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胡凤丹,字枫江,后字月樵,别号桃溪渔隐,浙江永康人。清朝同治、光绪时期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出版家。胡凤丹出身殷富之家,捐资为光禄寺署正,后任兵部主事、员外郎。官文出任湖广总督时,胡凤丹被委任掌湖北厘金局,后任湖北粮储道。因为具有出色的经世之才,胡凤丹为继官文之后任湖广总督的李瀚章所赏识擢拔,委以创办官办之崇文书局。胡凤丹担任崇文书局督校十多年,别择宋元精善之本,汇聚诸家版本目录,刻印珍本图籍,让崇文书局  相似文献   

2.
现行《元稹集》的主体是北宋宣和年间辑录刊刻的,南宋、明代及近现代续有辨伪补辑,但其中仍有一些伪作未经甄辨,也尚有一些作品未被辑录。经考辨,发现疑伪之作9篇,未辑佚文9篇(包括残篇)。  相似文献   

3.
王象之《舆地纪胜》是南宋地理书中的佼佼者,不仅是历史地理学家案头必备之书,也是文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原书200卷,缺23卷(卷13至16,50至54,136至144,168至173,193至200)。内有缺页之卷共15卷(即卷2、5、23、37、39、59、82、85、gi、151、183、185、187、  相似文献   

4.
5.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三十九年间,创作了大量诗篇,无论从质或量方面来说,都非常可观。清人赵翼说他的诗“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秀,看来平易,而实则洗练功深”。他的作品非常丰富,诗集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古苏杂咏》等,集有《凫藻集》,词集有《扣舷集》。  相似文献   

6.
《宋诗纪事》拾遗刘汉忠辑撰《宋诗纪事》一百卷,清厉鹗辑撰。此书继《唐诗纪事》之后,存录宋人之诗,共三千八百余家。后又有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迹》一百卷,续补宋诗人三千人.近年又有孔凡礼先生的《宋诗纪事续补》三十卷,作为《全宋诗研究资料丛刊》之一种,由北...  相似文献   

7.
《汉唐方志辑佚》序傅振伦我国古籍历遭两次"五厄",难以尽传,故学子向以佚书逸文为重。朱彝尊撰《经义存亡考》,首标四门,注明存、亡、缺及未见。章学诚集《史籍考》,一则曰古逸宜存,再则曰逸篇宜采。清代文人避文字之衬,朴学大兴,因弘扬了辑佚之学。按辑佚者,...  相似文献   

8.
李裕民 《文献》2001,(2):46-63
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辑录宋人诗话32种、附录3种,为我们研究宋代诗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用力甚勤,功德无量.然而其书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评《汉唐方志辑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之修,始于东汉。至隋唐间,天下州郡修图经已渐成制度。德宗建中前,各州图三年一送职方司,建中元年,改为五年一造送(见《唐会要》卷五九)。五代乱世,仍相沿不改,要求逢闰年州县各进图经,“古今事迹,地里山川,土地所宜,风俗所尚,皆须备载,不得漏略”(《五代会要》卷一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汉魏至五代近千年间,地记图经之,当不少于数千种,见于载录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流传至今,相对完整的仅有《华阳国志》、《吴地记》等几种,  相似文献   

10.
陈耀东  周静敏 《文献》2001,1(1):91-104
<祖堂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编著,凡二十卷.书成于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  相似文献   

11.
古籍文献的散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据史料记载远在夏桀亡时就已存在,而辑佚活动,学者一般认为到了宋代才正式出现.至于辑佚学,到目前尚未形成.笔者去岁撰成《辑佚学概说》一书稿,此文为第一章,经删削后借此发表,不确之处请专家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12.
《汉唐方志辑佚》(以下简称《辑佚》)一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书前有傅振伦老先生的《序》和撰的《前言》及《编例》。《序》称撰为“中国献学家、方志学家”,“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多年,或书立说,·或编纂省志,成绩卓,蜚声全国”。《前言》自云:“十  相似文献   

13.
樊誉 《沧桑》2012,(1):138-138
刘纬毅先生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宋元方志进行辑佚,历时十余年,至2009年,《宋辽金元方志辑佚》书稿大体写就,又经王朝华、郑梅玲、赵树婷等参与后续工作,协助查阅古籍、搜集佚文、核实文字、编辑、打字,终于2011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92万字,为32开本,分上下两册。该书共收宋、辽、金、元亡佚方志1087种。其中宋志794种,  相似文献   

14.
清代学者关于《国语》的辑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国语》佚文的辑佚,一是对汉晋时期《国语》注解的辑佚,其中又以后者为重.在清人所辑汉晋佚注中,汪远孙《国语三君注辑存》搜集内容最为完善,之后的马国翰、王谟、黄奭王仁俊等有所补充,对我们今天整理和注解《国语》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唐方志辑佚》纠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辑佚学是清代朴学兴起后成立的一门学科。我国古代书籍屡遭浩劫 ,遂有“十厄”之说。辑佚就是将古代散佚之典籍重新汇集 ,加以整理 ,虽残章断简 ,亦可窥其大概 ,尝鼎一脔 ,于学术文化功莫大焉 ;于学术研究即如王鸣盛所言“予任其劳而使人受其逸 ,予居其难而使人乐其易”① 。然辑佚之学并非材料之机械拼合 ,其中则贯穿着辑者对文献驾驭之能力 ,要求辑者有较高的判断、取舍及辨证之功力。同时辑佚学也并非孤立之学科 ,而是与辨伪、校勘之学紧密相联 ,所以必须有十分的耐心与细心。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 997年版 ) ,在收…  相似文献   

16.
东晋裴启的《语林》成书后曾一度十分流行,在当时甚至形成了一门“裴氏学”.然而到了唐代初年竟亡佚了.但是它的部分内容被保存在唐宋时期的一些类书中,后人陶宗仪、马国翰、鲁迅、周楞伽等人分别对它进行了有意识地、较为系统地辑佚,使《语林》部分地恢复了原来的面目.这对于窥探魏晋小说的特点有着重要意义.五家对裴启《语林》的辑佚各有特点和贡献,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辑佚成就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1994年至1997年间,我曾先后五次去海天佛国普陀山,亲身感受到在妙善大和尚率领下,重振观世音道场的累累硕果,从中感悟到不少人生的真谛。而其中两次是随业师、方志学家魏桥先生参加山志评审会,分别是1994年5月普陀山管理局编修的《普陀山志》评稿会、1997年2月普陀山佛教协会编修的《普陀洛迦山志》评审会。不到三年的时间,能参加普陀山两部志书的评稿,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相似文献   

18.
王利民 《文献》2000,(1):129
厉鹗<宋诗记事>卷四十八从<南岳倡酬集>中录下<路出上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联句>和<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联句>两诗,系之朱熹名下.其实,这两首诗并非朱熹、张栻、林用中三人的联句.  相似文献   

19.
班固的《汉书》“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汉魏六朝时期,《汉书》注释之作迭出,而这些著作后来都散佚了。《汉书》注家众多的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汉书》撰成伊始,便称难读,《后汉书》卷八十四《班昭传》说:“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孙登传》说:“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所以它行世不及百年,到了灵帝时代(公元168—189年)就有服虔、应劭等人替它作了音义。魏、晋、南北朝作《汉…  相似文献   

20.
《析津志辑佚》“幽州镇山”条、“广福宫”条都出现了两条合一的混乱现象。文章利用正史、碑刻史料,对条文内容作了详细辨析。并认为这种混乱现象是在历代转抄过程中出现的,辑佚时应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