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海红 《民俗研究》2007,(3):136-155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期的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艺术等领域,受中国影响较大。日本一方面学习、借鉴了中国文化的优秀元素,一方面结合本国  相似文献   

2.
在中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如果把中日文化交流分成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大时代,那么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出现了三次高潮,每次高潮时期双方的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探讨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特点,分析它对中日两国文化思想的进步产生的影响以及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国务院开展文化外交,设立中美文化关系项目,通过多种路径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向中国民众展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国人了解美国。通过中关文化关系项目,美国在抗战时期加强了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也增进了中关两国在知识、学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是其对外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服从于美国的整体战略和对外战略,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在中国塑造有利的“美国形象”,输入“美国理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  相似文献   

4.
围棋产生于中国,大约在南北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前,日本围棋主要受中国的影响,之后日本逐渐把围棋发扬光大,使其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围棋的转变,它反过来又影响,促进了围棋在其故土的转型。这种文化传播,影响与接受,反雏,形成一种文化互动,乃是围棋交流也包括整个文化交流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5.
丁珠玭 《丝绸之路》2010,(10):68-69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和美术史的变迁,文化交流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绘画史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魏晋时期画家谢赫的“六法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画家,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基本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审美特征。参照西方美术,我们不难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本文就此作了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6.
朱莲花 《丝绸之路》2011,(10):94-96
日本收藏着古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各种琉璃器皿。本文介绍了日本出土并收藏的琉璃制品,并分析了日本琉璃艺术与古代东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琉璃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朱舜水东渡之前,日本弥漫着空疏学风,佛教和禅化的朱子学占据主导地位。舜水在明亡后赴日乞师,无奈居留二十余年,却得以延续中华慧命于异邦。他传播"实学"思想,积极反佛排佛,并培养大批人才,深刻改变了日本社会和文化;开启德川一代儒学,终使日本成为儒教国家;同时他也是明治维新思想的先驱者。朱舜水在一定程度上以中国文化精神改铸了日本,向日人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与殊胜,对中华文化的周边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渤海国从建国伊始,便积极从事对外,特别是与唐廷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其政治体制的成熟和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渤海国热心于对外文化交流的动因,最初是出于藩国本身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并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唐廷和日本文化的不同摄取方式,渤海国对盛唐文化全盘吸收,使用的是拷贝式的摄取方式,而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则是同一文化圈内各子文化系统之间的借鉴式交流,文章还就渤海国在政治实体消亡后,灿烂辉煌的渤海文化几乎顷刻淹灭的文化发展史之迷,作了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福建人民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纷纷出洋,其中有不少佛教僧侣前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弘讲佛法、监造佛寺、培养门徒,或是传播医术、文学、雕刻艺术等,把中华民族文化卓有成效地传播到日本,对日本社会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自唐代鉴真东渡以来又一次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本文试图就这一时期福建籍僧侣在日本弘法的情况及其对日本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在唐王朝三百年的时间中,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有十三次,每次遣唐使,少则一二百人,多则四五百人;其中包括不少留学生。这些众多的遣唐人员,他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向日本输送先进的中国文化。因而,他们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唐朝文物典籍数量相当可观,大大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当时传入日本的文物典籍情况,目前没  相似文献   

11.
齐朋成  李双武 《神州》2014,(14):37-37
动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学科,同时它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当中担当着部分的文化交流的载体,把世界各国的文化带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他们。在中国,动画也有着渊源的的历史,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发行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区;随后中国动画片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引起世人注目,声誉鹊起。中国动画片便在世界动画影视长廊里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间,有12万学子赴日本留学。他们学成之后,大部分人在日本就职定居,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新华侨华人群体。日本新华侨华人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奋,不仅在日本的众多领域取得成功,而且在增进中、日两国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以不同方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同海外国家开始了文化方面的接触和交往.本书以史话的形式,描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50则饶有趣味的小故事,诸如西方人心目中的“赛利斯”、风靡长安的骠国乐舞、中国的饮茶与日本的茶道、享誉海外的中国内画鼻烟壶、折扇与中日文化交流、席卷西欧的“罗科科旋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神州》2010,(7):10-10
"如果把日本文化形容成豆浆,那么中国文化就是盐卤……" 温家宝总理在东京与中日文化学者亲切交流时,引用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话来形容中日文化的交融。他认为,中日文化有很深的交融。就好比盐卤注入豆浆就凝结成了中日文化的结晶——豆腐。"真由美,我认识你!"——日本演员中野良子作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的一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后出生的一代人,是在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熏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享有着与前辈们完全不同的文学影响资源,其文学创作也显现出了日本动漫文化的强劲影响。本文从"80后"写作的文化特质与表现手法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日本动漫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四川文物展览先遣考察团于1984年11月30日飞赴日本,进行了历时八天的友好访问。四川文物展览是去年四川、广岛建立友好省县,在协定中规定的一项重要文化交流项目。9月,日方派出了以广岛大学教授潮见浩先生为团长的代表团到四川访问,就文物展出的内容和项目进行了初步协商。10月,日方邀请我国派一代表团赴日,就文物展览有关问题进行谈判并签订议定书。我们除了考察展出场地,了解有关文物展出的具体业务、技术情况外,还负有更高更远的任务和使命,即通过四川文物在广岛的展出,促进中日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在东邻日本的几天访问中,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考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朝、日三国间的贸易极为活跃,并形成了一条相对稳定的商路,即中国北京-栅门-义州-东莱-对马-日本京都。中国的丝织品、朝鲜的人参、日本的白银是这条商路上的主要流通品。这条商路的存在,对东亚区域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经贸往来无疑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其次,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然而在封贡体制下,经济功能无法完全展现出来,最终导致商路的衰落。  相似文献   

18.
日本汉诗文,即日本人创作的汉诗和具有文学性的汉文。日本汉诗文是日本文学的一种样式和组成部分,是日本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日本汉诗文兴起于公元七世纪中叶的近江时代,到明治维新时代开始学习西方,汉学走向衰落,约有一千二百年的悠久历史。公元三世纪,《论语》、《千字文》传到日本,其后随着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日本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用汉语写作的人越来越多。七世纪中期,日本产生了大友皇子、大津皇子等最初的汉诗诗人。八世纪的奈良时代,汉诗写作成风,贵族宴饮,迎接  相似文献   

19.
在中日悠久的文化交流史上,茶道文化是其中光彩夺目的篇章。日本自荣西禅师从宋朝输人菜种,著(吃茶养生记》以后,饮茶风习就以禅林为中心而逐渐推广起来。到了元代,通过日本人元僧的介绍,中国的品茗方式唐式茶会(或简称“茶会”、“茶寄合”)也传人了一衣带水之隔的邻邦。后来唐式茶会又逐渐单纯化、日本化,形成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茶之汤”(即“日本茶道”),“普及了静寂闲雅的趣味”,予日本社会和文化生活以深刻、久远的影响。在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的历程中,在日本国曾留下了许多与茶道文化有关的书法、绘画、陶瓷器等中国…  相似文献   

20.
1998年9月15日-19日,以日本货币协会会长船逆康先生为首的日本货币协会代表团一行12人来京进行友好访问,这是日本钱币界一次高规格、较大规摸的访华活动。其间,日本友人参观广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戴志强及京城钱币学家进行了座谈及钱币学术交流活动,中国钱币学会和日本货币协会执进步加强中日钱币文化交流等一些具体事宜达成共识,以期推动东方钱币文化的发展,扩大东方钱币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本货币协会代表团访华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唐双宁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代表团在京期间,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