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勇 《华夏地理》2006,(12):114-121
楚玛尔河在长江三源中纵观各项地理数据指标都排在最后的位置,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是一块没有经过系统考察与研究的空白源区。在这样一个季节,要完成这样一个行动,我心里非常清楚,麻烦和危险会随时出现,甚至会陷入绝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楚玛尔河是长江三源考察的最后一段,在“三源”中长度最短、水系最单调,可以参考的数据也最少、最不受关注。考察队原本预计那会是一段比较轻松的旅程,结果大出所料。他们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中经历了一系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险象环生的考验后,能够顺利走出可可西里,完成长江三源这最后一程的考察吗?  相似文献   

3.
《华夏地理》2006,(12):98-113
楚玛尔河是长江三源考察的最后一段,在“三源”中长度最短、水系最单调,可以参考的数据也最少、最不受关注。考察队原本预计那会是一段比较轻松的旅程,结果大出所料。他们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中经历了一系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险象环生的考验后,能够顺利走出可可西里,完成长江三源这最后一程的考察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11月10日下午,“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会”于时尚大厦正式举行,现场公布的考察结果引起与会专家和媒体的极大兴趣与重视。长江三源的沱沱河一直被地理学界视为长江正源。它是迄今为止,中国科考人员唯一没有对它进行一次全程漂流考察的水域。杨勇作为  相似文献   

5.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3,(22):22-22
我们现在正在搞城镇化,最近几十年来也在不断地用城市的扩展在侵吞乡村的土地,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作家,对这样一种现状自然感到非常困惑。我是一个经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经历过饥饿,深深地知道粮食对人的重要性。所以我总有一种担忧,担忧有一天突然没有粮食了,那个时候中国人会怎么办?——莫言  相似文献   

6.
<正>在郭沫若的人生行旅中,无论是作为诗人、历史学家、翻译家,还是作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都包涵了一个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郭沫若是怎样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我们可以从他过往的三段人生经历中考察这一问题。一1924年8月,郭沫若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斩钉截铁地宣称:“我现在成了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了!”“我把我从前深带个人主义色彩的想念全盘改变了。”“或许我的诗是从此死了,但这是没有法子的,我希望它早些死灭吧。”((1))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和兄弟们喝酒,突然想起少了一个人,他要是有墓碑的话,我会想,他就在那里,我应该去和他说说话,那么这就会成为我一生的阴影。我们藏族没有墓碑,天葬或者火葬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也许这样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自己知道我是怎么样的,我老婆知道我是怎么样的,就可以了。其他人,重要吗?真的不重要。如果你为了别人的想法或者看法去生活,你永远没有乐趣。善良和朴实是我性格中的长江、黄河,是主流。其他那些尖锐的部分,只不过是分支而已。当我们的交流进行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我会给你总结出这样两个词,但是当你把这两个词拿到公众面前的时候,大家就会产生误解了。  相似文献   

9.
李景贤 《百年潮》2009,(6):26-29
2008年4月4日,我国外事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吴学谦同志,走完了87年光辉的人生历程。我没有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但有过一小段跟随他在新疆考察调研的经历。吴学谦同志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虽身居高位,但坚决反对搞特殊化,甘当一个普通百姓,是我们晚辈为人处事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过去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鲁迅活到1957年,会不会被打成右派?”对此我只是一笑了之,从来没有深思过。近读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正三年前的秋天,我和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一起踏入了一个陌生的校园,在这里,我们开始了人生一段新的旅途。"这就是三初?好大啊!""听说有三个校区?有空一定去转转!"……耳边传来各种叽叽喳喳声。跨区入学的我在这里没有什么熟人可交流,默默地转身,向教室走去。之后,便是同小学入学一样的情景,只不过多了一个军训。正是这军训,开始将我们融入第三初级中学,将36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联系在了一起。记得在军训场  相似文献   

12.
<正>源起:一通不经意的电话2020年8月20日,在外调查的我接到我院孙波院长电话,他告诉我有群众在沂水县跋山水库发现了动物化石,是被水冲出来的,让我过去查看,有没有可能有旧石器时代的东西。当时我正在高密负责一个配合基建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接到这个消息,说实话心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自2010年在山东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十余年,经常会收到这样的信息。如某某地点、  相似文献   

