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和的进步     
朱正 《炎黄春秋》2007,(5):76-76
袁世凯称帝失败死去之后,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今后怎么办呢?积极参与反袁斗争的梁启超发表了一个原则性的意见。1916年9月30日他在南京军警政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张作霖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典礼上致辞。由于张作霖不擅演说,参谋们便拟好一篇讲稿,请他背熟了去讲。  相似文献   

3.
论德皇威廉二世在义和团时期的对华政策姜德昌周小粒德皇威廉二世在我国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对华政策,集中体现在1900年7月27日他在不来梅检阅派往中国的德国陆军时发表的演说里。在这篇演说中,他自比匈奴王阿提拉,因此历史上称之为“匈奴演说”。现择译如下:“新...  相似文献   

4.
香港行政长官选举进入如火如茶的阶段,两大热门候选^、——梁振英及唐英年已先后举办参选造势大会,发表了参选宣言。究竟怎样的参选演说才是好演说?有哪些元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两篇颇有口碑的美国总统演说谈起。首先是奥巴马于2007年2月10日宣布角逐美国总统时的参选宣言。他回忆起20年前来到芝加哥,政治事业起步时的经历。他说,当时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前路茫茫,全赖教会给他一份社区组织者的工作。他凭借一个单纯却有力的信念来激励自己——能够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献上一分力。  相似文献   

5.
香港行政长官选举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两大热门候选人——梁振英及唐英年已先后举办参选造势大会,发表了参选宣言。究竟怎样的参选演说才是好演说?有哪些元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两篇颇有口碑的美国总统演说谈起。首先是奥巴马于2007年2月10日宣布角逐美国总统时的参选宣言。他回忆起20年前来到芝加哥,政治事业起步时的经历。他说,当时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前路茫茫,全赖教会给他  相似文献   

6.
正民国元年(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后,进行了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对福建的考察访问。孙中山在福州的足迹和演说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本文运用政府文件、报刊、历史回忆录等文献资料,考析孙中山访闽的动因、行程安排等,并认为,"孙中山三访福州"一说,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7.
《双清文集》上卷有一篇题为《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广东农民代表大会开幕式的演说》,时间标明为1925年5月1日。但细看内容,就会发现“题不对文”。这篇演说并未提及召开工农两大会的事,倒是一再说到“现在我们已有此工农联欢会之盛会”、这次“工农联欢会是有很大意义的”。显然,这不是廖仲恺在工农两大  相似文献   

8.
《百年潮》1998,(5)
1903年2月至10月,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逛了一趟美国。这一逛不打紧,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就暗中向往共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向往共和之情更常常溢于言表。但是,他一到美国这个他不久前歌颂过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却大大失望了。在美国,梁启超见到了城市的壮丽,工农业的繁盛,见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出现的“怪物”  相似文献   

9.
文史摘     
《贵阳文史》2008,(1):94-95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梁启超是中国民族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开拓者。他首先提出了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概念,并在1900-1923年间,不断研究、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学术观点,使之更加符合中国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形成了公认的中国民族史学科,从而丰富了中国史学的内容,同时也显示出粱启超的史学研究是以民族史为中心的。在历史研究应该以民族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梁启超的中国历史时代划分也突出了这一精神,他认为,中国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三个时代。  相似文献   

