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一三"淞沪抗战已经70周年了,那时我还年幼,但因当时父亲身处淞沪战场,所以对许多事还有很深的印象。我父亲彭戢光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当时我已知道父亲在上海参加对日抗战,报纸上不断传来他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中共中央高层工作长达50多年,没有人可以计算清楚他参与起草、修改的重要文献和文章到底有多少。这些文献,不仅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已成为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经典文献。他就是被邓小平称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胡乔木。胡乔木是如何成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  相似文献   

3.
正燕京大学是美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一所著名综合大学,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是该校首任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了北平,高校纷纷南迁,而燕京大学一度以独特的"孤岛"方式保留下来。燕京大学的外籍教师居多,他们中的斯诺、林迈可、班威廉、夏仁德、赖朴吾等人,利用外籍教师的特殊身份,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中斯诺、赖朴吾的骨灰就安葬在未名湖畔,长眠于他们魂牵梦绕的"燕园"。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援华航空志愿队,国人比较熟悉的是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 其实早在“飞虎队”来华之前,苏联航空志愿队就参加了中国抗战.“飞虎队”大本营、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地芷江,就驻扎过一个航空大队.苏联航空志愿队的贡献与“飞虎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背后那段熠熠生辉的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平心静论“八一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数年来有关"八一三淞沪战役"起因问题所缺重点史料的发掘,欲彻底搞清楚那份至关重要的"8·20"中方最高统帅部发布的作战令的真伪问题,以及它对"八一三淞沪战役"起因评价的影响,并针对种种的不同观点,进行深入的再探讨,并以心平气和及尽量客观公正的观点与态度,对"八一三淞沪战役"的起因问题作出新的评价.即"八一三战役"引敌南下"改变日军侵华路线是中方战略意图,但它只是一种在战前设想的并被后来战争实际所证明是正确的战略意识,而不是一份曾经公布过的作战方案.  相似文献   

6.
“东北抗战第一人”黄显声红莺1931年9月18日夜晚10时20分,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军突然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铁路,接着炮轰东北军第六旅营房“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的黄显声虽然早已得到由张学良将军...  相似文献   

7.
傍晚6点半,拉萨北京中路的“红树林”网吧二楼,旦增达娃、扎西平措和索郎尼玛走进房间。巨大房间里散乱地摆着吉他、六弦琴和架子鼓。这就是西藏第一支摇滚乐队“天杵”的排练场地。  相似文献   

8.
“八一三”淞沪战役是抗战初期一次著名的反击日本侵略之役,历时三月余,中日双方投入了主要兵力,使中日战争的主战场从华北移向华中,其结果直接影响了抗战全局。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一九三六年二月组成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主要发动全民抗战,开展各种救亡活动。而“民先”贵阳地方队部成立于一九三八年四月。贵阳地方队部在一九三八年四月至七月的短短三个月中,在贵阳开展了形式我样的抗日救亡活动。这些活动受到贵阳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却引起了国民党贵州省党部内以陈惕庐为首的特务分子的仇视,加紧了镇压贵阳“民先”队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陈光荣 《纵横》2009,(8):28-31
1952年8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消息: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四方铁路工厂职工,为庆贺“八一”建军节而研制的第一台国产机车“八一”号,于8月1日在四方铁路工厂隆重举行落成典礼大会。新中国研制的第一台“八一”号解放型蒸汽机车(编号 2102),具有独特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弹指一挥间,转眼57年过去了。当年,这台由四方铁路工厂研制的首个“第一”,从设计到试制再到安装试运成功,是怎样的过程呢?通过解读早已发黄的报纸、资料,走访当年参加试制该车的当事人,那火热的场景又重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1.
罗卫忠 《南方文物》2013,(2):133-136,F0002,F0003
1927年8月1日,在大革命失败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残暴统治的第一枪。这一枪,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唯其如此,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抗日战争时期,中  相似文献   

12.
在"八一"南昌起义81周年来临之际,我有幸采访到了参加南昌起义极少数健在者之一的百岁老人彭猗兰。彭老1908年生于安徽芜湖,1925年进入广州中山大学学习,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彭老担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教导员。后随林伯渠至南昌,参加了"八一"起义。之后随起义部队领导同志转战广东,经香港、去上海、西安等地继续开展革命工作。解放后任国务院干部,现已离休。彭老虽年逾百岁,但依然体格硬朗、精神矍铄。彭老讲述了她在"八一"南昌起义前后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3.
1937年,侵华日军悍然挑起“七七”芦沟桥战事,华北大地上燃起熊熊战火,我国军民奋起反击侵略。国难当头,国共两党迅速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共抗强敌。短短一个月里,已在华北战场攻城掠地,节节胜利的日军又兵分两路,沿津浦路、京汉路大举南侵。上海这边,早就枕戈待战的日军按捺不住豺狼野心,急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30年代我在京沪沪杭甬铁路局(简称两路路局)任职。抗战开始后,两路路局京锡车务段编组了一趟专门执行特殊任务的列车,处长保荐我当上了头等卧车上的侍者。乘坐这趟专列多是政府高等官员,出行无时,说走就走,说停就停,不论有没有出车任务,侍者都必须在车上或指定的处所待命  相似文献   

15.
1985 年8 月15 日是中国人 字不是3000 字而是30000 字在 新的机构 上海慈善团体联合 , , 。 — ——民抗日战争胜利40 周年在这一 过去我只是笼统地知道赵朴老在 救灾会简称慈联会 使仁 。 , ( “ ”),年的三四月间 人民政协报编 抗战八年中以佛教居士的身份从 济堂这个原来是纯民间的慈善组 ,《 》委会就决定计划举行 抗战一事慈善救灾和救…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新闻界前辈赵超构100周年诞辰。他是笔者的"见面老师",今撰此文,作为一种深切的怀念。凡读过《新民晚报》的人,都知道林放的大名。林放是赵超构的笔名,这位大文豪从事新闻工作50余年。他被誉为"晚报圣手"、"晚报第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之后侵华日军在长达6周时间内屠杀了30万中国同胞,日军的屠城暴行震惊世界。令其意想不到的是,在当年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六合地区活跃着一支抗日救国的新四军队伍和一支由回族阿訇李叔度领导的200多人的回民抗日游击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成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成为南京地区的革命老区。在八年全面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一个小小的竹镇就有132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18.
一·二八淞沪抗战,在传统八年抗战史观下,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次局部抗战。如今抗日史修正为十四年抗战,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在1932年初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还原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9—10日,"第一届抗战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7位学者递交了会议论文,涉及抗战史研究的多个领域。一、根据地与抗战区域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起药品,人们自然会想到“救死扶伤”那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想到古代神农氏为解除民间疾苦冒险尝遍百草的动人传说,还有现代制药行业的先进设备,一丝不苟的消毒环境。看看流传多少代的满脸慈祥、银须飘飘的药王形象,你能不说他是至德至善的化身。 正因为这样,人们于1993年3月 11日从报上得知,河南周口地区破获建国以来最大一起制造、销售假药案时。无不愤怒多于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