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吉林市地图,在雾凇岛西岸、土城子北面约1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打渔楼的村子。史书上记载,这里又叫鹰屯,是努尔哈赤设立的专门捕鹰机构,类似于皇家猎鹰专供站。当地人世代为皇族服务,捕到的鹰在这里驯服后供皇上及王公们打猎把玩。猎鹰猎  相似文献   

2.
徐纯 《丝绸之路》2010,(21):23-26
猎鹰,鹰猎。一个古老遥远的故事。老得不由地让人想起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徙的时光。驯养鹰隼。指望这猛禽的捕获而饱腹。填补食物匮乏以为生计。是古老游牧渔猎民族的一种生态选择。那时。鹰隼完全充当着为主人猎取食物、养家糊口的猎手角色。驯养鹰隼完全是一种谋生工具。  相似文献   

3.
侯菲 《丝绸之路》2010,(1):55-57
身为一个柯尔克孜族男人,拥有三样东西人生才算完美:年轻时有漂亮的老婆,中年时有匹好马,老了有猎鹰相伴062岁的驸鹰人依布拉音满足地欣赏着架在胳膊上的雄鹰,不时用手捻一下花白的胡子,使它们高高地翘起来。  相似文献   

4.
阴历四月,大坂山脚下宝库乡的一个小山村里,一辆“手扶”拖拉机停在路中央。几个年轻媳妇围在旁边,望着一笼叽叽啁啾的小鸡,实在不敢相信天下还有这等好事:只要有身份证,可以赊欠,条件是秋后要还鸡钱。几个媳妇问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相信确是县鸡场的鸡,才慌忙回家去找身份证。这是大通县种鸡场送货下乡、上门服务时的一幕情景。 组织这次活动的,就是亲自主持完成18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获农业部和省、市科技进步奖,曾17次获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称号,受  相似文献   

5.
<正>像一道闪电,照亮一个民族的心灵;像一股旋风,将世代向上的精神催生;像一个使者,让历史与未来血脉相通!它,就是"万鹰之神"、满族先祖女真的图腾——海东青。"海东青",又名海青。是一种猎鹰,体长52-63厘米、体重1310-2100克,属中型猛禽科。飞放时,它搏扶摇羊角而上,直入云际,在空中飞行发现猎物后,迅速将两翅一收,急速俯冲而下,就像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的冲向猎物。能捕得天鹅的头鹅。女真称为"东方之鹰",意思是从鲸海(日本  相似文献   

6.
正在某大楼9层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有5人刚被两名犯罪分子劫持。猎鹰突击队接到营救任务,立刻向犯罪分子发起攻击。从部署任务、接近现场、预装炸点,到强行破门,一枪毙敌,整套猎鹰行动历时9分钟……这不是影视剧中的情节,而是猎鹰突击队日常最简单的人质反劫持模拟训练。猎鹰突击队被称为反恐国家队。近年来,在奥运安保和重大维稳事件中做  相似文献   

7.
纳旺见到的第一批美国人在他们的帽子上别着小小的、银质的鹰。纳旺永远忘不了这些鹰的标记,它们似乎预示着吉祥,是胜利或成功的象征。今天,当他回忆起这些时,满是皱纹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苦笑。他说,这批美国人是乘了一架涡轮螺旋桨飞机抵达这里的,纳旺和其他胆战心惊的西藏人把这架银光闪闪的飞机称之谓“空中飞船”。这批美国人戴着太阳镜,穿着宽松的飞行员服,备有闪闪发光的自动武器。他们通过一名翻译问纳旺是否想杀中国人。这名63岁的地毯商回忆说:“我对他们说,我非常乐意杀中国人。”这名流亡者是在风景如画的加德满都过着流…  相似文献   

8.
驯鹰人家     
一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有了驯鹰狩猎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观猎》中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中的“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等诗句,便是对鹰猎场面的精彩描绘。如今,驯鹰狩猎的习俗已属罕见。不  相似文献   

9.
纳兰性德《雪》有一天为了查纳兰性德的生平,又翻友人关纪新等辑注的《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在目录上赫然又见一个“纳兰氏”,纳罕之下翻读该页,才知这是纳兰性德之妹,满洲正黄旗人,大学生明珠之女。她有诗集《绣余诗移》传世。本书所选是一首七绝,题《鹰》:劲风凛凛纵秋鹰,玉爪金眸正横行。原草初凋眼更疾,飞来一击鸟皆惊。真是好诗!有形象,有气势,有真情实感。满族所信奉的萨满教是多神教,不崇拜单一的图腾,而是崇拜多种物体。在萨满神歌中,赞颂鹰神、熊神、狼神的诗句随处可见;其中以颂鹰的神歌最多,也最精彩。这与满…  相似文献   

