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弘之《荆州记》校考姜武福,张俊杰盛弘之《荆州记》原书不可得见,但引书众多,引者从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曹元忠所辑盛《记》中,已注明的引书即不下42种,引者不下40人,故难免恒多稗贩,需待澄清,特作是篇。因盛《记》辑本以首辑、陈辑、王辑为最详,故此篇枝...  相似文献   

2.
正《岭南杂记》的作者是吴震方,字石绍,号青坛,浙江石门人,康熙丙辰(1676)进士。据光绪《浙江通志》记载:吴震方著有《述异记》三卷、《岭南杂记》二卷,[1]辑有《说铃》前后集,[]以及《晚树楼诗集》四卷。[]关于《岭南杂记》及其作者吴震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只有简略记载:"国朝吴震方撰,震方有《读书正音》,已著录,是篇记其客游广东时所见,上卷多记山川风土,兼及时事……亦颇留心于利弊,下卷则记物产而已。  相似文献   

3.
南朝宋邓德明《南康记》,是成书较早的江西地志,应撰于刘宋元嘉中期,大约亡佚于宋元之交或元代。今《南康记》辑本有涵芬楼《说郛》本、宛委山堂《说郛》本、《汉学堂知足斋丛书》本及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本。4种辑本,或不著作者,或未明出处,或误辑、漏辑。今存邓德明《南康记》佚文32则,其中所载南康地区之山川地貌、物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所蕴含道教思想的内容、民间传说以及山水描写,又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文物》2020,(9)
正即将刊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辑中收有一篇时令类文献,简文以"凡行称之道,月六称,岁四合"开宗,其后分别记述了"六称"的具体日期、行事的利弊及其成效。所记称行之事均属布政的内容,应专为执国柄者而作。其内容专记一个月内之事,在时令类文献中尚属首见。简文原无题记,今依摘字命篇的原则,暂题为《行称》。《行称》并非一件独立的书卷,它与同辑收录的《病方》原抄写在一卷竹书上。这卷竹书每简长约32.5、宽约0.6厘米,竹简正面地尾处有  相似文献   

5.
《东番记》为明陈第所撰,这是我国记载台湾情状和台湾先住民——高山族生活习俗的最早的一篇献。陈第(1541—1617年)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为明代将领、音韵学家、诗人和旅行家。万历壬寅年(1602年)冬,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至东番(今台湾)追剿倭寇,亲历台南至高雄一带高山族村社,实地调查了高山族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写下《东番记》,并抄赠沈有容,被辑入《闽海赠言》。《东番记》是他利用在高山族寻访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而成。如他自己所言:  相似文献   

6.
在《曹溪通志》《罗浮志》《番禺峡山志》中,分别有云从龙《古衲和尚舍利塔记》、陈清溪《登山记》、杨观《重修大雄宝殿记》三篇文献,为《全元文》遗漏。现予考证补遗,有助于《全元文》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东观汉记》作为东汉一朝的国史,对于东汉历史研究意义重大。然而,该书不仅很早就已散佚,而且关于其起讫年代、篇卷数量,在文献中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形的出现源于《东观汉记》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成书过程,亦源于《东观汉记》有别于一般正史的"随写随传"的传播方式,以及后人在整理、抄录《东观汉记》一书时,尚缺乏严密的文献整理条例。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存《东观汉记》辑本的体例与文献性质。  相似文献   

8.
陈瓘一生著作丰富,然而大都亡佚,其诗文创作及生平事迹散见于《永乐大典》各卷.今从中华本《永乐大典》辑补出陈瓘六言佚诗一首,以及墓志铭、祭文、谢表、书启、跋文等佚文十二篇,并予以标点和进行必要的考辨,以供研究者参考.陈瓘诗文的辑考有利于补《全宋诗》、《全宋文》收录之阙漏,对深入研究陈瓘生平、思想、交游及其家族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焄 《文献》2007,(3):116
王士禛是清代前期诗坛的盟主,也是当时知名的藏书家.他对于经手之书,常写有题跋,加以评骘或考订.清人刘坚曾辑有《渔洋书籍跋尾》(《啸园丛书》本),近人陈乃乾又有《重辑渔洋书跋》(中华书局1958年版),今人王绍曾、杜泽逊在此基础上,将纂辑范围扩展至王氏文集、笔记,以至诸家簿录,汇为《渔洋读书记》一书(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所得读书评跋多达六百四十篇,数量可称富赡.  相似文献   

10.
<全元文>是近年来古籍整理的一项辉煌成果,但因工程浩大,难免有所疏漏.本文从<山左冢墓遗文>、<古志石华))、<台州金石录>、<句容金石记>、<越中金石记>、<吴中冢墓遗文>中辑得其失收墓志7篇.  相似文献   

11.
《唐大诏令集》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此书流传至今已非全璧。本文依据《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之征引,辑出《唐大诏令集》佚篇七篇,并对佚篇之佚文、撰时作了辑考,对佚篇之真伪作了辨析,对佚篇之归属作考订,同时对《唐大诏令集》"政事"类下之阙目作了辑补。  相似文献   

