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通过对温州人和广东、福建等地新老移民群体的比较、美国的温州人和意大利的温州人的比较,分析了海外温州人的经商理念、创业模式、资金来源和企业运作的特点,并据此探讨了全球化经济体系对当代移民的影响。传统的观点认为,族裔经济是非主流社会群体被边缘化的结果,而温州人"小生意、大学问""小资本、大流通""小企业、大链接"的海外商业活动却展示了一种新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海外温州人抓住中国国内高速发展的时机,利用他们在语言、文化、人际和社会网络方面的多种优势开创了温州商人跨国生产和商业活动的繁盛,也显示海外华人在发展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旅游和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中的优势还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跨国婚姻女性的访谈,考察全球化时代中日跨国婚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女性因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而发生跨国流动,由于喜爱中国或从事中日贸易而来中国的日本男性增多,这增加了婚姻双方相遇的机会。不同于以往因国家之间经济差异、为追求阶层上升而发生的“上升婚”,中国女性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主体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多选择了学历、阶层类似的“同质婚”。跨国婚姻模式的转变,既有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带来的影响,也有女性在出生国经历的家庭关系以及个人自我主体性带来的影响。任何形式的选择都充满偶然性,跨国婚姻女性拥有越多的“移民特殊资本”,越能应对“同质婚”里的偶然和未知。  相似文献   

3.
徽商妇,是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妻室的别称,是徽商离家经商后承载巨大责任的极其特殊的女性群体。徽商走南闯北,徽商妇便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等待丈夫归家。若丈夫不幸早逝,则需终身守贞甚至以身殉节。现拟从时代背景宏观把握徽商妇这一特殊群体的基本成因,介绍徽商及其家族对徽商妇的直接影响,并初步点出徽商妇随时代发展而逐渐觉醒的曙光,简析其追求自身女性价值的思想萌芽与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跨国主义、民族主义方兴未艾,而国际移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移民及其民族主义倾向与表现正在成为移民研究的一个新视点。本文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运用跨国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冷战后华人民族主义掀起的背景、主体、特征、局限与前景,从而说明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的群体征象之于中国与居住国的双重影响和多种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徽商"贾而好儒"特色的争论,缘于没有明确区分"好儒"与"崇儒"、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崇儒"是对"儒"的尊重、推崇,是明清各个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既非徽商特色,也非其他地域商人群体特色;"好儒"是发自内心对"儒"的喜爱。将"好儒"视为徽商为经商做出的功利性选择,无法解释缘何其他商帮无"贾而好儒"特色。徽商"贾而好儒"是唐宋以来徽州兴起的好儒之风与明清时期重商之风结合的产物。在讨论明清时期贾儒关系问题时,必须明确界定和区分"好儒""崇儒"等概念;应跳出纯粹的商人视角或功利性视角,关注到地域商人群体的文化背景和个人行为动机的复杂性;既要注意历史必然性,也应重视历史偶然性。  相似文献   

6.
论文追溯了西班牙华人社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以当代中国新移民为主体的西班牙华人社会的人口、职业结构及地域分布,结合实证经验探讨跨境迁移路径、异域谋生策略及移民认同趋向等国际移民理论中的经典模式。就跨国移民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学习移入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母体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发挥特长。就移入国而言,则有一个如何了解、接纳异族群体优点并将其融入自身发展的过程。外来移民与当地民众在理解基础上的优势互补,方能使移民从个体能力到社群文化都成为移入国和移出国双方共享的财富,使联合国一再提倡的"移民与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多方共赢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广西本土商人实力薄弱,外省商人成为广西商业的主导者.清初政局甫定,广西的外省商人便形成了几大群体,其中以湖广商人和广东商人为主,江西商人、云贵商人、浙江商人等次之.这些外省商人涉足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经销日用生活必需品、贩运食盐和木料,参与采矿,有的还发放高利贷,甚至远至安南经商,体现了商人贸迁天下的精神,对桂商的崛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广西本土商人实力薄弱,外省商人成为广西商业的主导者。清初政局甫定,广西的外省商人便形成了几大群体,其中以湖广商人和广东商人为主,江西商人、云贵商人、浙江商人等次之。这些外省商人涉足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经销日用生活必需品、贩运食盐和木料,参与采矿,有的还发放高利贷,甚至远至安南经商,体现了商人贸迁天下的精神,对桂商的崛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考察了马来西亚中国回族移民的概况,以中国回族移民在马来西亚从事纺织品业、旅游业和教育中介业的商人及企业为个案,考察中国回族商人如何在马来西亚的多元族群社会及政治经济环境中协商、重构并利用其"中国人"与"穆斯林"的身份,积极建立并维护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并积累社会资本。研究显示,马来西亚的社会背景因素,连同中国回族移民基于宗教认同与族群认同而建立的在当地的社会网络以及与中国的跨国网络,从中获得商业合伙人的信任、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资源,成为了促进中国回族移民在马来西亚商业发展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晋商成功之道(连载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伟 《文史月刊》2006,(12):40-44
