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改造”思潮的兴起与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市场为纽带的生产联系、产品交换日益加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出任何个人、家庭和个体生产单位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不再是任何局部变革的问题,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全面改造和社会转型,成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惟一出路,“社会改造”思潮蓬勃兴起。社会思潮的转变必然导致学术思潮的呼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市场为纽带的生产联系、产品交换日益加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出任何个人、家庭和个体生产单位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不再是任何局部变革的问题,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全面改造和社会转型,成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惟一出路,“社会改造”思潮蓬勃兴起。社会思潮的转变必然导致学术思潮的呼应,在二三十年代历史学发生了明显的转向,以社会改造问题为研究中心,历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表述、价值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以下,我们准备从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翟莲 《风景名胜》2021,(8):0264-0264,0266
跨文化,指的是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并且在互相包容的基础上相互认同。交通工具的不断发达,给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国际旅游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选择,社会观念的不断转变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旅游景点成为外国友人的选择。在国际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下,对景区的接待能力和英语翻译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行业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人们体验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美景的重要途径,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充分做到专业和具有跨文化意识的英语翻译,可以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被更多的外国游客所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和风俗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华遗产》2007,(1):17-17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它的主要任务是改造我们的思维。儒家社群主义认为,人格意义和德性来源于社群的历史传统和共同活动,普遍主义的道德观是不成立的。它对个体讲共同价值,对整体社会则保持特殊性。儒家社群主义强调“道不同不相与谋”,主张多元的道德观和文化观。这种儒家社群主义,就  相似文献   

5.
孔冉 《东方收藏》2021,(4):84-85
民国时期中外思潮相互碰撞、影响,自由意识萌发、释放,社会的变革催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产物,由此商业美术逐渐向艺术设计进化,商业美术在提供审美需求的同时为传递信息和争取利益而服务。在工业进步的基础上,印刷技术的发展对商业印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产品的装饰装潢、推销广告等产业应运而生,并迅速繁茂起来,成为我国近现代平面设计的雏形。  相似文献   

6.
<正>一、社会思潮及其形成机制在人类社会的政治史、社会文化史上,在一定社会背景和社会矛盾的积累下,常常会出现一种“思潮”,即群体性的思想、认识、价值观、诉求和呼吁的潮流,涌动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性质和形成机制,是学术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中国,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动和发挥显著的作用,主要是近现代时期的现象。广义而言,任何一项在社会上占据一定影响力与舆论势力的思想和理念,兴起时都可以视为某种思潮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阎丽杰 《满族研究》2015,(2):99-104
满族民间故事已经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民间故事的人民性十分鲜明,人民在作品中居于主体地位,作品反映了人民的呼声。由于满族人民的相似的处境和共同的人性,满族民间故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创作模式。这些创作模式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观,表现了满族人民感恩报恩、互助互爱、战胜困难、崇尚智慧、勇者获胜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思潮的民众评价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汉 《攀登》2003,22(3):32-37
梁启超和我国当代学对社会思潮的规定实际上指出了其民众评价论的本质。社会思潮的内容和主体及其组织状态体现了民众评价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思潮在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心理的互动中形成,并在多种社会思潮的互相冲击、碰撞、交汇、融合中展开。社会思潮与社会舆论都是民众评价活动的形式,但二不同;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阎也是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社会思潮以特殊的形式体现民众评价活动的作用。要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文化保守主义在新世纪之交再次兴起,并成为当今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一思潮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反省现代性,并力图重构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当代多元开放的社会格局中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保守主义,给予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对清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毋庸置疑。可问题是,此一鼓吹个人主义的学说何以会成为合群保种的思潮?对此,史华兹、冯客等学者都看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与他鼓吹的个人主义有矛盾,正是前者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资源。然而,这一解释仍有未尽之处。从章太炎、严复的论述中能够看到何以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在中国会成为国家竞争的学说,及彼时中国人自由观与斯宾塞自由观之差异所在。应当说,斯宾塞的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力是对立的,而在中国,二者则具有同一性,这也决定了斯宾塞学说在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不久前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八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课题的最终成果。全书分4卷,216万字。第一卷阐述晚清社会思潮(1840-1911);第二卷阐述民国前期社会思潮(191-1919);第三卷阐述民国中期社会思潮(192-1936);第四卷阐述民国后期社会思潮(1937-1949)。该书对百余年间的各种社会思潮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在广阔的视野上探索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轨迹,从思潮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  相似文献   

