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龙 《福建史志》2006,(4):10-14
“为什么修、修什么和怎么修”这三个问题,既是方志编纂学理应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每一轮和每一次修志所应着重思考的三个根本问题。如果不认真研究这三个问题.就可能导致修志目的不明确、目标不具体和方法不科学.就不可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志书来。有鉴于此,新一轮修志,对于“为什么修、修什么和怎么修”都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的全面告竣,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方志续修工作已摆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在县志续修工作中,有三项工作应予重视: 一、进一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 县(市)志编纂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文化工程,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是做好方志工作的重要经验和有力保证。这在编纂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时期已得到了有力的佐  相似文献   

3.
序跋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不少关于方志定义、性质、渊源、特点、功能、体例、内容、资料来源、编纂方法、志书评述等方志理论问题的探讨,凝结修志实践经验,是研究方志发展史和方志理论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清代通志序跋为例,着重考察其中反映的方志是什么、为什么修、修什么、怎么修等方志理论问题,并从序言篇数、主要内容、行文记述等方面,对新方志序言撰写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对方志理论研究和修志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谈方志批评     
方志批评是一种方志现象,它伴随着修志活动而产生,并与志书编纂共同发展。方志批评以志书和修志活动为对象,没有志书编纂,就不会有方志批评。志书编纂可以从方志批评中得到启发和指导,离开了方志批评,志书编纂中的经验教训就难以总结,志书编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易解决,志书质量也不易提高。因此,研究方志批评的作用、规律、性质和任务,探讨方志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明确方志批评者的修养等问题,不仅是新志书编纂实践的需要,也是新方志理论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方志批评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希望能引起志界…  相似文献   

5.
清末,就全国乡土志编纂而言,新疆乡土志编纂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国家范围内的乡土志编纂安排和实践中,表现出对普通方志强烈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编纂思想、列目安排、方式方法,以及内容辑录等方面。从方志发展的视角来看,新疆乡土志的编纂实践,无疑是一次对方志实践与理论的传承和发展,必然对社会主义新修方志工作和方志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林衍经先生的《方志编纂系论》近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21万字。是著不以“编纂学”命名,而以“编纂系论”为题,其用意是出于总结实践、指导实践的愿望。这一写作愿望和目的,著者在“前言”中披露说:“力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本质属性和特征是关系到写出什么样的志书,是编纂志书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关系到新志书的编纂质量和方志事业的前途。然而,它却是古往今来,在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而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本届修志之初,胡乔木同志曾提出新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资料汇集”,这概括了新方志的性质。但后来有许多同志认为有不足之感,主要是在志书的学术品位上。多数人认可新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资料著述”这一提法。笔者认为后者的提法较准确。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地方志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众多的著述和信息媒体中是独树一帜的。许多方志学专家和地方志编纂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中都认识  相似文献   

8.
也谈地方志是什么书──兼同资料书说商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方志是什么书?是编纂地方志和研究方志学碰到第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学者曾作过回答;说法既有相同点,又有分歧。目前还有许多志界同仁关心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仍然是见仁见智,说明这个问题在新方志理论方面还未彻底解决,有待继续研究。作为一个方志人,我也略述一点看法。我以为判定地方志是什么书,应当从人的实践活动解剖出发。因为。’、的实践活动是方志发生与发展的基础,方志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根据这个观点,我回答地方志是什么书?两个字,官书。正如李铁映所指出的:“方志是官修的地情书。”这…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区志经过了第一轮编修,从市、县志中脱离出来,形成了新的志种。区志不同于市志,也不同于县志,更不同于专业志,这是方志工作者在编纂区志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区是以人为主体,以一定地域为空间,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自然与社会的复杂大系统。如何写好这个“大系统”,在编修第二轮城区志时,认真研究城区志的编写,对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 提升志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方志半人物,人是志书记述的主体。新方志编修者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编纂理念,以人之活动为主线,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一地人类活动总貌,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新方志纠正了“方志半人物”的偏重和经济内容记述薄弱和弊端,增加充实经济内容的同时,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重经济、轻人文的倾向,编纂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编纂理念上有所薄弱,其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尹铭 《云南史志》2002,(2):29-30
江泽民同志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编纂地方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代代相传、永不断章。目前,第一轮志书业已基本编纂出版完毕。一轮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轮志书开修之时,不言而喻,新一轮续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了修志人员身上。  相似文献   