10.
其实,旅行者们干里迢迢、络绎不绝去参观、瞻仰的“沈从文故居”,可以说既是“沈从文故居”,亦不足“沈从文故居”了。自沈从文15岁不到离开这鹰位于风凰古城中营街的四合院后,这座于1886年间由沈从文祖父沈宏福筹资修建的大宅院,已数易其主,最后一任房主杨氏,以1300元的价格,卖给了沱江镇房屋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你爱我吗     
听过一段故事,小鹰长到一定大时,鹰妈妈会设法将孩子赶下深谷,出于鹰的本能,小鹰们张开了翅膀,最终达到展翅高飞。这个故事老得掉牙,但我喜欢,我赞扬这些鹰妈妈:多么出色的母亲,多么优秀的教育家!教育的方式有些严厉,却干净利落地达到了教育目的。不知几时起,“县中”和“吃苦”开始风靡南京。对于后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美事,值得鼓掌欢迎;可  相似文献   

12.
我在嫩江县长期从事档案工作,因工作之便翻阅过一些有关记载“海东青”的史书和资料。据我国史书记载,“海东青”是种珍贵猎鹰,是黑龙江流域及其迤东沿海地区的名贵特产,更是黑龙江流域历来向中原王朝进献的重要“土贡”之一。  相似文献   

13.
象雄遗歌     
说到当惹雍错,不得不提及一个神秘的古国,那就是象雄。它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文明中心,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文明高度发达。而在现在当惹雍错湖畔一带的当惹穷宗,正是古象雄国的政治军事核心区之一,象雄的强盛与衰落,都与这里息息相关。甚至它的灭亡。在关注象雄古国和文明的时候,我偶然听闻在如今的藏北草原上,在当惹雍错湖畔一带,有一种神秘的乐器,即鹰笛。这种笛子以极难寻觅的鹫鹰翅骨制作,响遏行云,也称鹰骨笛,藏语称“当惹”。其来源更是神秘,据说1800年之前就已响彻在藏北草原上。2012年,我在拉萨八角街的一家古玩店终于有幸第一次见到了鹰骨笛的真面目。这根鹰骨笛比通常所见的竹笛短而细,管长约25厘米,管径2厘米左右。管身上口用木塞密封,只留一窄缝作为吹孔,管端的背面斜开一发音孔,管身正面下部开有六个按音孔,为竖笛形制。  相似文献   

14.
猎鹰     
吉林省永吉县土城子乡的打鱼楼,当地人称之为鹰屯。满族民谚说:“二八月,过黄鹰”,每年秋未科初,生活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上的鹰便飞到我国东北过冬。满族的先民是一个渔猎的民族,他们发源于北主的冰天雪地,也留下了一个“养鹰”的古老习俗。  相似文献   

15.
《旅游》1997,(6)
北普陀影视城的北普陀岛在北普陀影视城中,有一个占水域面积9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湖泊,因与北海遥遥相对,自古称为南海子。相传,威震天下的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曾在这里临泊放鹰,称为“下马飞放泊”,纵马狩猎,至今在影视城的北面保留着一个土岗,叫做“晾鹰台”...  相似文献   

16.
在当地人的语言中,数千年以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把斯密尔可米誉为“鹰的天堂”。现在鹰仍然是这里最容易见到的飞鸟一族。在斯密尔可米山谷的西边是著名的都市温哥华和不列颠哥伦比亚低地平原,南边是美国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大都市区域。以斯密尔可米山谷为半  相似文献   

17.
周渝 《贵阳文史》2012,(4):1-F0002
贵阳是一座山城,它山水环抱,云海扬波。而它也山门洞开,怀着善意接纳着远处迁徙而来的人,让他们安身立命,传宗接代;贵阳是一鹰林城,它绿树成荫,风和日丽。而在这鹰城市绿肺的周边又高楼林立,欣欣向荣。站在云和山的彼端眺望,不禁令人对这一城风光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8.
鹰猎文化属于极具特色的民俗,历史上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来源,也是可供娱乐的活动。然而,鹰猎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随着时代的不同逐渐变化,这一点在史书记载中可见一斑。特别是辽代之后,随着少数民族政权逐渐入主中原,鹰猎甚至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在如今的吉林省仍有满族鹰猎文化的完整保留地。本文意在通过对古文献中提及鹰猎的记载,对鹰猎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期,并归纳整理出鹰猎文化特别是传承至今鹰猎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相传很久以前,有只小鸡刚出世,妈妈就被恶鹰吃了。它孤苦伶仃,受尽折磨。为了不再被恶鹰吃掉,小鸡决定到遥远的达嘎叶去寻找神鸟之王木达嘎腊,向他要件护身的东西。小鸡动身了,有一天,它来到森林里遇见一只绿翠雀,绿翠雀热情地问:“要上哪里去?”小鸡回答说:“上达嘎叶寻找木达嘎腊要件护身的东西。”接着又把妈妈怎样  相似文献   

20.
“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象鹰那样高。”——列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