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我在翻看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作出重大贡献的《徐霞客游记》时,有幸看到了明末时徐霞客对“太子桥”的记载。在明祟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的四月,徐霞客游历贵阳时,他在十四日从贵阳前往广顺的白云山考察过程中写道:他“出司南门(今次南门)度西溪(今市西河)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桥”。从徐霞客详记的地理方位看,太子桥即今存的太慈桥(老石拱桥),从次南门西南出“五里”便是此桥;“有溪自西谷来”现太慈桥下的小车河是从西流来,“东注入南大溪”小车河就是在今贵阳监狱外向东汇入南明河的。有…  相似文献   

2.
贵州从建省以来就一直被"三无"语句所笼罩着,"天无三日晴"作为"三无"之首也是一直令贵州在外界的眼中留下了一个十分不好的形象。本文将从徐霞客游记着手,分析徐霞客眼中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以及其真实性。徐霞客游记中贵州的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黔游日记一》是他旅游贵州盘江以东的游记,《黔游日记二》则是他旅游贵州西部的游记。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  相似文献   

3.
徐霞客西行黔滇,由于日记散佚不全,其游屐所至,颇多存疑之处。其中主要是戊寅年(1638年)夏季由贵州亦资孔驿到云南广西府城(今泸西县城)的行止不甚了了。丁文江本及一九八○年本《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都因而不能在细图中绘出霞客的这段游历路线,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本文试以《游记》为基本材料,对这个问题加以考证。一戊寅年五月初十至八月初六的日记俱佚失。《游记》的第一个整理者季会明认为:“此册正入滇之始,奇遇胜游,多在其中”“今唯义兴庠友曹骏甫处有之。”但是实际上曹骏甫抄本也  相似文献   

4.
贵州紫江(今开阳县)朱氏家族,原籍江西临江府新喻(今新余)县擢秀乡,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朱敬之、朱顺之兄弟入黔贸易,乃迁居贵州贵阳府开州乖西司永兴场龙井湾后街(今开阳县双流镇街上),后来,朱敬之祖孙三代多葬于江西坡(今双流镇双永村朱家大坡),朱顺之葬于马鞍山(今双流镇大山湖附近)。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本侵略军于桂柳作战之后,侵入贵州独山、荔波、八寨(今丹寨县)、三合(今三都县)等县,前锋进逼都匀姬家桥,造成贵阳危急、重庆震动。十几天后日军就退出黔境。这一事件人称“黔南事变”。它是豫湘桂战役结束后的插曲,也是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大陆攻势的终止。本文拟就日军进攻贵州的战略意图及其迅速败退的原因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青岩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是贵阳通往黔南的要津,始置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为屯田驻军要地,亦称青岩堡。明清之际,这里商贾云集,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盛极一时。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从贵阳步行经花溪到青岩,他在其游记中记述了当时所见到的青岩城貌:"度桥(青岩北门桥)而南,半  相似文献   

7.
朱启钤(1872-1964),原名启伦,字桂辛,晚号蠖公,贵州紫江县(今开阳县)人。原籍江西临江府新喻(今新余)县。清康熙年间,其先祖朱敬之来黔贸易,定居贵州开州永兴场(今开阳县双流镇)。后由于战乱,其祖父朱昕由开州迁居贵阳县学街(今忠烈路),后又迁独狮子街(今醒狮路)。其前三代祖先墓多在  相似文献   

8.
明代,遵义未划入贵州管辖之前,开阳即为贵州北面之边陲,以乌江天险为界,与四川划江而治。今我县马场镇茶山关古渡口的石壁上,尚有两方石刻,一日“蜀水黔山”,一日“黔蜀古分疆”,记其史实。从贵阳西出阳关至修文扎佐入开阳县同知衙(今双流同兴村)开始,一条用石块铺就的道路穿山越岭、蜿蜓起伏,  相似文献   

9.
梧木 《贵阳文史》2006,(1):54-56
文明书院是贵阳最早设立的书院,存在于元、明两朝,历时约257年,在历史上对贵阳文化教育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文明书院的地址在今南明区市府路15号,即市人民政府迁往金阳新区前的所在地。文明书院始建于元朝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由教授何成禄创办。贵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说:“文明书院,在治城内忠烈桥西,即元顺元路儒学故址,皇庆间教授何成禄建。今废。”忠烈桥即现的市府桥,因桥近忠烈宫(今达德学校旧址),明朝称为忠烈桥。顺元路儒学是贵阳最早的学校,始建于元朝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文明书院在顺元路儒…  相似文献   

10.
李峰 《贵阳文史》2014,(1):11-11
正张忞(1851—1925年),原名张铭,字普,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贵州辛亥革命先驱人物之一。其先祖张时通明天启年间曾官任礼部尚书,因忤魏忠贤被贬谪至贵州安平(今平坝县),后移居贵阳而入籍贵筑。时常训诫子孙曰:"勿入宦途,耕读传家。"张氏世代遵训,子孙均以教书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云南大理漾濞的文化史上,徐霞客无疑是一个十分耀眼的重要人物。作为漾濞奇山秀水的千古知音,徐霞客在漾濞所写的游记,历来是当地父老引以为豪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追寻徐霞客这位明朝晚期的伟大旅行家在漾濞的足迹,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一日,时年53岁,已经是第十六次离开家乡出游,而且是其生命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的徐霞客,带着仆人顾行,由今大理市的四十里桥进入漾濞地面。二十四日,他们跨过今太平乡的顺濞河上游,出  相似文献   

