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是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在积极推进文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文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很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从文山少数民族地区背景入手,指出当前文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出路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是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在积极推进文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文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很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从文山少数民族地区背景八手,指出当前文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出路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心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的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的调查,对农村发达地区中心村建设的机制、方法及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一尝试性探讨,提出在农村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李红 《攀登》2008,27(2):102-104
加快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金其铭 《人文地理》1988,3(2):35-38
农村地理学是当代重新日益受到重视的一门地理学分支学科。它以农村为研究对象,以协调农村地区的人地关系为其研究核心。李旭旦教授生前对农村地理研究极为重视,并阐述了农村地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渊源,农村聚落地理及农业地理是农村地理的传统研究内容,现在已扩及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探讨,村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农村环境,农村人口变化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杨彦军 《神州》2012,(21):9-10
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在教育观念、师资力量、教学投资等各个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因此,优化农村地区办学条件,整合、调配农村学校资源是解决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构优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仍有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存在产品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方式固化、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拓宽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渠道,优化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机制;尊重民族地区农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表达,激发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健全保障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运行机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处的甘肃、宁夏、青海是一个农业、牧业和农牧交错的地区,又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由于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农村市场的构成也不同,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以集市贸易为主,而以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则利用寺院会集进行贸易,庙会、花儿会作为农村市场的补充形式而存在。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在市场构成、专业市场的形成等方面,既有全国农村市场的共性,也有西北区域市场的特性。晚清以来,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以及地方军阀的横征暴敛,造成人口锐减,农村经济凋敝,农民日益贫困,购买力低下,农村市场衰退。同时,由于鸦片的大量种植,导致了西北农村市场畸形发展,出现了专门的鸦片市场。这些现象直到解放前夕也没有多大改观。  相似文献   

9.
吴倩  王朋 《神州》2011,(1X):3-4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对于减灾防灾也应提升到一个事关政治大局的层面来认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然而,当前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方面的研究,既在理论上存在着薄弱环节,在实践方面也存在欠缺,必须构建农村起的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转变观念,注重构建农村减灾教育应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以系统论的思路为指导、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形成长效机制;培养减灾防灾教育的各层次专业人才;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解决减灾防灾这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之初,扫盲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因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和群众与乡村干部生产生活的诉求,在农村地区开展扫盲运动极为迫切.农村地区扫盲运动的实践,可以大体分为管理机构的确定、宣传动员工作的开展、师资培训工作的进行、教育形式的组织、教育内容的确定等.农村扫盲运动的成效,从农民个人角度而言,不仅...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难点,主要在农村。青海省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农村经济出现一个新局 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地区的古遗址,无论是面临的破坏因素,还是保护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均具有其独特性。近年来,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散落在农村的众多遗址却正在快速地倒塌、消失,农村地区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亟待加强。新时期农村地区遗址的保护要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农村的现状和需求,针对不同遗址的文化和区位优势,创新保护利用方式方法,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13.
苏州农村地区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以"共产风"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五风"刮得也非常严重.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党下决心纠正"左"倾错误的背景下,苏州农村地区同样对在"大跃进"运动中的平调账进行了清理和退赔.总结苏州农村地区退赔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进一步全面认识和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加深对人民公社史的研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牛永涛 《攀登》2000,(2):19-23
进一步改革、完善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是推动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目前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其稳健运行和对农村经济支持作用的发挥。该在对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支持、风险监管和防化、发展合作金融、完善内控机制和服务功能等方面就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颖慧 《风景名胜》2021,(4):0333-0333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在处理废水的时候要考虑废水不同的来源和质量情况,在正式处理之前对废水进行物化预处理。废水的物化预处理工艺包括四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分别是电解还原法、铁盐 - 石灰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和电渗析法,铁盐 - 石灰法是最常用的废水物化处理方法,处理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时还可以将物化处理方法和生化处理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刘宁  冯锦彩 《沧桑》2008,(1):68-70
文章在对中西部地区个别省份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流动呈现出人口数量上升、流动区域狭窄、流动频率稳定、流动动因由被动向主动转化、流动目的倾向于在城市长期居留等特点,并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将会出现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以非正规渠道为主要就业模式、可持续生计能力进一步提高等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尚延涌 《沧桑》2011,(1):204-20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且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长足发展。而农村合作组织能很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在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对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宏岩 《攀登》2002,21(5):85-8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既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青海省农村劳动者素质极其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青海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了解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现状,进一步提高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使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得以开发,必须加强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视和研究。通过构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和方向,有利于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可对整个甘肃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顾泉 《黑龙江史志》2013,(23):326-327
大学城建设是在我国城镇化步伐中较为典型的建设项目,随着大学城的建设的迈进,处在其周边的城市边缘地区也逐渐发生变化,附近农村地区产业结构明显变化,农村劳动力亦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本文以花溪大学城建设发展状况为例,分析研究大学城建设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的作用,并对如何有效发挥大学城的辐射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城市边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