12.
方志界同仁对续修方志的问题,正在进行研究和探索.从已经发表的论述文章来看,有一个共识,就是:应当在总结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经验的基础上,从续志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展开方志续修工作.而关于具体如何续修方志,则众说纷经,见仁见智,极有利于拓展思路,深入研究,博采众长,指导实践.笔者在回顾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情况,研习众家对续修方志的鸿文高论之后,也产生了一鳞半爪浅识,并由此而形成了“续修方志应注重务实”的管窥之见;这里不避(讠翦)陋之嫌,权作一议.  相似文献   

13.
方志评论,又叫方志批评.“明志观之是非,定志材之真伪,别志法之臧否,别志言之宏鄙,鉴志德之崇庸”.它是方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方志编纂向纵深发展,促进方志理论进步和整个方志事业繁荣昌盛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是实施“精品战略”,全面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措施.它可贵之处在于借助外力对已出版的志书编纂实践进行总结和评论,肯定成绩,指陈利弊,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是给续修方志提供编纂经验;二是给方志理论研究提供论据.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方志评论的属性和特征,坚持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充分发挥其“宣传、提高、总结、促进”作用,提高方志评论质量,为  相似文献   

14.
方志体例是体现志书特征的关键,是方志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从志书编纂方式入手,通过对传统方志续修体例的剖析,探讨方志续修体例,并联系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轮修志所普遍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续修志书的编修体例进行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方志这个概念是涵盖从方志编纂到方志接受或从方志实践到方志理论的全过程。那么这个全过程的核心要素则是方志文本(或作品)。笔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故曾给方志作过这样界定:“方志就是一项以编纂和使用各类方志文本为中心的基础性学术文化事业。”(拙文《方志主客体关系论析》,《黑龙江史志》1996年第6期)传统方志学对于方志文本问题也曾有不少论述。  相似文献   

16.
志书如何反映本性,凸现个性,从而赋予生命的问题,涉及地方志的性质与特点。对于方志的特性,当代一些方志学家都已概括得很全面。比如著名方志学家仓修良教授概括为“突出的地方性”、“编纂的连续性”、“内容的广泛性”、“记载的多样性”和“鲜明的时代性”5个特点;韩章训教授则概  相似文献   

17.
在方志的发展过程中,对方志的研究对象,方志界曾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历史上有“地理派”与“历史派”之争,近年来有“资料性著述”、“百科体”的讨论。应当肯定,这些探讨都在一定范围内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推动了方志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志书的编纂实践活动。但是也应该指出以往的讨论,或囿于狭窄的范围,或偏重于具体编纂方法的研讨,而真正论及方志学最重要的理论问题——研究对象的却很少。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一门科学的存  相似文献   

18.
地方志,是中国的一项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代代相续、永不断章是保持这种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手段。李铁映同志在全国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当前,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已进入尾声,新志续修箭在弦上,进行续修新志的总体设计刻不容缓。在此,我就新志续修』总体设计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初步设想,以就教于志界同仁。一、志体与断限历史上,方志编纂的志体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溯本求源,统合古今的“通志体”,一种是严格按断限取材、不再追…  相似文献   

19.
弘沐  洪涛 《羊城今古》2000,(1):8-13,15
地方志是资料性科学著述,在大多数修志者中已取得共识。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并未取得统一认识。诸如:方志具备什么条件才算是科学著述?方志有没有彰明事物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任务?方志除了回答“是什么”外,要不要回答“为什么”?修志应“述而不作”还是应“述而有作”?“述体”是怎样成为方志的一种体裁,应怎样加以运用?等等。本文联系上海城市区志的修志实践,对上述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本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再过二三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将基本完成全部编纂任务。在这一形势下,作为参加本届修志的工作者,有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新方志续修的问题,以利于促进方志事业向前发展。续修新方志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继承与创新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从方志编纂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与方志同仁商榷。(一)续修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是对本届新方志而言的。继承是继承本届编修新方志的经验,创新是在继承本届编修新方志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十多年来编修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