12.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布政司,下设八府,而黔东原有卫所仍属湖广,由此造成两省边境府卫交错的局面。此后,因管理不便,历任督抚先后奏请改制,但因朝廷有意以"犬牙相制"的策略控制地方,故终有明一代而未改。清初,随着经营西南的深入,朝廷遂大行地方改制。本文以黎平府与五开卫为中心,叙述明清时期黔楚边境纠纷的基本过程,分析地方行政建置背后所蕴含的诸多复杂因素,以及此过程对日后贵州人文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为统一全国,命傅友德率师30万征讨云南。十五年,建贵州都指挥使司。十七年,征讨云南的明军胜利回师,为防范水西,留重兵驻守贵州境内。在滴澄河(今清镇猫跳河)中游一带,就有驻军万余户。  相似文献   

14.
《贵阳文史》2010,(4):77-77
<正>1907年7月17日贵州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张报纸——《黔报》在贵阳出版发行。背景:当20世纪的大门开启时,贵州、贵阳本地没有报道每日新闻的报纸出版。上海出版的《申报》因路途遥远,辗转寄到贵阳时,对已逾月,新闻已成旧闻。创办一张贵阳出版的报纸,以开发民智,了解天下大事,传播本省本地新闻,成为欧风东渐中贵阳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在周培艺(周素园)积极建议下,贵阳士绅于德楷、唐尔镛等筹集股金8000两银子,在贵阳后新街通志书局成立《黔报》报馆。报纸由周培艺负责编辑,周培棻为发行人。  相似文献   

15.
正战国时庄跃经黔入滇;汉武帝征南粤时先灭且兰,复通滇道;唐太宗时修通南诏、牂牁国的驿道;宋代发展为罗甸(安顺)、自杞(兴义)通往大理的买马路;元朝建由昆明往曲靖、普安、贵州(今贵阳)以达镇远的线路。  相似文献   

16.
诗、志、禅是文学、学术、宗教等观念文化的载体。贵州历代的诗歌、方志和禅学论著,是贵州文化的三大物质形态,在贵州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因而成为贵州文化的三大主流。拙认为贵州文化应分为前黔文化、贵州文化和贵州新文化三阶段。明代建省前,省境分属蜀楚滇粤,少数民族分氐羌、苗瑶、百越、濮四大族系,未形成有合力的地域文化圈,属前黔文化。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省,“然终占籍此邦非彼族所愿”。经一段时间的交流融合,至明中叶,始产生文化上的互相认同意识,形成贵州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一二年三月,唐继尧率滇军入黔,推翻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贵州军政府,是民国初年西南政局中的大变故,引起了全国舆论界的关注。从此滇军入黔便成为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至今仍能引起史学工作者的兴趣。我们认为,要真正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必须弄清如下几个问题:(一)滇军入黔是偶然的历史误会还是早有预谋?(二)滇军假道黔境“北伐”是真意还是别有企图?(三)云南军政府干预黔政、颠覆贵州军政府的真实动机何在?(四)唐  相似文献   

18.
播州之称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郎州易名而来,属黔中道的经制州(正州)。大历五年(770年),泸州僚族(今仡佬族先民)首领罗荣占据播州,开始对播州这块土地实行世袭统治,播州成为唐代"羁靡州"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年),僚族杨氏先祖杨端自四川南部入播州,建立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杨邦宪降元,置播州安抚司,开启了播州的土司统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铿降明,受宣慰使职,播州宣慰司归四川布政使司管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杨应龙为对抗朝廷,大规模重修海龙屯。海龙屯在13世纪成为四川(明代早期属贵州)地区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于1596~1600年集中重建。播州宣慰司辖川、黔、湖广交界要地,势力强大,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发动"平播之役",海龙屯毁于战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改土归流,播州一分为二,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20万大军跨过湘黔边界进人贵州。这云贵高原多山多水多民族的贫瘠省份的一场天翻地覆变化开始了。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在)!I黔作战方案中,把第三兵团的第十军也配属给五兵团杨勇司令员、苏振华政委指挥,命令这4个军在11月1日分别由湖南的邵阳和桃源地区出发,越过湘黔交界的武陵山脉、云雾山脉,沿湘黔公路西进贵州。作战命令中明确规定:“于11月20日前攻占贵阳、黔西,尔后以一个军留置资阳地区,捕剿散匪,维护交通,兵团主力则应于12月10日以前经毕节进击宜宾至纳溪地带之敌,协同三兵团作…  相似文献   

20.
李庆熹 《文史天地》2003,(11):49-50
原在彝区地带的地名,随着历史演变至今,彝语和汉语相互以谐音取用甚多,又多以汉文记载,沿袭流传,却不知谐音取用来自彝语是什么意思。就今黔西城关的地名,在未启用“黔西”二字之前,汉语取谐音于彝语的就有:觚著、个仲、郭张等名。启用“黔西”二字的时年,是清康熙五年(1666)二月。由于对水西改土归流,将包括今金沙县境部分辖地在内的三个则溪范围,划编成为一个府,取名黔西府。按“黔西”二字的含义,其所在方位应该是在黔(贵州)省辖地内西方,可是实际位于黔西北而又偏正北度。但是又为何取名“黔西”呢?这要从卑鄙无耻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