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黑龙江史志》2013,(15):138-138
徐乃昌是近代以来安徽著名的藏书家,他的积学斋藏书之丰富,曾著称一时,先后收藏了大量的释道书籍、人文社科书籍、应用技术类书籍、宋元明清刻本和金石拓片目录等,对近代中国藏书事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徐乃昌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主要集中体现在其目录学著作《积学斋书目》、《积学斋藏书记》、《积学斋善本书目》等中,他编撰的目录学著作为后人了解掌握书目所列之书原貌、追寻古籍下落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四库书目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统计,共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6793种,93551卷;总计10254种,172860卷,几乎囊括了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因而被誉为传统文化之总汇,古代典籍的渊薮。而它的副产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解题书目,则又标志着清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二百多年来,许多学者围绕着《四库全书》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有的探讨其板本,有的订正其讹误,有的述其征集与纂修,由此产生了数以百计的专著或工具书,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问——四库学 迄今而止,四库书目数以百计,俨然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书目家族。从应用目录学角度看,这个家族可分为“四库修纂前目录”(如征书目录等),“四库修纂中目录”(如《总目提要》及各种禁书目录等),“四库修纂后目录”(如各种续补目录),及“专门目录”(如板本目录)。它们各司所职,从不同角度记载了我国文化概貌和修纂《四库全书》的历史,而决非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能全部包容。此治目录学者不可不知。下面谨就所闻,分别介绍四库书目家族如下:①征书目录 ②永乐大典辑出书目 ③提要目录 ④书名目录(无提要)⑤禁书目录 ⑥荟要目录 ⑦板本目录 ⑧续补目录  相似文献   

3.
<正>目录之学,源远流长。古代学者十分强调目录学对于读书治学的重要性,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云:“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塗,方能得其门而入。”(1)又云:“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2)近代目录学家余嘉锡亦认为:“目录之学为读书引导之资,凡承学之士,皆不可不涉其藩篱。”(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目录学得到长足发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涌现了一些目录学著作,主要有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汪辟疆的《目录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概述(1950—198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学的作用在于指引读书门径,提供文献线索和知识信息.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认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见《十七史商榷》卷1)所谓古典目录学是与现代目录学相对而言的,它研究的内容是以古代典籍为文献对象的目录活动和目录成果,目前的学者认为,它应包括书目和篇目索引两个方面.中国的目录活动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书目文献.对其整理、研究、总结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近40年来,中国(台湾省、香港未计在内)古典目录学的发展虽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但仍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无论是学术专著的问世,还是论文的发表,书目索引的编制,特别是近10年来,尤为突出.笔者仅就个人知见,略述一般,以见梗概.  相似文献   

5.
<正>古代学者治学,向来讲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种追求促使学者对各种各样的书籍分门别类,进行著录和解题,产生了一系列的书目。从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七略》、《别录》到清代四库馆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历代书目的编撰源源不绝,为各个时代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形成了一种围绕书目的编纂与研究的专门学问——目录学。中国古代目录学自从汉代以来不断发展,到了宋代,达到高峰。宋代学者不仅编纂出众多著名的书目著作,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0,(3)
<正>海外中国学研究书目系列·袁同礼著书目汇编(全六册)精装16开定价:3800元2010年6月出版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袁同礼先生编著的中国学方面的书目十三种,包括《西文汉学书目》、《俄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文献目录》、《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中国留英同学博士论文目录》、《中国留欧大陆各国博士论文目录》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地方志中,多有艺文志;晚清、民国,随着图书、目录学的发展,以及地方意识的强化,为充分反映本地学术文化发展的面貌,不少学者已力图摆脱方志,编纂独立的本地学者著述目录和有关本地历史的图书目录,如李小缘《云南书目》、方树梅《明清滇人著述书目》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山东人著述目录》《安徽文献书目》的编撰。改革开放以后,出版了以一己之力完成的如《两浙著述考》《皖人书录》等;  相似文献   

8.
前辈学者论学,都十分重视目录之学,概言为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这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们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同志,更要十分重视、充分利用常用的古籍目录。现就平时接触的一些古籍目录,稍加整理排比,介绍如下,错误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一、关于近年来出版古籍的目录1.《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所载近年出版的文史哲部分古籍目录 由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集、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自八十年代以来,差不多每年出版的古籍目录都经整理汇总后及时登载出来,极便于读者及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它主要是根据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各地方出版社和部分古籍书店提供的材料,并参照版本图书馆编印的《全国新书目》整理出来的。著录内容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及时代、整理者及整理方式、出版单位、册数、所属丛刊、是否重印书等内容,著录的次序是按文史  相似文献   

9.
莫友芝学识广博,精于词章、声韵、训诂、版本目录学、书法。本文简介他的版本目录学主要著作《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并对批评他做学问“粗疏和欺罔”,表示不同看法。一、《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是版本书目《辞海》评价莫友芝说:“精版本目录之学”。莫的版本目录学有三部著作:《宋  相似文献   

