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坡乡红毡苗支系的传统宗教信仰具有强化族群与血缘观念的功能,诸多仪式仪节展示出族群历史记忆,区分了族际与寨际边界;在凝聚族群的同时,亦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在传统宗教仪式的神圣氛围中,慰藉心理,确保家庭与族群的吉祥平安,实现社会控制。族群及社区因参与宗教祭祀活动而互助互动,加强了交流协作,在娱神娱人的狂欢中构建族群与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图案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纹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底蕴,还提升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审美价值。本文试图以龙纹为例,呼吁设计界将传统图案更多的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将中国传统图案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作为在一个特定空间产生的艺术样式,在造型上与作家艺术、城市艺术有着不同的风范,体现了百姓的智慧。数千年来,居住在青海的土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共同开发这块土地的同时,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刺绣艺术便是这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20,(8)
正一、金石传拓技艺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且有别于以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日用工艺品的工艺美术。因为它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工艺,且与该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故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传拓技艺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和沿袭下来的一种手工工艺。传拓技艺是用传拓工具将纸、墨覆盖于被拓器物,并将其上的  相似文献   

5.
刘建霞 《沧桑》2014,(6):221-223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多是女性,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她们把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薄薄的纸片上。女性以剪纸艺术作为媒介,积极表达自身,并结出累累硕果。这在中华文明中女性群体集体性失语的大背景下是极其罕见的。农村劳动妇女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修养、经验、阅历、情感、愿望等等,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民间剪纸是中华文明持久性的重要因素,同样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维系着整个民间艺术最本原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6.
赵连赏 《收藏家》2024,(1):22-29
“复衣冠如唐制”是朱元璋制定明代服饰制度时注重的原则之一,但从明代服饰制度的整体内容观察,其制度内容更多遵循的是“远仿周汉,近仿唐宋”原则,同时,参考辽金元三代服饰制度而制定。本文将以明代帝王礼服中冕服和常服所饰图案为例,说明其内容和使用并非均“如唐制”。  相似文献   

7.
洪惠 《风景名胜》2021,(1):0013-0013
文中针对通辽市蒙古族孩子、青少年传统文化掌握能力下降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制定提高通辽市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希望能够对保护和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是祖先们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它必然有着"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传统民居融艺术性、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民俗性等于一体,但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着被腐蚀、被推毁、被消亡的困境,保护传统民居,使其传承下来,使文化和历史不会断层,对于后代子孙,都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需要文化部门牵头,人文知识分子、文化爱好者结成盟军,激起民众对传统文化、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并成为其守护者,使传统民居不仅仅是实体保护与技艺的保存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生态的延续保护,让这项濒临失传的技艺得以留传下来。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的旅游态度和出游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郑群明 《旅游科学》2004,18(2):9-14
作者对湖南省浏阳市、华容县、新宁县和凤凰县四个代表样地的农村居民共1200人(户),进行了闲暇旅游特征调查,详细分析了1077份有效样本。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存在一般特征和地区的差异性。一方面,农村居民出游率不高,在旅游的动机上则表现为出游欲望普遍较高,但出游目的和旅游行为层次仍较低;另一方面,各地旅游特征存在差异,旅游认知和出游程度与当地旅游开发程度和经济水平成一定的正相关。文章最后对深入培育农村旅游市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占伟  叶涛 《民俗研究》2010,95(3):60-65
民俗作为传承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民俗首先必须尊重其内在规律。本文以年节和清明为例,追溯传统节日在中国近代所经历的曲折历程,探求传统节日自身发展的特点,强调在当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尊重传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是民风民俗的展现,更蕴含深刻的文化意韵。目瑙节作为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景颇族集宗教、心理、历史、艺术、伦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的代表。从对景颇族节日文化的探析中可知,节日中的文化是多元表达的。  相似文献   

12.
杨军辉  李同昇 《人文地理》2015,30(1):143-147
本研究以女性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旅游行为背后的传统社会观念变迁。研究认为,当前女性旅游者具有以下行为特征:①成年女性在旅游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②女性旅游者偏好自然观光旅游资源,且以短途、自助旅游为主;③女性旅游者偏好群体旅游,其旅游带动效应为2.49;④女性旅游者关注旅游地安全与旅游费用,旅游信息来源以互联网和亲朋推荐为主。而女性旅游者行为特征所反映的传统社会观念的传承与变迁则表现为:①传统夫权理念已基本被女性旅游者摒弃,但对于男女平权理念其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仍存在较大差异;②女性旅游者认同群体本位理念,但传统家庭群体本位理念已逐步转向朋友、同事群体本位理念;③女性旅游者认同并践行传统的俭约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美誉的彭粉女(论文中简称彭氏)的剪纸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彭氏的剪纸艺术数量最多,最具艺术魅力的是抓髻娃娃和生命树系列作品,本文主要从她的具体作品入手,分析了彭氏剪纸在构图、空间、造型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单  余家锐 《神州》2012,(20):204-205
服饰是人类日常生活必备物品,具有保暖和遮羞的实用功能,也有着符号象征功能。传统民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识别特征,也带有浓烈了民族宗教、伦理、信仰、历史等文化内涵,苗族服饰便被誉为"穿上身上的史书"。然当传统手工遭遇现代化机械生产后,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印迹也开始陌生化。在此特以文山苗族服饰的演变折射中国传统服饰演化的根本因由,提出日常生活与节日对传统民族服饰的发展和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先福 《满族研究》2016,(3):118-123
有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传说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其中,辽宁省新宾县作为努尔哈赤的故乡和兴兵之地,成为传说讲述传统的汇聚中心.通过对现存的传说文本与代表性传承人查树源的田野调查,可以发现,新宾县努尔哈赤传说有着复杂的叙事传统,地方风物给予了传说形成的物质要素,白先生所代表的满族乌勒本演述与民间鼓书艺人的讲唱传统共同构筑了广义上民间传说播衍的基石.查树源在地方叙事传统中吸收养分,丰富了自身的讲述技艺,成为当代新宾满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人.  相似文献   

16.
刘凤英 《风景名胜》2021,(4):0300-0300,0302
贵州地处于西南内陆,在历史漫漫长河下构建了独具有自身特色的美食文化。贵州美食丰富多彩,拥有巨大潜力,是当下贵州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文化不可或缺、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环。在美食文化大力渗透社会的当下,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探索,寻找一条适合于铜仁地区特色美食之米豆腐的发展道路,并对其在当今情景下的创新与传承方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赵红霞 《风景名胜》2021,(2):0073-0074
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弘扬、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历史悠久,宋文化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封独具特色的文旅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即带有商品属性,其发展亦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尊重和正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属性与现代文化创意潜力,打破"断面式"保护的思维模式,允许并助推其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的自洽性转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商业化,方可实现生产性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和振兴。  相似文献   

20.
朱敏 《丝绸之路》2010,(12):82-84
本文从欣赏和演唱的角度出发,以中西演唱方式、部分中西声乐作品和中西艺术家为例,对比、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从情感表现和歌唱技能来说,有其共通之处;在文化观念、歌唱心理结构和生理器官配合等方面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