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念孙(1744—1832),江苏高邮人,清代杰出的经学家,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许是因为他的《广雅疏证》早已誉满天下,或者是因为他弹劾清代第一贪和珅而名闻遐迩,所以,对王念孙赔偿巨额公款的事,却并没有引起后人足够的重视,知道的人也就不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2.
王氏父子治学特点别具一格:一在于其思想观念上的“通”,不拘泥于汉儒师说,不束缚于前贤定论,不局限于文字形体,实事求是,无征不信。二在于其知识运用上的“博”,即博采经、史,旁通诸子百家,这是知识的广博;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各种手段,对古书字词加以校勘训释,乃至一字之证,博及万卷,这是手段的多样,两者使得王氏父子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别人高出一筹。三是其研究方法上擅长于“音”,即比同时人和先贤更多地更科学地运用音韵学理论和方法于校勘学、训诂学事业,广泛采取“声训”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与优势。  相似文献   

3.
任继昉 《文献》2002,(1):248-250
清代的训诂学大师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与其子王引之以小学闻名天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把原本准备用来疏证《尔雅》和《说文》的资料全部用来疏证《广雅》,历时九年,终于完成《广雅疏证》一书(其中卷十为王引之所写),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国小学史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研究与当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时仪 《古籍研究》2000,(3):51-56,118
周光庆先生《二十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一文说:“20世纪即将过去。我们回顾20世纪中国训诂学的历程,既为它的巨大创获而欢欣。也为它的重要失落而惋惜。最近几年来,训诂学的局面是有些冷清了,以至连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也难以引起坦诚而热烈的讨  相似文献   

5.
正一“通古今之变”思想的久远生命力每当讲到西汉时期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不朽名著《史记》,中国学者都会有双倍的自豪。司马迁全面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演化史,其内容之丰富详实,结构体例之严密精当,人物形象之生动饱满,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因而令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又一份令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的是,司马迁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固:《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5页)的精警语句,高度概括其对著述目标的自觉追求,画龙点睛,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7.
《训诂学初稿》是一部影响广泛、深受欢迎的训诂学教材,但书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今就其中所存在的有关标点、文字、训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来商讨之,以期对该书的进一步完善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训诂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萌芽时期,可以一直上溯到先秦.到了汉代,便已是一门内容丰富、方法齐备、硕果累累的专门学问了.说它年轻,是因为把“训诂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毕竟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而训诂学获得长足的发展,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这十几年间.从1980年陆宗达先生的《训诂简论》出版至今,已有10多部训诂专著问世,可见政治气候的好坏,对训诂学研究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训诂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李亚明训诂以解释、传达语义为主要任务。它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萌于先秦,兴于两汉;魏晋起为所有古籍阐释服务;唐代趋于保守;宋代疑古改经,自求本解;清代远绍汉学,鼎盛一时。如果说训诂是一种实践,那么训诂学就是一门从先代各种训释...  相似文献   

10.
试论阮元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清代著名学者阮元以其在训诂学上的杰出成就,足以跻身于清代一流训诂学家之列而无愧色。他找到了异字同义以及声近语同的根源。他将研究训诂之学与探求古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文字古义作为考定古代文化的一个依据。他还将训诂学运用于历史考证方面。此外,他主持编刻的《经籍诂》、《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皇清经解》等大型书籍,为训诂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让我们想到了今天的应试教育,只重考分,忽视应用,于是造就出不少高分低能儿。而这应试教育的弊根,原来就在孔老先生那里啊。  相似文献   

12.
训诂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学科,乃是从20世纪前期开始的。关于学科名称定义的讨论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学科研究的发轫阶段,以及70年代末直至今天的学术锐进和日趋兴盛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主要有“字义学”、“语义学”、“解释学”和“语义学加解释学”等几派观点。通过分析各派具有代表性的21家研究者的观点。可以发现,“训诂/学即解释学(注释学)”的观点较为科学,其中尤以冯浩菲先生的定义最为完备、科学。  相似文献   

13.
日本学者在汉语训诂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不少方面甚至超过了中国学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本文结合作者在日本大学中文专业任教三年的体会,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中日学术交流对汉语训诂学研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开平碉楼的杰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符合世界遗产委员会所制订的六项全球突出普遍价值中最少一项的评定标准。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是指该遗产在文化或自然景观的价值能跨越国界领域,对现今及将来的人类,有公认的重要价值,永久保护该文化遗产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曾俊伟 《炎黄春秋》2003,(11):37-41
冀朝鼎同志(1903—1963),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际活动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生前长时期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内外从事地下工作,深受周总理的信任。我在冀朝鼎同志创建和领导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工作中,多次领受朝鼎同志的教导,深感受益匪浅,至今铭记不忘。今年是冀朝鼎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特著此文,以缅怀先贤,勖励后昆,聊表敬仰之情。清华学运的先驱冀朝鼎山西汾阳县人,13岁时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21岁卒业后即赴美留学。他在清华园整整度过了八个年轻的春秋。…  相似文献   

16.
回回民族的杰出史学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寿彝同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中国史学史专家,同时又是杰出的回族史学家,回族史研究是他的中国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不是专门研究中国历史的,对于白寿彝同志的中国通史与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没有发言权。但是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在延安曾参加党对回回民族问题的研究,而我分工研究的是关于回回民族的来源与历史部分。在这方面,白寿彝同志和我研究的问题有共同性,所走的道路有共同性,因此,我想从这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想。白寿彝同志的民族成分是回族,他从小就热爱本民族,关心本民族的历史与发展前途,二十四岁时就发表了研究回族历史的论文,这是非常可贵的政治品质。过去在“左倾”思想  相似文献   

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1):F003-F003
2001年10月16日,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在四川大学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了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研究了本届理事会的工作,确定了2002年学术年会事宜。会议认为,第五届理事会期间,在全体会员的支持下,学会开展了积极而有影响的学术活动,推动了训诂学的深入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学术  相似文献   

18.
杰出的地理学家范成大方健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向以文学名世,有南宋四大家之称,其田园诗尤为世所传诵。作为政治家的范成大,以往对他的评价似尚有欠公允:认为体弱多病,无大作为。这种误解,可能产生于因其《石湖大全集》...  相似文献   

19.
祖逖,生于公元265年,字土雅,范阳遒县人(今河北涞水县)。出身于世族地主家庭,并且其先人曾累世为二千石吏,但他与一般的纨裤子弟不同。青年时代的祖逖,目睹西晋政权的腐朽,致使北方大乱。人民呻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种救国济民的思想在他的心灵中开始萌芽.根据《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青年时代“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是以重之”.他曾和“刘琨俱为司州主薄,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青年时代的祖逖之所以如此发愤健身习武,正表现出他早有立志报国的伟大抱负.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一部描述一位犹太籍医生在战时中国传奇经历的电影《罗生特大夫》唤起了我们对那段动荡历史的记忆。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的主人公罗生特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国内战,后因纳粹逼迫而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并迅速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