北互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扭转南北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01,16(6):69-72
冷战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是中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利益的核心成分。政治安全利益内容广泛,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稳定、反对宗教势力渗透、维护政治稳定等;军事安全利益着重表现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防范军事威胁以及军控和防止核扩散;经济安全利益涵盖金融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资源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市场安全、运输线安全、海外投资安全等。  相似文献   

18.
认识人地关系要素因果反馈联系和构建定量模型是进行城市协调状态评价的关键,以"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为背景,探讨大西安人地关系协调演进趋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突出表征城市环境因素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运行作用的基础上,优化指标体系,运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函数构建复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研究区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等级与类型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模型GM(1,1),预测2011-2020年研究区总人口与耕地面积的模拟值。分析发现:未来10年研究区的总人口年均增长13.99‰,耕地面积年均递减14.30‰,人多地狭的矛盾使生态安全将会受到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