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至今,中国学者对新疆(古称西域)地名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为明代以前。这时期的主要地名文献有《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突厥语大词典》等。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地名专著,主要是一些以游记、考察为主的具有地名文献意义的地理著作。  相似文献   

2.
关于丝绸之路上西域佛教戏剧的情况,很少有人涉笔,历代文献亦不见详载。有关中国戏曲起源多有争议,但大多数人定为宋元时期,这与他们不熟悉西域历史有一定关系。研讨西域佛教戏剧,可以从张骞出使西域与《摩诃兜勒》曲、丝绸之路上佛教节日中的戏剧活动、西域出土的佛教原始剧本和《舍利弗传》与目连戏等方面着手。从西域出土的佛教原始剧本来看,任半塘先生认为中国戏曲源于唐代,其设想并不是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3.
黑山派、白山派是明清时期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家族中的两个对立派别,在西北地区历史上有着很大影响。本文综合使用汉文文献及波斯文等穆斯林语文文献,对和卓黑山派、白山派前期即叶尔羌汗国统治天山南路时期的活动与斗争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述了两派斗争对叶尔羌汗国乃至整个西域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不同前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宋元时期 ,西域的民族格局上承隋唐时期的余绪 ,下历契丹、蒙古人西迁浪潮的激荡 ,经历了一次分解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其间 ,旧的一些民族 (部族 )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新的一些民族形成了 ,从而奠定了近现代新疆民族格局的基础。这一时期 ,西域政治上虽大多处于相对独立发展的状况 ,但 12 5 2年别失八里等处行省的设立 ,则是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省之肇 ,标志了西域与内地政治一体化的初步完成。一宋初 ,受 84 0年回鹘西迁影响 ,西域民族格局已与唐朝管辖西域时期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此时 ,天山西部地区有西迁回鹘建立的喀喇汗王朝 ,东部地区则有…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疆史地方面的古文献史料 ,主要围绕新疆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加以分述。一、古代西域时期据史籍载 ,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代文献 ,对于秦以前新疆的历史传说和地理物产等方面的情况都有不少记载。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 ,汉朝在与匈奴的交往中 ,已开始有西域三十六国的出现 ,并互通往来 ,建立了正式关系 ,还保存了较详的有关史料记载。通过官方和私人的贸易以及经营西域的大量活动 ,表现了这一时代的特点。这就是以贸易为维持东西方交通的惟一手段的时代。中国史籍关于这方面文献记载主要是基础史料的官修正…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出土文书》包含大量名物,其中既包括西域地区独有的风物,更有与中原地区交往交流的珍贵物产。这些名物生动地反映了异域文化,并为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了物质依据。吐鲁番出土文献涉及范围极广,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等方面,这些内容涵盖大量的名物词,尤以随葬衣物疏为盛。在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出现“萩头”一词,文章依据古墓情况断定其为女性头部装饰之物,并对照中原与西域的冠服文化,以及魏晋时期女子(包括西域)很少出现用巾束发的现象,推测“萩头”为女子的假髻。  相似文献   

7.
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有过去完全被人忽略的藏传密教文献,将其与回鹘、西夏、蒙古文中的佛教文献相比较,则可重构11—14世纪西域佛教史。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多部不见于现存各种汉文《大藏经》中的重要佛经,以及西夏和元朝时期翻译、流通的藏传密教仪轨手写本,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汉译藏传佛教文献。新发现材料表明,从高昌回鹘到西夏和蒙古时代,西域依然扮演着东西文明之熔炉这样一个角色,11—14世纪西域地区之佛教历史一脉相承,在高昌回鹘、西夏和蒙古的宗教信仰中均占主导地位的既不是汉传佛教,也不是印度佛教,而是藏传密教。  相似文献   

