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是二○○四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项目,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是中国东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留下的遗迹。高句丽(公元前三七~公元六六八年)简称高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中国东北地区出现的政权,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周秦时期,高句丽先人一直生活在东北亚地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公元前37年,高句丽建立政权,但仍和原高句丽族一样,继续归汉玄菟郡或辽东郡管辖。四郡削弱之后,高句丽政权又连续接受中原、南方政权的册封,完全形成了一种惯例和制度。高句丽的名称后改称高丽,改称的时间,严格地说,是在5世纪末。宽而言之。则是5世纪。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高句丽传》是《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料来源之一。《后汉书》帝王本纪、诸生列传中与高句丽相关的记载是对前代史料的"照录",《后汉书·高句骊传》渗透了范晔个人对于高句丽历史的理解,且这种理解明显受到《三国志·高句丽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既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又是一个政权的名称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称谓,高句丽既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又是一个政权的名称,其间还曾被作为中原政权所设置的地方机构县的名称。它们的沿袭关系是族名——县名——政权名。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5,(11)
探索佛教传入图们江流域的初始时间,属于全新的学术尝试。本文围绕杨木林子寺庙址、古城村1号寺庙址开展了实证研究:一方面,从尘封多年的馆藏文物中获取了新的认知线索;另一方面,为追寻文献记载的"高句丽旧地"栅城府故址开辟了新的视野空间。新的瓦作产品、佛教遗存研究表明,珲春河流域不仅是栅城府治理的中心区域,也是图们江流域最早被佛教影响的地区。高句丽政权以国内城为都之时,亡国后的前燕制瓦工匠随僧侣进入珲春河流域,他们营建的古城村1号佛寺是图们江流域最早的佛教寺院。基于最新的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解读,本文认为佛教于高句丽时期开始传入图们江流域。  相似文献   

6.
一个政权对自称的抉择,反映的是其对现实中自我的定位与认知。"高丽"尽管由"高句丽"而来,却最终变成了"朝鲜"便是由此所决定。王建最初以"高丽"为国号标榜政权的合法性,可统一之后,由于正统来自新罗,又尽力摆脱"高句丽"的记忆与身份意识,而强调自身"三韩"的属性。但有时为了某种利益,高丽人又会对"高句丽"这一历史记忆与身份意识加以利用。高丽人的自称抉择是通过对历史记忆的筛选进行的,特定政治形势下的中国认同则是其主要标准。在"历史"力量的影响与现实话语的引导下,半岛政权真的由"高丽"经"三韩"而变成了"朝鲜",成为在政治与文化上高度认同中国天子的一方诸侯。  相似文献   

7.
正巡司河,系武汉市城南的一条古老河流。巡司河源远流长,据《水经注》载:"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有江水右迤,谓之驿江渚。"说明巡司河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巡司河古称"里河",据《江夏县志·山川》载:"里河,在望山门外,今呼巡司河,西通长江。"谓之"巡司河",是因为明代在其北岸置"鲇鱼口巡检司"而  相似文献   

8.
王元林 《北方文物》2012,(2):102-105
正高句丽是汉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古老而有重要影响的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高句丽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中国东北、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汉江流域等广大地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大量文物,其中  相似文献   

9.
史学精粹     
<正>郑春颖:《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源学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1期)《三国志·高句丽传》是《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料来源之一。《后汉书》帝王本纪、诸生列传中与高句丽相关的记载是对前代史料的"照录",《后汉书·高句骊传》渗透了范哗个人对于高句丽历史的理解,且这种理解明显受到《三国志·高句丽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参与渤海建国的集团主要有白山靺鞨人、粟末靺鞨人、高句丽遗民.建国后经过大祚荣的开国时期、大武艺的对外扩张、大钦茂的文治和大仁秀的中兴,渤海成为多种族的国家.在渤海社会中起统治地位的种族是靺鞨族,被统治阶层也是以靺鞨族为主,靺鞨是渤海国的主体民族.在渤海国的历史发展中没有形成所谓的"渤海族",既然没有形成"渤海族",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不可能是"渤海族".  相似文献   

11.
高句丽三权并存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句丽三权并存制形成、发展、衰落的深入探讨,揭示了高句丽政治制度的本质与特点.即高句丽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确立了以"国相制"为核心的三权并存制,创造性地解决了王权与贵族权相冲突的矛盾.三权并存制在高句丽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兴起于玄菟郡内,考证《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记相同内容的一段话,可以看出玄菟郡对高句丽的管辖,在公元2世纪初玄菟郡第二次内迁之后有所变化。内迁之前,高句丽在玄菟郡界内,高句丽直接从玄菟郡接受"朝服衣帻",高句丽县县令主管高句丽的户籍;内迁之后,高句丽不在玄菟郡界内,高句丽县县令不再主管高句丽的户籍,高句丽接受"朝服衣帻"的形式和地点也发生改变。尽管如此,高句丽对玄菟郡的隶属关系仍继续保持。魏晋之后,玄菟郡继续削弱,于是高句丽开始接受中原王朝的直接册封。  相似文献   