第二章卓越商才在善于经商的世界各民族中,无论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中国商人,还是犹太商人,都以其独特的经商术著称于世,而同时他们又有许多相互融会贯通和英雄所见略同之处。晋商是中国商人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与享有“世界商人”美誉的犹太商人在经商智慧和致富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海南文昌侨乡为例,探讨了基于传统道义与交换互惠两种跨国关系的移民跨国实践的变化及其给侨乡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文昌的海外移民在迁移过程中经历了经济与声誉地位同时上升的过程,再加上受到多层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纯粹社会声誉与身份归属方面的补偿不再对其构成吸引力,使得文昌移民与家乡一直持续的传统道义关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毁,基于传统道义关系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馈赠模式对于文昌移民的吸引力在下降。不少文昌移民试图与家乡重新建立起一种不同于传统道义的、互惠互利的社会交换关系,发展出一种既可赚钱又可普惠地方的跨国实践模式。而由于土地纠纷、行政干预等问题,海外移民与当地政府并没有建立良好的交换与互惠关系,使得盈利性跨国实践也没有在文昌移民群体中大规模兴起。这些都进一步导致文昌移民在祖籍地的跨国实践逐渐衰落,也使得侨乡的象征意义与示范效应逐渐式微。华人本着爱国和慈善精神汇款回中国的时代,已经转变为在一个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环境中着重投资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近代广西玉林籍商人群体由玉林本地商人、国内其他地方的玉林籍商人、国外玉林籍华侨商人三部分构成,是近代广西本土商人中的佼佼者,不仅在玉林经济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外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具有相当实力。玉林籍商人群体在近代快速形成并脱颖而出,既有玉林商人勤劳智慧的个体因素,又与玉林独特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外商、时局等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论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以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为研究对象,以共同体精神为理论分析视角,从南非中国新移民群体特征、中国新移民在南非的社会处境、海外华人共同体精神等社会结构性因素,分析了该社团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本研究认为,南非警民中心的成立,是以联合南非侨界各个同乡会、商会社团为基础的,因此,警民中心的基础仍然是华侨华人的血缘、地缘、业缘关系,通过民间与政府的跨国合作,在跨国空间中营造一种"同是中国人"的"命运共同体",从而加强彼此的团结与合作。它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华侨华人的共同体精神,是跨国新移民为适应移居地社会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4.
跨国主义的移民研究——欧美学者的观点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跨国移民的政治选择、跨国移民的经济贡献、跨国移民的文化再造、跨国移民的活动领域、回归移民的再适应、跨国主义移民研究等多方面介绍和评述了欧美学界跨国主义移民研究的主要观点、基本内容和特征以及学术贡献,并对跨国移民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5.
近代玉林籍商人在广西各地一共建立了6座商业会馆,是广西本土商人中建立商业会馆最多的一个,这显示出了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近代玉林籍商人所从事的行业不仅包括杂货业、经纪业、鱼盐业、蓝靛业等传统产业,同时还经营矿业、汽车运输业、化工业等新兴产业,其中从事餐饮、鱼盐及交通运输业的商人与玉林当地的产业联系十分密切,而从事矿业等新兴产业的商人则多与政治联系紧密,他们经营的产业类型日益多样,甚至开创了广西部分产业的先河。玉林籍商人群体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经商所在地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裔移民是当代国际移民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可以在世界130多个国家中发现菲律宾裔移民的踪影。最大的海外菲律宾人群体生活在美国,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已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中增长最快的一支,是仅次于美国华裔的第二大亚裔群体。因此,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菲律宾裔移民仅仅是美国政治、文化和地理边界内受到各种限制的少数族裔吗?本文将以“现代离散者”是在跨国层面上被社会建构起来的群体这个构想为基础,对美国的菲律宾裔移民做出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世纪内,因东南亚国家时事风云变幻,先后有大约20万华人华裔从东南亚移居欧洲,他们构成了欧洲外来移民群体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次级群体。本文追溯该群体的迁移历程,剖析其群体特征,并以其穿行在多元化世界的生活状况为个案,结合流散族群理论,探讨与当代某些跨境移民共生的跨国主义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文在有关加拿大中国移民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移民经济适应行为的视角,对移民群体特征及其所面临的机会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一个移民自主创业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将移民自主创业行为区分为四种模式,即族裔经济、一般企业、海归企业和跨国创业。随着市场环境、母国政策及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的不断变化,移民企业家的经济活动可能表现为在几种模式之间的过渡或跃迁。对移民经济行为的研究,需要突破传统的族裔经济的视野,把移民的经济参与放在一个社会经济日益开放、国际社区间联系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0—2001年全美亚裔政治态度试点调查的原始数据,通过拉美裔跨国政治活动与亚裔的比较,从美国亚裔政治上能否被同化,政治活动能否跨国界、哪些亚裔参与跨国政治、亚裔的政治跨国主义和政治同化关系等方面,对美国亚裔跨国政治活动的形成、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亚裔在许多方面与拉美裔等其他移民群体有相似的特点;反对亚裔“不可同化论”;亚裔保持跨国联系不会对他们在美国的文化、政治同化产生负面影响;那些移民前积极参政、在美国积极参与族裔社区组织活动、积极参与和亚裔事务有关政治活动的亚裔,参与跨国政治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中国大陆的专业技术新移民为个案,通过问卷形式,从双语能力、认同类型、文化保持与文化适应、跨国活动和跨国倾向等方面对受访的华人群体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分析,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大部分受访者具有较强的中英双语能力,这既是其高度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基础,也是其较强文化适应程度的表现;二是在受访的华人群体中,规律性、经常性的跨国活动并不明显,但其跨国认同度较高;三是在受访的华人群体中,跨国认同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合体,它既包括以中国人的族裔认同为主、美国人的国家认同为次的双重认同,也包括混杂性的中美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