13.
正春天来了,妈妈给了我几粒凤仙花的种子,要我自己把它种起来,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找来一个花盆,妈妈说,这是一件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太深了它出不来,太浅了怕它水分不够。我想了想,种了3粒种子,中间一粒不深不浅,其他两粒一个较深,一个较浅些。这样,总有一颗会长出来的。我天天去看它发芽没有,它却一直没有动静,我有点担心它会不会是三颗煮过的种  相似文献   

14.
奔赴远方我的家在湖北省汉阳县蔡甸,在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边。我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生活。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又是小脚,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非常贫穷。我常常问母亲,我的父亲到哪里去了,她只是暗自垂泪。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父亲陈昌浩当时参加了革命,是红军中的一个高级指挥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民党到处搜捕我们。当时在家乡实在危险,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母亲带着我的哥哥和我,躲在武汉一个亲戚家。1937年的一天,我父亲突然出现了,那一年我9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父亲。当时我呆呆地看着他,觉得很陌生,没有多…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世纪50年代,加拿大商人约翰到香港订购一批塑料花。他接连考察了几家工厂,都不满意。最后有个朋友向他推荐了长江塑料厂。约翰与这家工厂的年轻厂长谈得很投机,当即提出订购意向。约翰对厂长说:"我要的量很大,你得有大公司做担保,签约前我还得去你工厂看看。"厂长为难了。工厂刚起步,厂房和设备都是租来的,哪有公司愿意担保。手下建议说:"我们花钱租个大厂房、借点好设备,面子做足,没准也能拿下订单。"厂长一口回绝了。这天,约翰到工厂考察后,要求立即签约。厂长尴尬地说:"我还没找到大公司做担保。"约翰笑了:"像你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一般意义上讲,地处华中的一座民宅,实在称不上是隐秘之地,但那趟游历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想起那个宫殿般的四合院,总有一种难以说清的神秘感笼罩在我心头。 为什么会这样?说不清楚,我想,是那种进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宫般的感觉使我感到:也许触摸到了一点那种美--那种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被我一直忽视的美,一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美。 多年以来吸引我目光的一直是西部,是一些遥远的地方,喜欢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徒步长江、徒步汉江、在冰原雪山探寻大江源头、漂流雅鲁藏布江之类……刺激、新奇,颇能满足我那时年轻的好奇心。现在,我感到,那种地理上的遥远,对我是一种隐秘,能吸引我;岁月年轮下,身边高家花屋这样的东西,也有一种隐秘,这些,也开始打动我了。  相似文献   

17.
《华夏地理》2006,(12):26-26
11月10日下午,“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会”于时尚大厦正式举行,现场公式的考察结果引起与会专家和媒体的极大兴趣与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哲学家拿一个苹果给同学们看,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么?有的学生说闻到了。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拿着苹果转了转,一个学生说没闻到,一个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另一个说我感冒了。最后哲学家把苹果给大家传看,才知道是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这本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极普通的教学环节,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得到的结果却截然不同。难道我们现在的学生见识少、思维不活跃、怕教师、没有胆量阐述自己的正  相似文献   

19.
南源当曲的考察在今年7月底刚刚结束,由杨勇带队的长江三源考察从便踏上了新的征程,等待他们的是位于雪域高原的沱沱河源区,那里冰川耸立、湖沼遍布、空气稀薄,又时逢雨季,前方的路途无疑将愈加艰险。  相似文献   

20.
我在珞珈山较长住的时间有三段,一是1931~1937年武大新创时期,一是1948~1949年在武大任教时期,最后是1951~1952年因病全休回父母家疗养时期。三段中,时间最长也最难忘的当是第一段。虽然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知事甚少,而且时过多年,知道的也大都忘却,但一个孩子头脑中留下的某些印象,却异常鲜明地镌刻在记忆中。我想尝试着把它写下来,不知是否可以再现当时风物的一斑。上山之前1929年,新创办的武汉大学的第一批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