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沁水,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依偎在古老黄河之臂弯,栖息于巍巍太行之怀抱,因沁河贯穿南北而得名。古为端氏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韩,汉别置沁水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县,移县治于今址,距今已有1417年的历史。2014年10月20日,在民政部第18次"千年古县"专家评定会上,沁水县顺利通过评审,被确认为"千年古县",成为山西省继安泽、长子、襄垣和交城之后,第五个被命名"千年古县"的县城。而体现沁水千年古县的史前文化、虞舜文化、遗产文化、古堡文化、名人文化、煤都文化更具有沁水文化特质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2.
纪文清 《神州》2013,(13):16-16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传承,源远流长。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运转,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人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港台文化、海外文化与大陆文化的渗透与辉映,把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艺术多元的时代,古老而传统的戏曲艺术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史学的最后20年,最热门的一脉大约要数文化史。从1984年始,文化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势态崛起,短短几年间,有关文化与文化史的丛书、专著、译著蓬勃出版,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地区性的文化研讨会、文化沙龙、文化书院联翩而起,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文化与人生、文化与科学、文化与艺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理论问题以及区域文化、社区文化、雅文化、俗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青年文化、妇女文化等范畴在空前广泛的范围内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对象,由此形成一股异常强劲的“文化热”。由于所有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钱塘江下游的杭嘉湖地区、宁绍平原存在着三个先后有继承关系的史前文化,即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诸文化。为行文方便,在此简称为马家浜诸文化,其时间距今约为7000年至4000年左右。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内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在墓葬方面,除了墓地规模、随葬品种类、数量发生了变化以外,尸骨头向、仰俯等亦发生了令人深思的变化:从马家浜文化的俯身直肢、头北足南演化成崧泽文化早期的仰身直肢、头北足南,中晚期和良诸文化的仰身直肢、头南足北。丧葬制度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陈恩林 《史学集刊》2004,(2):111-112
邵汉明同志主编的《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一书 ,于 2 0 0 3年 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用力勤勉、气势不凡 ,对推动新世纪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0世纪最后二十年 ,中国文化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新世纪之初 ,回顾总结这二十年来中国文化研究的成果 ,理清研究中出现的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与学术流派 ,评判它们的长短得失 ,并对中国文化研究提出建设性和前瞻性的看法 ,是十分必要的。邵汉明主编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裴李岗文化是分布于河洛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依据豫中地区6处该类文化的典型遗址的材料,可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六段,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依据对已发表的不同遗址14C测年数据的分析,把裴李岗文化的绝对年代大体推定在距今8500年~7000年。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11月18日,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江南运河文化"高层论坛在无锡举行。活动深度探讨了江南运河文化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中华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形象、文化人才等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传播、互动,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等,为挖掘和传承大运河历史文化,弘扬和践行江南文化,以及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撰史修志10年硕果累累———云南省文化厅表彰全省文化史志工作者□高登智1997年3月底云南省文化厅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文化史志工作表彰会”,同时,厅史志办公室举办了“云南省文化史志工作成果展览”。80多名云南各地、州、市、县及省级文化系统各单位文化史志...  相似文献   

9.
浅析北朝墓葬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几个朝代自公元三八六年北魏建国,至公元五八一年隋统一全国止,其间经历了近二百年。两个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北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典章制度,文化习俗,由于该时期的民族融合及政权交替的频繁而呈现出独特的风格,这种独特风格表现为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与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并深深地影响了隋以后统一局面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汉唐两大统一阶段的过渡时期,是连接两大统一阶段的文化的桥梁。如果说三国两晋的文化多在承前的话,那么北朝文化则多在启后。因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21,(4)
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们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们可能是从以牙璋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分布区的中原核心地区传播出来的,在走马岭遗址的埋藏年代在公元前1530年之后至商末之前的商时期。走马岭牙璋等玉器的发现,显示福建沿海地区与二里头文化相同的遗存应是通过福建西北部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并且可能是商汤灭夏之后的夏遗民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1.
在考古学上。齐家文化通常是指黄河上游以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和宁夏部分地区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宁夏南部、陕西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齐家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1700年之间。距今已有3500到4200年的历史。1924年,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唐山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文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唐山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考古工作,是在解放后开始的。早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惟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北省文化局就曾在迁安爪村(5801)地点进行了发掘。(但肯定其地点性质是70年代)。1986年以后,又在迁安爪村发现了其它两处石器地点及滦县东灰山,玉田孟家泉等石器地点。1990年、1991年进行了两次专项的旧石器文化的考古调查工作,截止到现在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8处。初步形成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序列。众多的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唐山地区历史悠久,至少在四、五万年以前,远古人类就开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同时,唐山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能够在今天初具轮廓,也说明唐山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考古工作,正在步入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华民族上干年绚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藏民族文化始终熠熠生辉。而有着"藏文化百科全书"之称的唐卡是人们了解源远流长的藏文化的一个窗口,其题材涉及宗教、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传说、世俗生活、建筑、医学、天文、历算等领域。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的推动下,组织中国九位唐卡大师和一位颜料大师,丹巴绕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16,(7)
正根据2012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关于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的决定及2016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要点,报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于2016年9月在成都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此次论坛内容:(一)党史文化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含党史文化基本理论问题);(二)党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三)党史文化与长征文化;(四)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6月27-29日,由江苏省吴文化学会、苏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交融与碰撞: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吴文化学会年会"在苏州博物馆举行。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研究员,江苏省吴文化学会理事长王奇志研究员,南京博物院邹厚本研究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研究员先后致辞。邹厚本先生在致辞中对吴文化学会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吴文化学会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16.
文化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国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些年的研究内容侧重于讨论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文化地理学基础理论或概论类著作,已出版的有《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王星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文化地理学导论》(王恩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等。全面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地理的鸿篇巨著,一直在人们的企盼之中。  相似文献   

17.
1977年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面向海洋的东南部地区和面向亚洲大陆腹地的西北部地区的两大文化体系问题.其后,有人把中国原始时代的文化分为西北原始文化、东南原始文化以及北方沙漠草原和高寒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三大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的开始形成,以现有的考古资料分析,至少在距今七、八千年,或更早一些.  相似文献   

18.
盛起新 《南方文物》2012,(2):98-116,81
一、前言 崧泽文化的分布以环太湖为中心,自1957年在湖州邱城遗址发掘出中层的9座墓葬①,以及1958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②的发掘后,学术界便开始一连串对崧泽文化的认识与研究. 在研究的初期阶段,崧泽文化或被归入马家浜文化,或是划入良渚文化的范畴③,直至1979年汪遵国先生发表《太湖地区原始文化的分析》,和黄宣佩先生在《关于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文中,才正式提出”崧泽文化”的命名④.根据碳十四年代测定和文化的比较分析,崧泽文化的起迄年代约在距今6000—5300年,其间经历了700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我们在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王湾三期文化的房址、灰坑、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了比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为研究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国外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2):107-109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公约国际会议在挪威召开3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2003年和2005年公约国际会议在挪威卑尔根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协同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利用自然和文化遗产"会议旨在探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公约,其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两者的协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会上指出文化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驱动力,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公约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