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地方文献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中国历来就重视对于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南北朝时《关东风俗传》中有《坟籍志》,专录一方人士的著作,是中国最早的地方文献目录。南宋高似孙的《剡录》中著录了地方人士的著作,是地方文献中兼备书目的先例。随着地方志编撰的盛行,专记某一地区人物和著作,专记某地出版物的地方文献目录开始出现,如明曹学佺的《蜀中著作考》、清代邢澍的《关右经籍考》、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等。20世纪以来,随着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开展、地方志的编写和地区,城市文化研究的深入,对于地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日益增多,同时对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期的西京洛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宝珠 《史学月刊》2001,(4):109-116
宋代洛阳城已由原来的坊市分离制,嬗变成新的坊市合一制;由于水土气候方面的优越条件和历史、政治等原因,宋代洛阳园林之盛成为一大特色;宋代洛阳又是官僚麋集的城市,官僚集团中一些政见相同,利用会社组织,形成左右政局的政治力量。会社组织活跃,是其又一特色;宋代洛阳的经济远不如它在政治、园林方面的地位重要,但与开封之外的其他城市相比,亦属较为发达,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对历代官员群体的研究,特别是中下层地方官员群体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官僚群体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史研究的难点。宋代以降,地方修志渐成制度。地方志书中所设《职官》或《秩官》之类的专卷,其基本内容为本州(府)县官署、职官名称、编制,及历任地方官员姓名、籍贯、科举、仕履等,为宋元之后地方行政官僚制度与地方官员群体的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只是,由于宋代之前,没有编修于当世的上述宋元及之后那样的定型方志,也就少有专门记载宋前各历史时期"牧守""官师"等地方官员群体及其生平事迹的相关文献传世。职是之故,后世地方志对于宋代之前各历史时期地方官员的仼职及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地方文献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一般认为,地方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内容涉及地方的著述和地方人士撰写的其他著作,狭义则专指反映地方历史地理、风俗掌故、人物事迹、诗文杂记等内容的著述。由于编纂规范,内容宏富,体例严谨,资料详备,自成系统,地方志书无疑是地方文献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部分。盛世兴文,盛世修史,盛世编志。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学术昌明之时,往往是地方文献和地方志书纂修勃兴  相似文献   

5.
开宝九年宋太祖意欲迁都洛阳,看似涉及政治斗争及经济因素,但从历史进程潜层考量,则是对中国由地方分裂割据向中央集权强势回归的历史回应。迁都洛阳失败,标志着汴州在长达百年中所承担的特殊角色从"积累"到"质变"的完成,冲破了中央集权强势回归对定都洛阳的理论诉求。中晚唐五代与北宋士人对汴州(开封)的评价与城市发展所存在的悖反矛盾,本质上是时代背景差异与汴州(开封)职能差异导致的。五代时期,邺都大名府居于河北重心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原王朝内部制度因素、地缘政治秩序与中央权力支配关系决定。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对邺都大名府地位的影响有一定历史滞后性,至宋代才愈发明显。唐宋之际北都东移,受到中央权力支配,与都城东移存在"如影随形"的关系。其他陪都东移也有类似规律。整体考察唐宋陪都布局变化及其差异,可为宋代之"内向"作一注脚。  相似文献   

6.
闻讯 《巴蜀史志》2009,(6):37-37
11月3日,河南省首个数字化地方文献大典——《洛阳地方文献大典》在洛阳面世。这个数字化地方文献大典是一个普通U盘,随身携带,袖珍轻便:连接电脑即可操作,同时提供功能强大的检索系统。下载、复制、粘贴、打印轻松便捷:以后地方史志系统每年新编的地情图书都将导入大典:用户凭序列号可免费享受数据升级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我市两位青年学者李振刚、郑贞富合著的《洛阳通史》,一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面世。此书的出版,立刻引起了我市历史学界、文化界以及广大读者的关注。这是因为,此前,我市还没有一部系统性的通史著作,而洛阳由于其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多少年来随着海内外对洛阳研究的深入,又迫切需要这样一部通史性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河洛春秋》2001,(2):9-9
近日,由我市学者李振刚、郑贞富合著的《洛阳通史》一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洛阳通史》的出版,结束了洛阳市没有系统性通史著作的历史,填补了洛阳市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是宋代州府长官任职期内重要的施政参考和教化工具。宋代知州知府多兼具学者、文人身份,他们为当地方志从纂修到出版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也以不同方式亲自组织或参与方志纂述,凭借权力取得了当地方志纂述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并借此增进与地方士人的合作交流。知州知府的参与是宋代图经、方志发展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促进了当时方志纂述中两大特色的形成:一是宋代方志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二是方志中"史家意识"的流露,从而出现州府长官代代续修一志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0.
历代碑刻是流传至今最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之一,宋代的碑刻对宋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现存文献很少记录有关宋代社会、宗教、风俗、妇女等诸多领域的资料,而碑刻却能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拓展宋史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碑刻可与史籍互证,相得益彰,更好地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二者互证能纠正现存文献的某些错谬,为历史研究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史料,从而有助于对宋史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张其凡教授《宋代典籍研究》(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乃其20余年潜心宋代历史文献研究的学术论文结集。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典籍之盛,亦超迈于前朝各代。众多的史籍,为治宋史者提供了丰赡的史料。张教授的老师陈乐素先生,精于目录学、文献学、校勘学,故陈先生治宋史,对于宋代文献的研究、贡献尤多。《三朝北盟会编考》、《宋史艺文志考证》均为研究宋代文献的大作。张教授踵武师风,亦有意于其间,就宋代典籍诸多问题,如史源所在、史料价值、史学地位、著作特点、编纂体例进行了探究或阐发。全书分四个专题,首先是7部宋代…  相似文献   

