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充分掌握西北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切入点,着力推动西北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古代西北疆域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代西北疆域是我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西北疆域的研究也是边疆史地研究中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西北疆域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以动态的标准确定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是研究西北疆域的基本前提;西北疆域地位不断演变,是西北疆域变迁史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西北疆域形成过程的基本形式。同时,文章还就民族、地理环境、国防安全等方面说明了西北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极力摧毁根据地的金融,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根据地金融,解决根据地生产困难,支援战争,创办了西北农民银行。本文从西北农民银行农贷业务的发展;农贷的具体对象、农贷的种类与期限、农贷的手续、农贷的发放与回收;农贷的效果;以及农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农贷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对西北农民银行的农贷业务做了分析,论述了西北农民银行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生产中的苦难,支援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西北民族论丛》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2013年3月改建为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自2002年起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9辑,并入选2012-2013年CSSCI来源集刊。《论丛》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到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到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  相似文献   

5.
米玉梅 《丝绸之路》2011,(12):49-5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心道法师来到西北,面对西北的历史环境和民族、宗教等诸多因素,在继承诸宗大德佛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佛学观点,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适应西北佛教恢复和发展的弘法实践,成为西北佛教发展中重要的一篇。  相似文献   

6.
武婵 《沧桑》2010,(1):115-11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极力摧毁根据地的金融,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根据地金融,解决根据地生产困难,支援战争,创办了西北农民银行。本文从西北农民银行农贷业务的发展;农贷的具体对象、农贷的种类与期限、农贷的手续、农贷的发放与回收;农贷的效果;以及农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农贷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对西北农民银行的农贷业务做了分析,论述了西北农民银行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生产中的苦难,支援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931-1937年间西北金融业的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l~1937年局部抗战阶段,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进逼,南京国民政府从国防建设的需要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开发西北的措施,推动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进步,西北金融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国家金融势力的进入,以及沿海地区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西北各省的金融业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发展。这对于调剂西北地方金融、扶植和开发区域经济、促使西北金融体系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西北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皮毛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产品。近代以来,随着天津的开埠通商,在天津口岸的经济辐射作用下,大量西北皮毛通过黄河水运汇集至包头后再通过平绥铁路运至天津出口美英等国,皮毛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出口物资,大量西北皮毛的出口也成为西北地区皮毛业外向化的重要表现。但抗战爆发以后,西北皮毛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西北皮毛出口运输路线改为向西汇集兰州后再通过甘新公路或甘新大道运至猩猩峡出口苏联,使得苏联取代战前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皮毛进口国,这也直接推动了战时中苏易货贸易的发展。其次,由于战时西北皮毛出口运输较战前出口运输路途艰险,加上战时出口市场萎缩等原因,造成战时西北皮毛出口量较战前减少。战时西北皮毛出口量的减少,迫使部分皮毛出口转内销,西北皮毛业从战前外向化开始转为战时内向化。西北皮毛内销数量的增加,也推动了大后方毛纺织业的发展。因此,战时西北皮毛业的内向化一定程度上为战时大后方经济的发展积累了新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清代在西北所推行的食盐政策进行了探讨,认为清代在西北盐政问题上采取了求实的态度,将盐政与民族关系、边疆安宁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考虑,采用了因地、因时制宜的方针,比较好地适应了西北的社会发展状况,对稳定西北边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自古是多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一直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题之一。本文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研究了这种关系后认为,要正确认识西北和西北的民族发展状况,必须把握民族形成的钥匙─—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8月14-17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从西北史地之学到西北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校内召开。西北地区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清代中晚期兴起的"西北史地之学"被认为是当时学术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郭丽萍 《史学月刊》2005,1(6):69-76
渊源于新疆方志修撰的清代西北史地研究,在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即表现出面向现实的特点。其中,龚自珍、魏源等人关注清政府西北统治政策的得当与否,而徐松等人则重在讲求西北山川形势的真实客观。道光中期以后,随着徐松等人在这一研究中的持续努力,西北史地研究转向对蒙元史及传统史志的研究,表现出由“言今”向“证古”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前身是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2000年3月在原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同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秋,经教育部批准,研究中心改建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简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2016年,入  相似文献   

14.
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将西北民族地区从边缘地带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简单回顾了民族旅游研究的发展,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阐明了"一带一路"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最后,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北学新论     
西北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区域性,是"西北学"建立的客观基础。因此,西北学是关于西北区域社会特征的学科。它区别于其他学科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即综合地研究西北社会特征及其运行机制。这一学科任务决定了它必然受到时代性的强烈规范。如清代西北史地学和民国西北研究等,均为时代需要的回应。今天中国社会的迅速转型,使西北区域研究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而分门别类的研究难以实现综合认识西北社会的目的。基于此,作者认为西北学乃是一门需要倡立的新型学科。  相似文献   

16.
王兰 《丝绸之路》2012,(18):66-69
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经济参与水平是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立足于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对其进行全面把握。目前学术界对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也有一些论述,但是总体来说,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东乡族、保安族妇女为例,对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经济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试论唐代吐蕃与西北各族的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略西北地区和统治被征服地区民族的过程中,吐蕃与西北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过密切的交往。西北各族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曾经影响到吐蕃文化,佛教传入吐蕃也有西北各族的贡献;同样,吐蕃文化也长久地影响到了西北各族,主要表现在文字、服饰、艺术等方面。吐蕃与西北各族的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各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丰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明代"西北"一词,集中出现于两方面,一是在众多官员建议开发西北水利的计划中,一是在与蒙古诸部军事活动有关的奏疏中。这两方面出现的"西北",含义并不一样。"西北水利议"中的"西北"是与"东南"相对且利于开发水利的地区,包括今华北、晋陕内蒙和西北部分地区。以明臣奏议为出发点,军事上的"西北"则是自今辽宁到新疆的边地防区,包括今东北、华北、晋陕内蒙和西北地区。这种差异性的描述,应是基于明代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错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是中国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兴盛期,大批探险家、学者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地理、考古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充分利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其三次西北腹地考察,对西北边疆史地研究有不少创新。他对西北历史、地理中的诸多问题,诸如中国史前史、额济纳地区汉代边防遗址、丝绸之路等方面的研究考证,为西北史地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降,重视西北,开发西北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冯玉洋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他不仅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而且从战略的高度思考西北地区的持久发展,明确提出要以经济的发展来推动西北的进步,他提出了一些极富远见的思想,如西北开发在寻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重视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等,对于我们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