10.
日录学是关于图书之分类、著录、编目并揭示图书内容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目录学对任何学科的学术研究都具有引导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学者,都很重视目录学的研究。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椎》卷一上说:“目录之学,为学中第一要事,必须从此向途,方得其门而入”。江藩在《师郑堂集》中也说:“目录者,本以定其书之优劣,使人知某书当读,某书不当读,则为学易而成功且速矣!吾故尝语人日:目录之学,读书入门之学也。”可见古人治学,视目录学为学术研究之先导。  相似文献   

11.
读书志作为一种特殊的私家目录体裁发轫于宋代,至清代才真正的成熟起来,它实质上是中国古代学术与中国古代私家目录双重发展的必然结果。《开有益斋读书志》是清代学者朱绪曾的一部目录学专著,也是清代私家运用"读书志"体例撰修的典型著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代私家修目的最高水平。本文着重考察该志在目录学、校勘学方面的成就,揭示其所反映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国家图书馆馆藏旧方志近7000种、12万余册,约占全部存世旧志的80%左右。其来源主要有清内阁大库拨交、国子监移藏、北海图书馆并入、民国教育部征集、坊间购得、各地捐赠等渠道,目前仍在不断收集中。国家图书馆具有编修方志书目的良好传统,较有代表性的书目有:《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国立北平图书馆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地志门》《地方志.书目文献丛刊》等,并涌现出以缪荃孙、袁同礼、谭其骧、朱士嘉、冯宝琳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内外知名方志、目录学专家学者,对馆藏古籍的保护、整理、开发和利用作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莫友芝是晚清著名的学者,研究范围涉及目录学、文学、书画等领域。他品行卓越,心系国家,有着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他才华横溢,著述颇多,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学术文化宝库。他生活于晚清社会转型期,为贵州文化的开风气者,今天对他进行研究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莫友芝在文献学,特别是目录版本学领域的成就。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莫友芝编撰的《郢亭知见传本书目》、《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耶亭书画经眼录》等四部目录学代表作的研究,站在清代学术视野下讨论莫友芝目录学的实践,并总结其学术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4.
论清代目录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内容相当丰富。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定《别录》、《七略》,开创了群书目录之后,目录学就逐渐发展了起来。及至清代,特别是在乾嘉时期,随着考据学的兴盛,目录学由原来学术史的旁门别支转而成为当时学者士人几乎人人都要研习的必修之课,到达了它璀灿的鼎盛时期。有清一代目录学的繁荣,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目录学受到普遍的重视。以往的目录学大都局限在书籍的整理、分类、编目等方面,而清人则把目录学视为入学的门径,读书的基础。所谓“目录之学,读书入门之学也”。“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许多学者不仅深入研究目录学,而且亲自编制各种目录,甚至到了晚清,维新人士在学习西方,鼓吹变法之时,也要利用目录学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15.
周洪才 《文献》2005,(4):240-247
一 《随园闻见录》一书,《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附抄本联合目录)》、《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全目录》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增订二版)、《台湾公藏普通本线装书目书名索引》等俱无著录,李春光《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搜罗包括清人著述数百种,也不及载,足见其书之罕见.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其中目录学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清人自己就对本朝目录学进行过研究,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专列"目录题跋"一节,对部分清代目录学著作进行过简要概述;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也涉及众多清人藏书目录。近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清代目录学研究主要集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11月5—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古籍所联合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社科联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安徽芜湖举行。会议共发表论文46篇,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学者参会。传统文献学研究。王记录《经学与中国古代目录学》阐述了经学对古代目录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二十六种朝鲜时代汉籍书目解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伟 《文献》2004,(4):65-84
本文将朝鲜时代的书目分作四类,即王室书目、地方书目、史志书目和私家书目,这大致构成了朝鲜时代的书目体系.朝鲜的目录学是在中国目录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据韩国尹炳泰先生《韩国图书目录史之研究》所列,朝鲜时代编印的目录有57种,而我在韩国又搜集了18种,共得75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有《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以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从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比较,各种目录各具优劣。编纂地方志目录应采取比较科学合理的体例,应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即:1.地方志的排序问题:2.地方志书名的著录;3.地方志责任者的著录;4.地方志版本的著录;5.地方志内容提要的纂写。此外,还对现有地方志目录的部分考订错误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版画艺苑中,清代内府刊刻的铜板画,镌刻之精细、刷印装璜之考究、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在中国及世界版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属奉赐制品,印刷数量有限多为宫廷园囿陈设物品,外界流传较少整套作品鲜为一见。而且各种书目如清内府编辑《萝图荟萃》、《石渠宝笈续编》、民国年间故宫编辑的《故宫善本书目》、《故宫普通书目》近年出版的《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台湾故宫善本书目》及其它类目录,对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品种数量等著录都不尽详。有些作品未见著录。有关研究印刷史、绘画史、版画史论及铜板画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