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仰望后稷     
西安西去82公里.便是迅猛崛起的农业科学城——杨凌.走西宝高速公路一个小时的路程,出杨凌高速路口,远远就看见一座后稷雕像巍然耸立。后稷雕像高18米,不锈钢喷铜铸就。农神后稷一手荷锄一手抱麦穗.俯瞰着这一方黄土地。  相似文献   

2.
后稷是一位中华民族历史上极具特殊意义的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一书在我国第一次对后稷传说和稷祀文化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该书文献资料丰富,分析深刻,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古代祭祀、神话传说、上古文学、先周历史、民俗学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上博简中记载有关周室先祖后稷诞生及其发展农业的内容 ,比如简文所记“串咎” ,即屡见于文献的高 (郊 )、宫 ;简文所说的“”、“”为后稷之母向神灵祈子所献之物。简文所载补充了文献的相关内容 ,并对考察上古习俗提供了线索。从简文内容看 ,春秋战国时期 ,有关后稷的传说正处于由质朴到神化的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4.
“后稷”是周族历史记忆中的始祖,在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后稷出生、成长充满着带有原始思维的“神话”色彩,但在周人的诗歌中,又被赋予了独特的政治教化意义。他的事功以农业贡献为主,这在先秦时期的传世、出土文献中都能得到印证,是周人重视农业生产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5.
后稷感生传说历来众说纷纭,为学界“千古疑案”。本文研究以文献作品《生民》为基点,结合民族学、民俗学的相关材料探讨《生民》所反映的婚姻形态、社会组织形态、上古民俗和周人祖灵观念等,从而对后稷身世的神话作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进一步明晰困扰学界研究的主观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禾与后稷     
冯时 《江汉考古》2020,(2):87-90
关于湖南宁乡出土大禾方鼎内壁铭文"大禾"二字的涵义,学者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大禾"本系官名,其义应同后稷,为农官之长。方鼎应与农事及祭祀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3,(1):126-126
江南大学金其祯研究员用十余年时间著成107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碑文化》,2001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对学术最大的贡献是将碑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研究,改变了以往将碑刻单纯作为书法艺术研究或考据学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不但在研究方法上是一个飞跃,而且拓展了碑刻的研究领域,揭示了碑刻的文化内涵,使碑刻作为一门文化史上的新兴学科昂首立身于学术之林。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碑的起源一直阐述到现代碑文化,既是一部碑刻本身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反映碑刻与人类历史相关的关系史。下篇为碑文化专题论述,多角度的探讨了碑与…  相似文献   

8.
华夏文明,或称炎黄文化、龙凤文化,它是中华各民族祖先的共同创造,历史上曾对人类文明有过极其辉煌的贡献。在东西文明加速融合为地球人类文明的今天,也是人口最多、希望很大、正再度走向辉煌的一种文明。华夏文明的几个重要特点一、华夏文明最本质的特点是适宜气候下产生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肥沃的土地,适宜的雨量、温度、光照,具有分明的种植季候。最主要的成就是对植物的驯化。按照卡尔·奥·索尔对文化发源地的追寻,世界上有这样一些文化兴起的中心:东南亚、中国北方、印度西部、非洲东部以及美洲的墨西哥、哥…  相似文献   

9.
黄河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年来在中国人文科学领域里,兴起了不断探索“文化”与“文明”的热潮,诸如“文化”与“文明”的内涵、文明起源的标志、文明的多元和一元、传统文化评价等等。它们既是学术问题,同时也是与现实社会密切攸关的问题。它的出台,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为了深入的探索黄河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文化”与“文明”的有关基本问题。任何一个民族共同体总是有他自己的文  相似文献   