8.
汉唐时期是西域佛教形成、发展及向内地传播的主要历史阶段。丝绸之路的开通与魏晋时期西域诸城郭大国的局部统一,为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与政治基础。西域佛教也因之在汉唐时期进入到发展的全盛期,并呈现出多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西域佛教通过西域僧人东行弘法、内地僧人西行求法、政治交往、军事征伐、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等几个主要路径向东方传播,而这些多样的、双向的传播路径对该时期西域与内地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了。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也有一百多年了。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尤其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一西域探险团的缘起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西方列强在对海外殖民地分割完备之後,又掀起了一股中亚(西域)探险考古热潮。其实,俄、英、德、瑞典、美、芬兰等国进入西域并从事科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史书关于西域记载多有谬误,所以致使研究本时期的西域交通时困难重重。通过具体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此处对于"权于摩国"和"于摩国"的记载是有问题的。本文所讨论的"权于摩国"和"于摩国"就是此时期史书因记载情况不同,造成混乱的反映之一,笔者试图通过文献中关于具体路线和里数的甄别,论证出"权于摩国"和"于摩国"在历史记载中不应该被混谈成一国,而是两个小国。  相似文献   

11.
略论西域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出版陈重秋自从大探险家张骞"凿空"出使,西域这个概念便进入了中国史册。而"西域"的出现,大致与汉文化进入中亚同步,所以,我们讨论的中国传统典籍及著述中的有关新疆的文献,实际上涵盖了自西域这一名称出现于史籍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2.
从蒙古汗国、准噶尔时期至今,蒙古族在新疆乌苏繁衍、生息长达几百年,所以乌苏地名中蒙古语地名十分明显,数量客观,分布广泛。《西域图志》、《钦定西域同文志》等西域文献中记载的乌苏地名几乎全部为准噶尔蒙古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特别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乌苏蒙古语地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西域考古录》是清代学者俞浩写就的一部西北史地研究著作。其所引文献,既有传统的经典史籍,又有当时亲历西域者的著作,保存了众多现已失传或他书未详记的文献资料,因而具有较高的文献辑佚价值。《西域考古录》有160余处文献纠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评和辨误,对后来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西域考古录》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地理等内容,为后来西域地方的气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对当时少数民族民情风俗的记载,又为西北边疆的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疆古称西域 ,位于祖国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特定的地缘区位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和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枢纽。众多的民族在此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共同开发和建设了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一、先秦时期西域的民族有关先秦时期生活在西域的民族情况 ,中外古代文献记载极少 ,对此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须依靠现代考古学的成就。考古资料表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西域就存在各种不同的氏族部落 ,他们的经济生活互有差异 ,生产发展水平也不一致。但总的情况是 ,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 ,金属冶炼已开始 ,农业、手工…  相似文献   

15.
耿昇 《世界汉学》2005,(3):98-120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了。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也有一百多年了。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探险,则颇为引入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尤其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  相似文献   

16.
张红 《敦煌学辑刊》2009,(3):145-149
汉唐时期中原政权与西域各族相互依存,密切往来,从西域地区来看,不仅是西域的地理条件和周边形势所决定的,更是古代西域各族人民要求加强与中原政权联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第5号探方所出简牍材料中有一批简文集中反映了王莽时期一次发生在车师的战争。前人多认此役为天凤三年至四年(16—17)的王骏征伐西域战争之结尾。文章对此说提出了商榷,大致推定此役实与王骏征伐西域战争无关。  相似文献   

18.
<正>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原王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得以加强。大量西域商品、文化、人员涌入中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在钱币方面,前四史以出使西域的中原使者的视角记录了不少当时西域各国流行的钱币。这种对西域钱币的描述、记载,与其说是经济交流,更不如说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一种钱币文化交流。对于前四史记载西域钱币的归纳,早在两宋时期,随着金石学和古钱学的兴起,洪遵《泉志》一书的第十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但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得以完全畅通。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统治,从而使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考古发现新疆各地出土的历代中原王朝钱币,不仅仅限于历史上曾经对新疆行使过有效管理的汉、唐时期,而是自汉代至清朝,历代皆有。  相似文献   

20.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其中有一部分带有明显西域风格的作品流世。本文从其原料、造型及纹饰图案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永宣青花瓷器对西域文化的吸收和融会,认为这些作品体现出明代对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与西域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