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全世界属于阿尔泰语系满州·通古斯语族的语言计有14种,分布在中国的主要有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和历史上的女真语;而分布在俄罗斯境内的有埃文基语、埃文尼语、涅基达尔语、郑乃语、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语、奥罗奇语等;其中鄂温克语也分布在蒙古国的一些地区。显然,无论从历史悠久、人口数量、语言文字诸方面看,女真语和满语在满州·通古斯语族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历史上的女真语又是满语的祖语,它们之间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对其进行历史语言比较研究,尤显必要。本文试对此进行粗浅的探讨,敬希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女真族是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活跃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女真语是古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一个语种。1119年,女真民族著名的学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完颜希尹创制了女真大字,1138年,金熙宗完颜亶颁布了女真小字。女真文字的产生,标志着女真民族共同语言的最后  相似文献   

3.
嫩江、黑龙江上游及内、外兴安岭的丛林里,有不少鄂伦春、达斡尔和鄂温克语地名。这三个民族的语言,均属阿尔泰语系,达斡尔语属蒙古语族,鄂伦春与鄂温克语为满洲·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彼此  相似文献   

4.
在祖国的东部,在美丽的乌苏里江畔,在三江平原一带,世世代代居住着一个性好渔猎的民族——赫哲族。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赫哲族现有人口4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沿岸,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八岔民族乡、街津口民族乡、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及佳木斯市郊的敖奇村。"赫哲"意为"下游"或"东方"。赫哲族来源于肃慎,是野人女真的一支,有民族语言,无民族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现在大多数人通用汉语,只有50岁以上的老人还使用民族语言,赫哲人普遍信仰萨满教。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生活的地方,西部以大小兴安岭、嫩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是阿尔泰语系东胡(蒙古)语族各兄弟民族(东胡、鲜卑、乌洛侯、乌古、敌烈、蒙古、阻卜、兀良哈、达斡尔等)生活的地方;东部地区以三江平原为中心,是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生活繁衍的地方(肃慎、挹娄、勿古、靺鞨、渤海、女真、满族、赫哲、恰喀拉、乌第改等);  相似文献   

6.
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形成于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但其有史可考的先世则很久远,可上溯到金、元、明代的女真,隋、唐之际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勿吉人,秦、汉时期的挹娄人,商、周时期的肃慎人。本文仅对满族萨满教的简史、基本信仰与主要崇拜、祭祷仪式等,略作论说。一满族萨满教风俗的悠久历史萨满教曾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因为满──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此得名。12世纪中叶,中国南宋人徐梦莘著《三朝北盟会编》中,已用"珊蛮"一词…  相似文献   

7.
钟融冰 《南方文物》2024,(1):150-158
阿尔泰语系诸族的起源神话中,保留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史资料。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各族群的洪水-人类再生神话在生成和变异上的差别,体现出受不同程度外来文明影响的特点。从神话和民间故事出发,发掘阿尔泰语系诸族包括天人关系与国家观念在内的基本思想观念研究新材料,对我国阿尔泰学思想史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论锡伯文与满文的传承及其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以前锡伯族先祖固有语与女真语的关系;锡伯族融入满通古斯文化体系,满语满文成为锡伯族的语言文字;1947年锡伯文概念的形成;锡伯文与满文之间的传承关系;锡伯文出版是清代满文“出版”的继续;锡伯文出版内容与清代满文读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贾牧为业的塔塔尔族○周凤兰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据1990年统计,共有4837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还有少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以及南疆的主要城市。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塔...  相似文献   

10.
满语同本语族语言、满语同蒙古语族语言间进行比较研究的论著有不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历史时期里,我国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专家学者做出来相当好的学术成绩,而且关系到满语口语和书面语,也关系到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强有力地推动了满语比较研究,拓展了满语研究视野,给满族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女真是我国东北的中世纪部族之一,是现今通古斯满语民族的直接先世,是古代靺鞨部落的后裔。早在公元一千纪末和两千纪初,他们已经具备了比较发达的民族经济,创造了具有北方风格的民族文化;并于公元十二世纪初,建立了我国北方的地方政权——金帝国(1115——1234年)。女真文化是我国中世纪北方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古老的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相似文献   