10.
余同元 《安徽史学》2003,(4):101-102,104
李琳琦教授所著《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一书,既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力作,又是一部垮学科多方位地论述明清徽州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的开拓创新之作。该书有以下特点:一、选择新视角,提出新问题,开拓了徽学研究新领域;二、运用新方法,构建新框架,探索了徽学研究的新途径;三、采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实现了徽学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的历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自尧制新历起形成了实质上与巫史文化对立的历政文化,这标志着中国古人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人哲学,故历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在先秦学术中,真正继承历政文化精髓并使之升华的是儒家之学,渊源于历政文化的阴阳五行之学则最终沦为一种“舍人事而任鬼神”的“小数”。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先秦史研究十分活跃,其标志就是几次重要学术会议的召开和一批专著和论文的发表。本年度重要的会议有考古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前期新石器文化学术研讨会”、台湾师大举办的“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发起的“’98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考古研究所主办的“殷墟发掘70周年学术纪念会”等等。而今年出版的著作较多,重要专著有李学勤主编,由王宇信、王震中、罗琨、杨升南、宋镇豪撰写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1、李民等著《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2、彭邦炯著《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何平、张旭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版。该书探讨了作为分析性范畴的"文化"概念在西方和中国语境中的形成与演变,并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杂交"现象与中国古代的"和而不同"观念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该书论述了文化与文明教化、文化与人格、文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并对文化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在欧洲历史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历  相似文献   

14.
<正>以文物古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历来是历史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研究者在大量占有文物考古、历史文献资料的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科学技术素养,这样的学术门槛不是每一位学者都能随意跨过的。故此,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并不是很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著就更少。孙机新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2014年7月,以下简称《物质文化》)一书,利用他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扎实的科学考证,以其客观明确、充满民族自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文化自觉性在古村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村落广泛分布于我国整个疆域,一直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充分显示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批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遗留给后人,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中,传统文化的发扬显得尤为明显。几千年以来,中华文明得以不间断的连续和保持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习俗的不断传承,生动记录农耕时代遗留的历史记忆和劳动创造。而古村落在这文明传承之中所起到的作用价值,是承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载体。无论时代的变迁、还是不同种族文明之间的碰撞,只要一个稳定的生活文化聚居地的存在,文明总能以不同形式的保留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敦煌地区的史前文化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类型、四坝文化、骟马文化等.敦煌地区史前时期的生业经济较为复杂,既有相对稳定的农业,也有灵活且适应环境的畜牧业;四坝文化之前时期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骟马文化时期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比重降低.敦煌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和缓冲地带,也是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不断碰撞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罗香林教授是我国20世纪初、中期学术著有名望与影响的学人。他研究和论著的学术范围,有中国文化史、我国从禅宗六祖、回教蒲寿庚家族、到唐代景教、基督教等诸宗教史、古今知名人物史、名胜古迹、暨我国民族史、南方与岭南百越与蛋家民族史等类,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议和不著。因而在我国学术史坛上,既是我国现代研究中国文化和其他学术历史的一员泰斗;又是从事中国文化著论的一位杂家学者。值今罗氏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时刻,  相似文献   

18.
一、大米与小米严文明先生著述等身,其中《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是严先生1991~2000年间有关研究文章的结集,也是先生较近阶段关注课题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正如书的命题一样,我们可以将严文明先生的这本书浓缩成为两个大的论题:中国农业的起源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农业的发生是人口增加、社会复杂化和中国文明及中国传统长期而稳定的农业社会形成的基础,因此两个题目既可以分开来处理,也可以联系起来观察,都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考古中的热门话题。其所以如此,一是考古学家和学术界对这样重要的学术问题一直很有兴趣,二是相关的新发现比较多,三是目前中国考古经过多年的基  相似文献   

19.
金毓黼是近代东北史地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和奠基者,是民国时期代表辽宁史学水准的著名的学术家。所著《东北通史》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东北的地方性通史专著。《宋辽金史》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宋辽金史的断代史学术专著。《中国史学史》实际上也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史学史学术专著。《中国史》是遗珠之作,主要叙述了上古时期至抗日战争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西会通与近代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会通,即会合变通。《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中西会通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出现,则是近代的产物,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旨在寻求两大文明的接合点,重构中国新文化。它与中国近代文化的诞生、成长息息相关,骨肉相连,密不可分。本文试图对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