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国穆 《丝绸之路》2011,(16):18-27
本文主要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视角对甘肃茶马古道及其文化遗存做了考查和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考古遗存和地志文献所记载的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方式,在探究甘肃茶马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走向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甘肃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甘肃陇南、甘南、临夏地区,历史上就是南下四川、陕西,西进青海、西藏地区必经的中间地带,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其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2.
“活态化”利用茶马古道旅游路线中的文化资源,可以实现文旅产业的优化发展。本文首先对茶马古道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其次指出茶马古道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以文化为导向,创建线性文化旅游路线;下沉设计元素,实现多业态发展;引入数字技术,增加游客黏性等优化发展路径,以此实现茶马古道文化和旅游业的创造性结合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茶马古道是将内地茶叶运往藏族等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道路,即茶马贸易的古道。它的出现加强汉藏民族间的联系与团结、促进藏汉贸易繁荣和藏区市镇的兴起,都有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云南省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全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371处,其中新发现11446处,极大地丰富了云南省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类型。在普查中,大量新型文化遗产得到认定。文化线路、线性遗产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翻开地图,无人不被亚洲大陆中部的奇异地貌所吸引。这里,高山丛峙,大江汇集,呈南北纵向,这就是横断山脉。山脉西侧,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边则连接地形复杂的滇川边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段险山恶水之间,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驿路——茶马古道。 追溯历史,云南与西藏的民族交往源远流长。唐凋露二年(公元680年)吐藩在金沙江上架设神川铁桥,加强了与南诏的联系,也便利了两岸交通。后至北宋神  相似文献   

6.
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塞云南驿位于祥云县云南驿镇北部,村庄围绕白马寺山北麓沿昆畹公路两侧呈弧形分布。西枕白马寺山,东连云南驿坝子,与二战著名的飞虎队机场相望。思茅、临沧是云南的主要产茶区,其产量较高、茶质优良,是进入藏区滇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孙华 《四川文物》2012,(1):74-85
“茶马古道”的核心是古代中央政府用农区之茶换取牧区之马的茶马互市的道路,其在隋唐时期是马土互市之道,从宋代中期至清代早期是茶马互市之道,清代早期以后蜕变为茶土贸易之道.“茶马古道”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四川(包括贵州遵义)、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地区,清代以后才发展到云南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沙溪古镇四方街用于每周一次的集市,该集市不仅汇聚了来自整个沙溪地区的人,而且这里曾经也是茶马古道上一个最重要的马帮停留站。[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一路留下了无数迷人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尤其在流经一个叫鲁史的小镇时她微微地一逗留.竟成就了一个奇迹——灿烂的鲁史古镇文化。那条从大理一路而来的古驿道,在这里更是走出了一部独具风格的文明史,鲁史这个名字从此便日益响亮起来。在滇西茶马古道历史上烙上了一个鲜明的记忆。每次回味这段记忆都能深切感受到历史的深邃,沉重和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陈秉仁 《丝绸之路》2009,(24):29-30
洮州卫城位于甘南州临潭县,自古以来是茶马古道的重镇,也是当地政治、经济、军事的要地。本文试就其历史及其在各个时期所发挥作用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1.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对茶马古道采取保护规划工作,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开展茶马古道保护规划工作对于茶马古道及其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归纳开展这项工作具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藏两地间交易茶叶、马匹等商品的交通线,近代以来称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出现,与相关道路的形成演变、清代普洱茶的兴起及运销西藏有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朝以普洱府、顺宁府为主要产地经营的大叶种茶,种植、生产获得迅速发展,同时运销西藏等地,西藏的骡马也赶到云南销售,"茶马古道"由此形成并趋兴盛。  相似文献   

13.
雅安是世界闻名的南丝路茶马古道的起点,却始终无法借此进行成功的品牌延伸而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文章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和市场营销学的“品牌延伸”的概念,着力提升区域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并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旅游产品品牌,以期获得大众旅游市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仍然活着的文化线路,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至今保留有大批相关文化遗产。包括古驿道与古道沿途的村寨、集市、城镇、桥梁、关隘、石窟、碑刻、题记、土司衙署、宗教建筑,以及沿线的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等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领域中文化线路遗产的备受关注,以及我国大运河申遗、长城和丝绸之路这些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使茶马古道的研究与保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对茶马古道从关联背景、跨文化的整体意义、动态性特征三个体现文化线路整体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于茶马古道的保护、规划、申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茶马古道的范围茶马古道范围的划定必须首先从“茶马古道”概念的确认开始,而后者又有狭义和广义。狭义的茶马古道指的是起于今天的云南、四川等传统茶叶产区,在传统的茶叶贸易中用马帮等载体运输茶叶到藏区和其他传统茶叶市场,以  相似文献   

17.
杨春高 《中国文化遗产》2010,(4):52-56,I0001
应运而生适者生存马帮的形成与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西南地区山高水急,水上交通险象环生,而山道险峻曲折,根本无法行驶车辆。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帮、牛队、背夫便成了当地主要的运输力量,而马匹则是这一特定环境下最合适的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09-109
201O年6月5日至4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论坛围绕茶马古道的保护与研究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最终达成以下其识:  相似文献   

19.
贵州高原,既出产茶,又出产马,茶马文化,相当发达。关于贵州茶,《明实录》写道:“命户部于四川、重庆、保宁三府及播州宣慰使司(按:即今贵州省遵义市大部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部),置茶仓四所贮茶,以待客商纳米中买及与西番商人易马”;  相似文献   

20.
马子商 《中华遗产》2007,(11):86-101
这段关于茶马古道的口述历史,为中国一百多年的变迁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特别是研究制度的学者,我从中学到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仅有故事,而且记载着大量的人名、地名、时间和数字。每一个事实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和人博弈而产生的。虽然我们不可能再去经历一遍,但是有了一部口述史,总算把正史以外的生活描述下来。如果我们想像力丰富,还可以感同身受地玩味一遍。——茅于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