12.
本年度的宋史研究论著从数量上看,可谓丰富。关于宋代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著作和论文集近50种,论文800多篇。本年度宋史研究最值得纪念的事情是十卷本《邓广铭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出版,全集共收录邓广铭先生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以及论文等224篇。其他主要著作有: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周梦江《叶适与永嘉学派》(浙江古籍出版社),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柳立言《宋代法律与妇女》(广东人民出版社),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张文《宋朝…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3,(4)
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它记录着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的全部史实和经验,为后世获得知识和发展科学文化提供条件。某一地区的文献,即地方文献,包括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金石、谱牒等资料。志书中编纂地方文献目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可作为衡量一地文化、科学的标尺,有助于了解一地的学术发展水平;通过文献目录,可以考查当地历代著述概况。中国古代素有编纂文献目录的传统,但从汉代以后编修的官私目录,大部分已经散佚,因而后世研究文献目录,主要依靠艺文  相似文献   

14.
宋代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牡丹专家。北宋天圣年间,他在洛阳任留守推官四年,后又多次来洛阳,深为洛阳牡丹所吸引,所陶醉。他喜爱牡丹,赞美牡丹,还精心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他在该书中把著名的洛阳牡丹品种、发展状况、栽培技术、风土民情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记述,为“洛阳牡丹甲天下”美名的传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人研究历史上的洛阳牡丹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一、洛阳发现众多壁画墓的历史缘由洛阳素为帝都王里,其都市的兴起,几乎与中国国家的诞生同步。根据近年考古发现和古籍记载,夏、商、西周均曾在洛建过都,西周以降建都洛阳的朝代则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故称洛阳为“九朝故都”,而实为十三朝故都。其都市发展史已有近4000年,建都时间累计长达1400多年,都居帝王约90多位。因此可以说洛阳在我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时间最长、都居帝王最多、都城遗址也最多的一座古都。宋代司马光  相似文献   

16.
洛阳宋代瓷枕艺术风格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河南制瓷业的鼎盛阶段。瓷枕作为洛阳宋瓷的一朵奇葩,以质地优良、造型多样、装饰手法丰富多彩而被世人称道。本文从造型、纹饰和釉色三个方面入手对洛阳出土的宋代瓷枕的艺术风格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宋代政治制度史著述已不少,如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对宋代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进行了全面、宏观、深入的论述,贡献甚大。然而,专注于地方政治管理机构与权力运作的研究不多。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贾芳芳的专著《宋代地方政治研究》,该书从地方政治制度运作的视角,研究宋代地方政治。该书探讨了中央集权与宋代地方政治权力运作的关系,剖析了宋代地方行政权运作的规制与官场生态,具有创新的学术价值,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运  相似文献   

18.
陈曦 《收藏家》2023,(9):41-49
清代外销画是在海上贸易背景下产生的,由中国画家按照西方购买者和贸易市场的需求绘制。外销花鸟画以花鸟、草木、鱼虫等为主要描绘对象,是众多外销画题材中的一种。其从宋代院体画出发,以中国传统花鸟绘画技艺为本,结合西方博物学、动植物学的科学理念,混合运用中西画法,独创出一种融汇中西的绘画风格,兼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以冗兵、冗官、冗费而著称的王朝,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被消耗于政府治理成效之外,官员冗滥、机构设置叠床架屋,运行效率低下,在中国古代官僚社会中极为典型。这也激发了学者研究宋代政府相关制度的兴趣。近年来学者利用交叉学科理论研究历史问题逐渐成为热点,宋代遗留下来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也为更深层次研究宋代地方政府各项制度提供了可能。河北大学王晓龙教授《宋代地方政府行政成本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一书,就是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出任地方亲民官,并设置巡检、土兵、县尉、弓手等基层武力,将有财力的百姓纳入吏职,使县成为宋廷深入基层社会的基点。徽宗时期,宋廷无力维护地方治安,使地方菁英、豪右与胥吏所形成的地方势力在基层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南宋时由于长期和战等因素,使县政推动更需倚赖地方势力的协助。地方豪强与菁英—地方官员—基层武力与胥吏三股势力,形成南宋以后中国基层社会的三个支柱,共同合作互相依存。宋代士人的角色更为重要,是南宋时代基层社会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