12.
本集定名为《续补藏书纪事诗传》.汇集有徐绍棨《广东藏书纪事诗》61首、纪传54篇)、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凡纪诗146首、纪传146篇《续补藏书纪事诗》(凡纪诗126首、纪传126篇)等三种,并增辑部分藏书纪事传(增辑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凡8首8篇,即李调元、李士棻、李鸿裔、王秉恩、李嘉绩、周永德、赖肃、曾习经;增辑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薄注》命张伯驹《续洪宪纪事诗补注》凡6首,即王修、袁克权、袁克定、叶恭绰.又增入学友福建陈  相似文献   

13.
何湘 《文献》2003,(3):46-47
读2002年《文献》第三期祝尚书先生《南北朝唐五代佚文辑考》(简称《辑考》),发现所辑佚文中至少有两篇并不是"佚文".  相似文献   

14.
《全宋文》分别漏收无名氏《石棺铭》、陈助《寿州寿春县崇教禅院新建舍利砖塔地宫壁记》、无名氏《宋证悟禅师碑》、无名氏《天圣院佛会人名碑》等文四篇,今予以辑出,以为补遗.  相似文献   

15.
楚简《五行》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文 《文物》1998,(10)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所出战国楚简《五行》,与同出的《缁衣》、《鲁穆公》诸篇,被李学勤先生定作子思一系的作品,称作《子思子》。《子思子》南宋时已佚。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记《子思子》“今有一卷,乃取诸《孔丛子》,非本书也”,不知是否是汪(日卓)所辑的一卷本。但从古书记载来看,《子思子》在北宋时可能仍书存多篇。《汉书·艺文志》记“《子思》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记《子思子》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国内秦汉史研究综述张伟卜宪群本年度发表秦汉史论文约300余篇。出版专著有陈玉屏著《西汉前期的政坛》(成都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纂的《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简帛研究译丛》第1辑(湖南出版社)先后出版。由白寿彝先生主...  相似文献   

17.
宋许景衡《横塘集》原有 30 卷,明中叶以后散佚。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20 卷,缺佚颇多,仅从《东瓯诗集》收入佚诗 1 首。光绪间瑞安孙氏编印《永嘉丛书》,孙氏父子指出《东瓯诗集》与《东瓯续集》中有佚诗 3 首,林表民《赤城集》与刘安节《刘左史集》中各有佚文 1 篇。北京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全宋诗》,辑得佚诗 10 题共 13 首。潘猛补辑得佚诗 2 首。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辑得佚文 3 篇。今从《东瓯续集》辑得《过闲心寺》1 首,从《刘左史集》辑得《祭刘左史文》1 篇,从《永嘉集·内编》辑得《林居士墓志铭》1 篇,但散见于他书的佚文还很多。  相似文献   

18.
一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残本《永乐大典》中,所存《宋会要》引文107篇,除去非宋代事而《大典》误标《宋会要》书名的4篇外。其余103篇,本人已据以写成《宋会要辑稿校补》一文,收在《宋会要辑稿考校》中,共补佚文44篇,校舛误者59篇。1984年,中华书局又将搜集到的残本《永乐大典》67卷影印出来,因得接续取校。共得《宋会要》引文18篇,其中17篇见《宋会要辑稿》,一篇虽不见于《宋会要辑稿》,但《辑稿》中却有出自《永乐大典》他卷更详细的复文,所以没有辑补的必要。这次校勘的主要收获,除校正一些文字上的舛误外,还搞清了《辑稿》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明初所修《永乐大典》,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它汇集了先秦至明初的大量古籍,特别是宋元人的著作最多。清代学者法  相似文献   

19.
庾仲雍是六朝时期一位颇为多产的地记作家,撰有《湘州记》《荆州记》《江记》《汉水记》《寻江源记》等。前人多以为庾仲雍是刘宋或晋宋之际人。庾当是东晋司空庾冰之子,颍川鄢陵(今河南许昌)人,穆之为其名,仲雍为其字。其所作诸种地记当成书于东晋太元二年(377)以后,其或不入宋。前人多有将庾仲雍与梁庾仲容相混者,显误。庾仲雍《江记》《汉水记》后世无辑本,其《湘州记》《荆州记》《寻江源记》虽有诸家辑本,但误漏较多。对庾仲雍诸记存疑条目予以梳理考察,对其散佚条目进行辑补,期望对六朝地记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全元文》搜罗广博,嘉惠学界,功德无量。但因文献浩繁,仍不能臻于完备,石刻史料中仍有遗珠。本文从《山右石刻丛编》、《江苏金石志》、《陇右金石录》、《句容金石记》中辑得卬长老、陈秀民、何鹗、胡芳叔、忽欲里赤、倚南海牙、金钥文7篇,这些作者均不见于《全元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