13.
王培新 《史学集刊》2017,(1):96-104
学界一般认为,汉武帝开设朝鲜四郡时,在玄菟郡内高句丽族聚居地区设高句丽县,西汉末高句丽建立政权,仍然使用这一名称。"高句丽"一名存在由族称到县名、国名的变化。然而,最早出现高句丽一名的《汉书》,是在《王莽传》中记录高句丽史事的,此时高句丽已经建国。梳理《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高句丽史事的早期文献,结合近年考古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认识:玄菟郡初设与高句丽无关;玄菟徙郡是为高句丽所侵;《汉书》地理志所载玄菟郡三县不在高句丽地区;"高句丽"最初为国名;"高句丽"作为族称是由高句丽国这一政治体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4.
学界一般认为,汉武帝开设朝鲜四郡时,在玄菟郡内高句丽族聚居地区设高句丽县,西汉末高句丽建立政权,仍然使用这一名称。"高句丽"一名存在由族称到县名、国名的变化。然而,最早出现高句丽一名的《汉书》,是在《王莽传》中记录高句丽史事的,此时高句丽已经建国。梳理《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高句丽史事的早期文献,结合近年考古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认识:玄菟郡初设与高句丽无关;玄菟徙郡是为高句丽所侵;《汉书》地理志所载玄菟郡三县不在高句丽地区;"高句丽"最初为国名;"高句丽"作为族称是由高句丽国这一政治体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5.
吉林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1 2月出版了耿铁华教授撰著的《中国高句丽史》 ,这是继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 ,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之后我国学者撰著的又一部有关高句丽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对于高句丽历史研究 ,我是一个后来者 ,尽管也是《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和《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的作者之一 ,并也撰写了数篇有关高句丽历史的研究论文 ,但自认为对高句丽历史的了解还是属于皮毛。耿铁华先生则是我仰慕已久的大家 ,他撰著的《好太王碑新考》以及参与主编的《高句丽史籍汇要》、…  相似文献   

16.
王绵厚先生的《高句丽古城研究》(下简称《研究》)由文物出版社于 2 0 0 2年底出版了 ,这是高句丽学界一件大事。该书以古城考古学为研究基础 ,整合历史文献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民族文化史等多学科 ,既着眼于高句丽古城考古学的研究 ,又在古城史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涉及高句丽史、高句丽政权史、国家发展史以及高句丽历史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周边民族文化的关系史。该书从更深层面触及了高句丽民族政权的归属问题 ,把高句丽的历史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与历史深度。《高句丽古城研究》共设十二章 ,其中第一章为绪论 ,第十二章是余…  相似文献   

17.
伟大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批判地对待过去的历史资料,并且要在正确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基础上方予使用。”所谓高句丽的王系问题,可以说是高句丽有过几代王,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怎么样的问题;而所谓高句丽的王号问题,则可说是高句丽有无固有的君主称号,以及高句丽的“王”的称号最初使用于何时,高句丽王是否称过“大王”、“帝”(皇帝)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句丽历史上的全盛局面是由小兽林王的"文治"和广开土王的"武功"共同缔造的,而故国壤王是介于二者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环节。正是故国壤王继承了小兽林王政治、文化制度改革,并加之其招徕流民、壮大高句丽人口、修好新罗等措施,才极大促进了高句丽国家实力的强盛,保存了小兽林王的改革成果,为广开土王开创了最佳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朝以图们江为界河的状况,最早发生在公元14世纪末。由于朝鲜王朝继承高丽王朝实施北进政策,图们江便由此从下游开始了其最初作为界河的历史。15世纪中叶,因朝鲜王朝北设"六镇"等镇堡形成江防体系,图们江中下游界河完全形成。16-17世纪,又因朝鲜王朝在图们江上游南岸设立茂山镇,图们江上游也开始了成为界河的历史。18世纪之后的中朝勘界活动,更进一步确定了图们江上游"江源"段界河。显然,图们江历经五、六个世纪最终完全成为中朝界河,正是朝鲜王朝长期在其东北方积极开拓经营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主要是明朝的统治者们对此却始终处于"淡漠"甚至是"忽视"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