12.
江沛 《安徽史学》2013,(1):39-47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拯救民族危机与向现代转型是发展的两条主线,由此形成了既要反对西方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就要倡导中国文化独立性,反对西方文化传入;既要开放中国,学习西方以融入世界,就必须反对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传统文化的相互矛盾的双线走向。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战国策派"主要人物与追求自由主义信仰的众多知识界人士一样,在思想理念上发生了迎合民族主义思潮的转变,倡导"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呼吁个人自由暂时让位于民族自由,为时势所迫主张集权政治,并将民主政治与民主主义硬性割裂。救亡与启蒙的两难,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自由主义内核与民族主义外衣的交织,在战国策学人论述中表现十分突出,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知识群体中思潮繁杂现象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已孕育或萌发,到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则是在九一八之后。首先,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其次,一些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再次,知识界纷纷发表文章,就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化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除民族危机这一主要原因外,以张君劢为代表的国社党人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的推动,也是民族复兴思潮能于九一八后迅速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设三矛盾——三社会思潮——三史学思潮——三史学派别为观察坐标。主张独自的“社会思潮划分法”,认为中国现代社会思潮演进乃史学思潮波动推动的至要根据,遂分中国现代史学为:批判主义史学、民族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由此反对传统的时代划分法、阶级划分法与时下流行的方法论划分法。  相似文献   

15.
濮灵 《史学理论研究》2013,(1):27-35,158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与学术风格。首先,它在对诸多史学思潮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着唯物史观的指导,同时也发展了苏联史学的党性原则;其次,它一度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工具,史学工作者皆致力于阐释历史发生的社会根源与阶级根源,并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倾注了史家个人的情怀;再次,它秉承了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和治史传统,在"论从史出"和"设馆修史"等方面既有继承,也有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种信息主义思潮。这种信息主义思潮,生发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20世纪70至80年代,完善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理论主要包括:中轴转换理论、信息财富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价值转型理论、数字化生存理论、信息主义理论。信息主义思潮已成为社会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它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确立、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采纳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文化史研究的复兴,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传统的文史领域,而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热点。然而这个领域曾经被长期冷落,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全国没有一所大学设置文化史专业课程,更没有一个专门的文化史研究机构。50年来还没有一门学科这样大落大起,它的起伏跌宕,反映了中国史学建设的曲折道路,也揭示了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目前要对近代文化史研究中涌动的社会思潮作总体性评价,不尽相宜,但它在学术上提出的课题,反复的论证,不同意见的争…  相似文献   

18.
霍智勇 《神州》2012,(11):166-166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成为世界性的最具影响力的思潮。它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中引人注目的学派、广大劳动人民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革命指南.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文艺运动、乃至新中国舞蹈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可得知:文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特别是社会心理等理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它也是物质生活在观念上的“升华物”,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科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科学思潮李少兵清末民初,科学思想作为一种救亡图强的工具性观念已经传入中国,但直到新文化运动发生,经过陈独秀、蔡元培等人的深入阐释和大力宣传,其影响才迅速扩大,很快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人们由此始知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研究自然物质、自然现象以揭...  相似文献   

20.
特定的历史原因,使近代中国呈现出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相互冲突、交汇融合的复杂状况。因此,近代思想史向来是史学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主编的《清末社会思潮》,就是这个研究领域里又一部富有特色的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