12.
金代女真语代表着十二──十三世纪的古老语言,对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言历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金代女真文金石刻是研究金代女真语的最重要的资料,但留存至今的很少,且多漫溢不清,不易识读。明代回夷馆编的《女真馆杂字·来文》代表的是明代女真语,同金代相隔差不多两个世纪,既有纵的方面语言发展变化的差别,横的方面还有方言之间的不同,所以用明代女真语上溯金代女真语,倍感不足。又释读金代女真文碑刻的实践告诉我们,《女真馆杂字·来文》中的女真字较金代女真字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本不能满足释读金代女真文碑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巴图鲁"乃满语baturu的译音。《五体清文鉴》译为"勇"《清文汇书》译为勇强之勇,勇冠三军之勇,勇为之勇。勇将即baturuhaha。但作为赐号之巴图鲁,乃为勇将,勇士之意。也可转译为"英雄"。"巴图鲁"一词源于蒙语。蒙语与满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蒙语属于蒙古语族。满语则属于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因此在语言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元史》中有很多"人都儿"、"拔都儿"、"把都儿"、"八都鲁"①之记载,此乃巴图鲁之同名异译。在蒙语中大部分作为人名。如《元史》中有《拔都儿》传②、《答失八都鲁》传等等。再有《杭忽思》传…  相似文献   

14.
双山 《满族研究》2012,(1):97-98
满语书面语lorin的词义为"骡子",该词主要出现在清代编纂的《御制增订清文鉴》、《五体清文鉴》等辞书和现代满-通古斯语族个别语言材料里,但在清代第一部大型满汉对照词典《大清全书》和明代四夷馆在永乐年间编的《华夷译语》中的《女真馆杂字、来文》(简称《女真译语》)以及我国境内满通古斯语族多数语言口语材料中都未找到。由此可见,该词很可能为一个古老的词语。  相似文献   

15.
那乃族略考     
那乃族与赫哲族属同一民族。在清文献中,赫哲史称黑津、黑斤、黑哲、赫金、赫津,赫哲诸族包括赫哲、乌德盖、乌尔奇、奥罗克、奥罗奇5个民族,他们在语言上同属一支语支,可称为通古斯一满语族东语支。这一民族分布地域很广,南自长白山,北至鞑靼海峡,东极日本海。由于古时这一地域气候寒冷、交通阻塞,野兽出没频繁,人们与外界往来隔绝,形成了一个个小的部落。由于他们语言大体相同,只是方言土语略有差异,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家族。长期以来,他们就居住在三江平原一带,地地道道是我国东北的土著居民。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已生活了几千年至上万年的历史,只是到了近200年以来,由于沙俄帝国主义的入侵,  相似文献   

16.
后贝加尔地区很古以来就是阿尔泰语(包括突厥语、蒙古语、通古斯满语)民族及其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重要地域。特别是公元1千纪期间,这一地区的居民文化同中央亚细亚地区和黑龙江沿岸地区的古代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涉及到许多中世纪民族及其文化的起源问题。尤其是东后贝加尔地区,那里交织着许多阿尔泰语民族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7.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到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的土族文字。 在土族语言内部划分为互助和民和两大方言,同仁保安、五屯上下庄、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土族语划归保安语同仁方言。 对土语的调查研究基本始于19世纪80年代,如俄国伊尔茨博物院副院长坡塔宁(G.N.PoTanin)于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诸多小语言将逐渐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正逐渐加快。本文描述了加拿大西北部地区属于印第安语系阿塔帕斯坎语族的三种小语言和中国东北部地区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三种小语言的使用情况,提出这六种语言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同时阐述加拿大西北地区在语言保持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相"从雅达家族到完颜家族,先收买之后又为之争战,意味着国相权力的重要。国相具有巫者的职能,是征伐战争不可缺少的组织者和鼓动者。国相来自北方民族,女真语为"斡·兀迷·儿",与突厥语族的乌麦崇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戢炳惠 《满族研究》2012,(3):128-131
科里亚克人(коряги)属古亚洲族,是俄罗斯堪察加地区的土著居民,与通古斯族长期紧邻而居,是研究通古斯族的民族交往,文化传播的首要对象.科里亚克语与楚科奇语、伊杰里门语同属古亚细亚语族.据2002年全俄人口普查,其人口数为8743人.[1]目前中国学界对该民族知之甚少,研究工作远远不足.本文通过译介俄罗斯学者关于科里亚克人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中国民族学研究有所帮助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