10.
“筹安会”出笼后不数日,梁启超为了反击帝制复辟逆流,写作了一篇脍炙人口、令人拍案叫绝的鸿文,这就是传颂一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目前,学术界对这篇影响深远的名文大体上有三种认识:一曰它根本没有反对袁称帝,相反,它是梁启超对袁的刻骨镂心的忠谏之书。梁启超也不是什么反帝制派,而是货真价实的、有条件的倡导袁世凯称帝的新帝制派。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他一生涉猎甚广,尤为突出的是他在报刊业和学术、思想文化方面。 《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02年2月8日,继《清议报》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编辑和发行人署名冯紫珊,实由梁启超负责。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也大都出于梁启超之手。《新民丛报》为辛亥革命前维新派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纪念碑是一座直矗向天的方尖碑,隔着水平如镜野鸭嬉游的倒映池和白色的林肯纪念堂遥遥相望。正方形的林肯纪念堂正中是高大的林肯坐像,两侧的大理石墙壁上用金色镌刻着他于内战时发表的盖茨堡演说。正是在这篇著名的演说中,林肯提出了“民享,民有,民治”政府的概念。有许多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听老师介绍先贤们的事迹。被称为美国之父的乔治·华盛顿和防止了美国分裂并宣布了黑奴解放宣言的亚伯拉罕·林肯,正如他们的纪念物在首都的位置一样,在美国历史上享有永不磨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1]是日本实业家荻野万之助于1903年在美国游学期间访问梁启超的过程记录,其情形经过与史实相符,是真实可信的。有关梁启超的在美活动除了梁启超本人的《新大陆游记》和当时美国报社的报道之外,荻野的此篇访问记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5日至8日在广东江门举行。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数十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学术会议主要讨论了梁启超与启蒙思想的问题。交会议的论文二十多篇,涉及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5.
伊芙琳·莎卡基达·罗斯基(EvelynSakakidaRawski)教授,在其最近的主席演说《再现清代》中,抨击了“汉化”的论点。这一论点最初是我在1967年一篇题为“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的论文中提出的。罗教授曾坦白承认,她的这篇论文是建立在广泛搜集“最近的第二手资料”基础上的。其文主张“新的学术研究的一个显著成果,就是抛弃了汉化论和汉族中心论,而赞成这样一种帝国缔造的模式,它强调汉族帝国与内陆亚洲非议民族之间文化联系的重要性。”这里,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罗教授错误地以为我1967年的那篇论文是亚洲研究学会的主席演说,…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中,梁启超较早地认识了开办铁路的重要性。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此间他先后发表了很多直接论述中国铁路的章,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鲜有论及,本认为梁启超铁路利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不乏珍贵之处。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研究的新成果──简评耿云志、崔志海著《梁启超》朱文华梁启超无疑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至于他的思想言论,更是广泛地施影响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各个领域。由此可以说,一部近代中国史和中...  相似文献   

18.
清帝退位前夕梁启超与袁世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研究室 1978年 12月编辑出版的《历史与文物资料》第一期载有署名“丁力”的《梁启超复杨度的亲笔信》一文。丁力认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封未署名的信是梁启超于辛亥十月初六日 (1911年 11月 2 6日 )写给杨度的。但是根据何在 ?丁文并没有说清楚。这封信亦为《梁启超年谱长编》一书收录 ,但该书编者把此信说成是梁启超写给罗瘿公的 ① 。事实上 ,这封信是梁启超写给潘若海的。潘若海 ,名博 ,字若海。清末预备立宪期间 ,他是梁启超联络清廷权贵、谋开党禁的重要人物。袁世凯内阁成立后 ,梁仍要他担任和袁世凯联络之责…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晚年很少过问政治,他在埋头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时常外出讲学。在1921年底到1923年初,他曾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巡回讲学,足迹踏遍天津、北京、济南、南京、武汉等地。其中,光在南京他就讲学达二个多月,为南京增添了许多绚丽的光彩。梁启超之所以能来南...  相似文献   

20.
敝人研究梁启超有多年,深体梁启超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在民国史上像他如此多方面发展与影响力之大者并不多见,尤其是平均每天二千言的著作,就足以令人惊叹其元气淋漓的生命力。然而,梁启超精力旺盛,思想“流质易变”(师康有为语),以(饮冰室全集)即可窥见,想了解他并不容易,因此对他的评价似乎仍难以定论。本文不拟论判其人是非功过,因为自忖学问不足,时日也未成熟,只就新近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室阅读有一、二百封梁启超写给挚友的书信(有九成以上是写给蹇季常),仔细拜读,细览军思,使吾人对梁启超的认识,也更加地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