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依斐 《神州》2014,(7):94-95
<正>《河神》的情节虽然离奇,但最后基本上都告诉读者这是由某一现象或某些动物变异而来的,既能满足猎奇的阅读心理,还能缓解生活中的压力。以虚构的冒险小说《鬼吹灯》系列而风靡一时的天下霸唱最近又出了新作品《河神》。与成名作《鬼吹灯》相比,这部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是根据真人真事为素材,把一直以来人们心中的"志怪"落到了街知巷闻的现实之处,又加入了老天津卫的风土人情,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不再像是故弄玄虚的"灵异故事",更像是老百姓蹲在街头听了一段儿生动  相似文献   

2.
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著作,对六朝小说有志人、志怪之分。志人小说叙述著名人士的言行,志怪小说则汇集神异鬼怪的故事。志怪小说导源于早期神话传说,而以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等为其代表,后来成为中国小说的一种传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这种小说的集大成之作。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了460支竹简,简报业已发表。何双全同志对这批简做了深入研究,有详细介绍,附以部分简的图片,是值得大家感谢的。我仔细读了原简报中称作《墓主记》的几支简,觉得所记故事颇与《搜神记》等书的一些内容相似,而时代早了五百来年,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试作讨论,敬希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3.
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的产物和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小说最重要的叙事形式和方法,其“尽设幻语”、“作意好奇”的虚构色彩,“无奇不传,无传不奇”的情节化取向、以及“游戏成文聊寓言”的寓言意蕴,不仅形成了中国文学叙事的特殊取向和模式,还在创作和接受共通的意义上,成为中国小说独具特色的传统和经验,始终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丽荣 《沧桑》2009,(3):218-219
唐传奇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其创作结构被后世小说和戏剧竞相模仿,为我国通俗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其发轫期和繁盛期基本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就唐传奇整体结构特点和具体作品的结构特点,从题材结构、主题结构和创作方法的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了它在衰落时期的结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仇桂凡 《古籍研究》2001,(4):130-134
近二十年来,古代小说书目提要研究和考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书目提要和考证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以及主要以考证为特征的《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等几部堪称经典的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出版物都令人钦佩,例如由齐鲁书社出版的宁稼雨所撰的《中国言小说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神男人"模式占据绝大多数。这一现象首先是由汉魏六朝民间女神崇拜的状况决定的,人神祠庙信仰构造的神女世界仿照现实社会制定了"女有所归"原则,神女大都要经过婚姻的试炼才能获得独立神格,同时,巫者特别是女巫群体在女神主导特点的形成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汉魏六朝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这导致了小说创作中男性视角的确立。男性文人在小说创作中继承了"神女赋"等确立的"神女"文学传统,并进一步以男性本位塑造小说中的"神女"形象,加固了"神女"小说及"神女"文学的模式化。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是一部思想艺术都具有独特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我国志怪传奇小说系统中的一部奇书。它用典雅博奥的文言文,谈狐说鬼、述怪志异,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在中国老百姓中产生了极其广泛、极其深远的影响。《聊斋志异》继承的志怪小说搜奇抉异的故事外壳,但又具有传统志怪小说所没有的重要特点。而蒲松龄却在广泛收集怪异传说的基础上"有意为文,非图纪事"["1]托街谈巷议,以自写其胸中磊块诙奇"[2],将一腔孤愤、平生感慨系之于花妖狐魅的形象结构中,使其作品无论寓意的深度、广度、明晰度,都大大超过了文学史上同类作品。  相似文献   

8.
论《富贵源头》的因果报应及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笔记小说发源甚早,魏晋以降,发展不辍,而作风亦数变。就其内容而论,大略可分为谈神鬼怪异的志怪小说和记录现实人物琐闻轶事的志人小说两类。关於志人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民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识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均为人间言动。”清人笔记小说数量颇多,流传亦广。《阅微草堂笔记》、《香祖笔记》、《春在堂随笔》、《啸亭杂录》等都是上乘作品。  相似文献   

9.
阳清 《敦煌学辑刊》2009,4(4):147-156
以《列仙传》、《神仙传》、《出三藏记集》、《高僧传》、《比丘尼传》等为代表,汉魏六朝宗教传记中的斗法故事,通常表现为道徒、僧尼与鬼神之间的交锋。传者极力夸饰宗教徒的神能异术,并通过他们受鬼神佑护、驱使鬼神、禁劾鬼神等颇具程式化的情节和内容,不仅昭示出道佛因争夺信仰空间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而且神化了信教的行为和活动,促进了两种宗教的完善和发展。乃至影响到早期志怪、唐传奇以及其它叙事形态。  相似文献   

10.
传奇青木川     
一个小镇,一位名人,一段传奇。青木川,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最早知道这个小镇,缘于陕西省著名作家叶广芩的小说《青木川》。七年前,因工作关系参加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作协主办的"第二届抒写西部·秦直道采风活动",我有幸与叶老师同行一周,近距离感受她的博学多才和平易近人,听她讲小说《青木川》的创作过程。叶老师是一位在行走中创作的作家,最早走进青木川,是为另一本小说搜集土匪题材。她说:"我与青木川的接触带有戏剧性质,80年代初,我要写一篇叫《洞阳人物录》的小说,其中涉及土匪,那时我不知道陕西哪里有土匪,就在地图  相似文献   

