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芳 《攀登》2007,26(1):179-180
魏晋“清谈”和明清“清语”都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关注二者的历史传承渊源,内容、表现方式上的明显差异,以及审美范畴上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在今天更好地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东晋清谈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晋末年社会大崩溃引发了信仰危机,土族社会的精神“彼岸”随之倒塌,传统的价值系统失去了最后依托。辨名析理的清谈活动,对东晋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清谈所洋溢的人关怀,使“永嘉南奔”中陷入绝望的精英阶层,感到生命的尊严和化的价值,振奋了低落的士气;另一方面,清谈创造了自由争鸣的学术氛围,使佛教哲学得以渗入中国思想化的深层,在儒家伦理与佛教轮回报应之间架起了桥梁,为中华民族终极关怀找到了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3.
清谈与酒     
“清谈与酒”是魏晋名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项内容,因此成为当今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学术研究的对象。本文不仅分析了魏晋名士的“喝酒”,还考察了他们的“用酒”;又不仅分析了魏晋名士的“清谈”——“谈老庄”,还揭示出他们的“清谈”是“用老庄谈”这一特点。为了诠释“用老庄谈”这一特点,还将“用酒”和“用老庄谈”作了联系。最後对“用老庄谈”作了若干考释。  相似文献   

4.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成立。1977年5月,经党中央批准,哲学社会科学部正式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在其存在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大体经历了酝酿、成立、发展与过渡四个阶段,其历史贡献主要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初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推出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一门有强烈时代感的,最能体现人类心智能动干预对象的科学。“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具有时代性的丰富内容,同理,这为哲学教学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之一,教学内容并未彻底摆脱原有模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仍拘泥于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框架之中,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或作为外在的附…  相似文献   

6.
韩淑红  ;吴远庆 《沧桑》2008,(4):209-210
语言学与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是哲学思想的核心与载体,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哲学对语言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及推动作用。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均有各自的哲学渊源及各自的哲学基础。本文对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语言学流派之一转换生成语法的哲学渊源进行梳理,探求其哲学基础及历史发展过程,以求对该学派的语言观及理论基石有更深层的认识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7.
历史哲学谈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有过农业哲学、人生哲学、法律哲学、民族哲学、行动哲学等,其中较多的是历史哲学。这个复合词是怎么在中国发展的?我们研究史学的时候,何以有必要注意历史的哲学问题?学习这个历史哲学有什么基本的内容?中国人如何运用历史哲学?等等。本文企图将自己的体验作点介绍,并就正于方家门前。  相似文献   

8.
贺昌群先生所著《魏晋清谈思想初论》,新近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商务印书馆文库》之一种重新校排发行。该书出版于1947年,分上、中、下三篇。1974年,台湾三人行出版社曾将此书再版。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把该书“下篇”收入《贺昌群史学论著选》出版。在50多年后的今天,贺昌群先生的《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全书能由商务印书馆再版重印,无疑是思想史界的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就“五四”以来的学术界而言,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学人多始于先秦诸子,精于先秦诸子,甚或终一生之力沉潜于此。对于魏晋玄学这一先秦诸子之后又一次思想绚烂的哲学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周礼 《文史月刊》2012,(4):56-56
清谈是一种就玄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问难、辩论的文化现象,承袭于东汉清议的风气。 刘禹锡诗云:"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元好问亦云:"新诗互酬唱,清谈见滋味。"据《二十二史.剳记》记载: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1887—1975)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其哲学、政治思想作以探讨,以就教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史卫 《文史博览》2014,(3):56-57
习近平总书记曾撰文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 "空谈误国"一词来自于"清谈误国",这个成语说的是以王衍为代表的西晋名士崇尚虚无、空谈名理、无心国事、终致亡国的故事。将亡国之咎归诸清谈,既是当时士人痛定思痛的自责和反省,也是后人评说这段历史的共识,只是糟蹋了清谈这样一个词汇。  相似文献   

12.
哲学的发展不仅有历史性的纵向的继承性,还呈现出地域性的横向的交流性。对西方哲学的引进和研究对中国现当代哲学的形成、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西方哲学的作用,对促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全面认识西方哲学尤其是现代西方哲学在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中的作用,在推进西方哲学研究的过程中为新哲学的产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孙怡 《神州》2013,(14):151-151
摹状词理论是语言哲学和逻辑学中的重要议题。罗素作为摹状词理论的开拓者,其理论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提出了分析摹状词的方法,解决了哲学上的三大难题。因此,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后来摹状词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不愧为"哲学典范"。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动荡的时期,特殊的时代成就了特殊的教育思想,儒学思想不断受到以老庄佛理为主的清谈之风的冲击,加上外族的入侵,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教育思想空前活跃。同时引发了"反清谈佛理"的民族教育思想、"轻国重家"的家族教育思想的出现,但均未动摇其主导地位。总之,魏晋南北朝教育思想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骅 《丝绸之路》2023,(4):18-25
探析敦煌哲学内涵是事关敦煌哲学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敦煌文化是敦煌哲学的研究对象,敦煌哲学具有哲学一般共性,也具有敦煌性、宗教性、符号性和国际性等独特个性,只有在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中才能真正把握敦煌哲学的性质。作为一门学科、流派或学问体系,敦煌哲学呈现出综合性、阶段性、融通性和当代性等特点,敦煌宗教哲学、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是敦煌哲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流官制度对推动区域间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上北上河洛地区的岭南进步人物对中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的工作寓居或短暂的交游会友,北上河洛地区的岭南士宦与当地学人建立起同事、同宗、同党、联姻等关系,不时进行联欢性质的宴游、学术性质的清谈、养生送死的人情等社会文化交游活动。纂修志书、雅集唱和、编刻文献、修庙宇、建书院、办教育等学术文化交游是士宦重要的生活内容,文章专列13种参与纂修的志书和6种待访书目并作述略。  相似文献   

17.
唐朝社会历史近三百年(618—907),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局势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文教事业繁荣,对当时亚州各国及宋、元以后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引人瞩目的唐代文化,在继承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唐代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采,故而享名于中外,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唐代的文献典籍只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数量之浩繁,体裁之齐备,内容之广博,却远远超过了前代。唐代文献典籍的门类极为广泛,主要包括有文学、历史、哲学、财经、政法、文教、科技、宗教以及知识密集型的字书、韵书和类书等等。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还是马克思主义引导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方法。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唯物史观指导伟大事业的经验有三条:一是把唯物史观庄严地写在党旗上;二是学好用好唯物史观是党取得伟大事业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三是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以历史主动性不断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9.
从日本的科学文献标题上看,很少见到明确称之为“数学哲学”的论著。但是,从其内容上看,却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有的还颇有见地,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考察与分析日本数学哲学方面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成果,无疑对我国数学哲学的研究,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哲学与管理学是两门非常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其交叉性重要的体现就是管理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哲学是介于哲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在管理过程中贯穿着诸多的哲学原理,比如著名的蝴蝶效、鳄鱼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等。其实,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哲学化。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对管理者职能分析,是从一个哲学的新角度对管理者职能的浅要分析。一、管理职能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人类关于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