11.
赵玉华 《民俗研究》2004,(3):202-204
李献芳的《中国小说简史·古代部分》(以下简称《小说简史》),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小说发展长河中,以简御繁,扼其纲要,提纲挈领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考察了各种体裁小说的发端及其演进轨迹。与众多通史性、断代性、分体性的小说史研究相比,该书有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注重从社会、文化及民俗民风的大背景上考察不同时期的小说,强调小说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令人读后耳目一新。小说的文体不同于诗文,它以反映生活视觉宽、容量大、鲜活生动为特征,作者在书中不仅要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还要把自己对社会现实和生活的感受、理…  相似文献   

12.
唐宋人物所处时代有异,轶事的记载中面貌有所不同。唐人承前代志怪余风,又受传奇体的影响,记载中多真真假假的情况,宋代作者则以亲身见闻为主,很少羼入道听途说。唐人重国史,而国史又大量散入民间,一些作者纳入己作,因此时有同一题材的类同文字出现,宋人受司马光等修史观的影响,旧史与小说并重,惟求其真。唐人承贵族执政之余风,李德裕在功业文章上均有建树,其人又为牛李党争中的关键人物,相关轶事中时见彼此攻击造谣污蔑的不实之词。苏轼为文治格局中涌现的一位新型人物,潇洒随意,多方开拓,充分展示出宋代文士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文博》1993年第2期刊登了马先登、李朝阳二位的《咸阳市渭城区出土的唐墓志》一文,介绍了近年出土的四合墓志,“为研究唐代政治、军事、文化和咸阳的地理沿革提供了实物资料”.文章并附有四幅墓志拓本照片,便于读者与录文相互对照,理解墓志内容.兹就该文的录文释读和标点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以供作者及研究者参考.一、寿昌公主墓志盖据作者介绍,寿昌公主墓葬已被破坏,志石佚失,仅得刻有“唐故寿昌公主墓志铭”九字的墓志盖.这位寿昌公主,作者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定为”睿宗十一女……降崔真”.但据《新唐书八三·诸帝公主传》所载,除睿宗十一女之一为寿昌公主外,代宗十八女之第十五位亦称“寿昌公  相似文献   

14.
侯姝慧 《民俗研究》2014,(5):98-108
对通俗故事文体的研究,是在20世纪上半叶对文艺民族形式建构的问题中凸现出来的。通俗故事尝试创作与发展以"声音场"为中心的文学文体样式,目标是能够让大众读懂、听懂并起到社会启蒙的作用。该文体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作家、知识分子们为解救民族危亡,从书斋中的个人感悟式创作走出来,走进民众,从民众的生活、群体艺术中获得思想和灵感,又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和提高,探索文学发展的新路径。通俗故事主要包括"讲演文学"、"通俗故事"、"抗日英雄传奇"和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创的新故事等几种类型。文体在"语言-结构-主题"三个层面上具有"口头-书面"相结合的特征。通俗故事文体的创作试验是文学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线索,是文学资源现代转化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它的发展切实地推动了文艺民族形式的建构,并为新中国群众性新故事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代,张辛欣以"文革"时抄章乃器家的经历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浮土》。这段抄家经历在她新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我ME》中得以再现。不久前,章乃器之子章立凡作为书中唯一非虚构人物的家属,和本书责任编辑章德宁以及书名审定者龚应恬等3人在北京就此书的文学、历史意义进行探讨,张辛欣因身处海外,以邮件的形式参与了对话。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4,(2)
封建社会的地方志,特别是宋元以后的志书,差不多都以人物为其最重要的内容。以大同现存的几部旧志来看,明张钦纂修的正德《大同府志》共18卷40目,其中人物为5卷6目,占全志的31%。清黎中铺纂修的道光《大同县志》共20卷67目,其中人物为8卷24目,占全志的35.7%。清胡文烨纂修的顺治《云中郡志》共8集14卷59目,属人物有4集8卷36目之多,占全志的一半。民国以来,多数志书注意反映社会经济方面的内容,但对人物的记述仍然是志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编写社会主义地方志,经济部类所占篇幅较大,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不少志书人物部分所占比例明显偏少。从目前已出版的市县志来看,《牡丹江市志》人  相似文献   

17.
井原西鹤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日本江户文学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家。他以写实主义创作手法,揭露和批判町人社会现实,他的小说不仅为町人阶级开阔了视野,也为他们争取人性和权力上的解放起到了积极作用。西鶴生于宽永十九年(公元1642),是大阪町人。青少午时代学习俳谐创作,不久,成为大阪谈林派的一员活跃分子。他勤奋好学,俳谐的作句速度达到二十一秒一句。在他的俳谐中,不少句子表露出町人对金钱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8.
石云 《神州》2011,(20):14
毕淑敏在小说中一直坚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探寻和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立足点的写作中,毕淑敏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以作家的责任感逼近生命本真。她以温和善良的目光关注人物,以理智客观的态度来领会世界,充满了对个体生命和个人价值的关怀,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人类的大爱。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区志经过了第一轮编修,从市、县志中脱离出来,形成了新的志种.区志不同于市志,也不同于县志,更不同于专业志,这是方志工作者在编纂区志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区是以人为主体,以一定地域为空间,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自然与社会的复杂大系统.如何写好这个"大系统",在编修第二轮城区志时,认真研究城区志的编写,对于提高志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唐传奇名篇《李娃传》意在歌颂妓女李娃的"节行瑰奇",但随着荥阳生穷达生死情节又蕴含着丰富的"仁""义"思想。这一思想与作者白行简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联系紧密。安史乱后,民不聊生,仁义贫乏。时代唤起了人的良知,从皇帝到武将文臣皆立志"仁政",小说家以小说形式反映了时人对"仁""义"的追求:见义勇为的正"义"、朋友之间的友"义"、侠客的道义、男女之间的情义、人与人之间的信义、为亲人复仇的恩义、敢作敢当的勇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