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棕榈  王巨 《旅游纵览》2008,(9):10-13
一个"吴阁老",给了沁州甚至中国两张彪炳千古的名片:康熙贤相吴琠、清朝贡米"沁州黄",你说"吴阁老"是宝不是宝,又是沁州世世代代百姓心中多大的宝?  相似文献   

2.
棕榈  王巨 《旅游纵览》2008,(10):12-15
村镇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凭吊历史是我们今天出游的理由。沁县村镇的名字,几乎都浓缩着沁州水城的人文历史,比如"故县镇"古城村"等等。旅游所讲究的纵深层次,是说我们的心灵需要在"故"里走访。  相似文献   

3.
王巨  紫云  熙伟 《旅游纵览》2008,(3):8-13
去年仲夏,首涉以水为心的山西水上之城——长治市沁县,我们就爱上了那里。那里是出皇家大臣的风水宝地,也是窖藏民间佛塔、佛龛石刻的神秘圣地,更是由8条水系托举的清凉王国。好得无从下手去写,就循着那里的浊漳河源头,写了《一泓清可沁诗脾》发表在本刊2007年第8期上。今年1月,再去沁县,正有一个《北方水城?中国沁州——山西沁县河湖水系概念规划》论证会议召开。应沁县县委书记田志明、县长裴少飞之邀,我们客座了论证现场,为之鼓舞。情之所至,忽有一句让人美不胜收的古诗澎湃而出:"千江有水千江月"!并迅速迸发出比这句古诗更有人文精神的诗意题目:沁州有水沁州心。值世界水日,我们把感怀与领略先粗浅地书写于此,算作《旅游纵览》将见证一个水城再造的笔录题记。  相似文献   

4.
《沧桑》1993,(4)
“沁县三大宝,鸡蛋、瓜子、吴阁老。”这是地处太行山区的沁县人民夸奖家乡名产的口头禅。由于这闻名天下的名贵小米“沁州黄”是清朝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吴(?)发现的,因而吴阁老便成为“沁州黄”的代名词了。“沁州黄”原名“爬山糙”。相传,在300多年以前,古代沁州檀山岭,有一座松柏掩映的千年古庙,庙里住着一位赤脚和尚和几个小徒弟。由于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饥挨饿,于是他们便自己动手,把附近的贫瘠土地开垦出  相似文献   

5.
黄圆 《贵阳文史》2015,(3):20-29
<正>社会发展到今天,城镇对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生活的地方又或者经过的地方,我们几乎都是在一个又一个城镇中转换空间的位置。只是对于很多地方,心底又实实在在透出陌生与距离,那是一种认同上的距离,因为那些地方唤不起心底自然的亲近,你知道,那是别人的城市,不是你的。放慢不了自己的脚步,只是匆匆路人。但是就有那么一些城镇,第一次或是唯一的邂逅,就在胸臆间满满的都是眷恋,会不由放慢脚步,留住徜徉的时光。譬如在今天的贵阳城西,在自然山水间的"时光贵州"小镇。  相似文献   

6.
鄙小  广仁 《旅游纵览》2007,(8):10-17
<正>你知道"秦皇岛"文化的高地吗长期以来,很多游人不把"秦皇岛"理解成地方形制和文化的整体,秦皇岛城市的整体形象价值是被分割的。特别是山海关文明古城的整体开发、北戴河在现代休闲旅游业中价值的全面提升,更使得"海港区文明"像一块置于其间的  相似文献   

7.
余玮 《中国西藏》2014,(1):64-67
"我梦回的地方,经幡四处在飘扬,太阳的光芒把你照亮,雪山和草原把你守望;我梦回的地方,你是神圣的西藏,经筒里摇出的祝福,时时在游子耳边回响……"梦萦魂牵、气薄云天的歌曲《梦回西藏》,让首批援藏干部杨纪朝激动难抑,宛若自己的青春随着歌声的翅膀回到了雪域高原。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杨纪朝动情地说:"西藏的确比较艰苦,对我是一次严峻  相似文献   

8.
<正>《唐大诏令集》载《册虢王凤青州刺史文》云:"泌州刺史、上柱国、虢王凤,履局端严,襟神秀整。"按:"泌州刺史"误,当作"沁州刺史"。《新唐书·地理志》:"泌州淮安郡,上。本昌州舂陵郡,治枣阳……天祐三年,朱全忠徙治泌阳,表更名。"可知"泌州"在唐代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昭宗天祐三年(906)。而《册虢王凤青州刺史文》开篇云:"维麟德元年,岁次甲子。"颁于高宗麟德元年(664),时尚未设泌州,自不  相似文献   

9.
"热爱祖国",从来就是最高指示,就是绝对命令,宛如天命。"祖国"与生俱来,仿佛自明,就在你身上,你身边,无须你确认。如果有一天,有人突然问:何为"祖国"?"祖国"在哪儿?你那灵魂深处,便会有如春雷一震,才觉得:原来"祖国"并非那么自明,它还必须确认!这时,你就不得不寻思:"祖国"是祖宗之国,这是对"祖"的确认,是从古到今的血缘认同。"祖国"是所居之地,这是对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草原就在你身边,你却远去伊犁……红沙河谷,就是这样一条你无数次从它身边经过,却从不在意它的存在的美丽河谷。顺着308线出城的方向前行至五四大桥,你会看到被五四大桥拦腰斩断的红沙河谷。你不曾停留,是因你总是步履匆匆;你不曾相识,是因你不曾探索;你不曾相知,是因你不曾来过。它的神秘,源于你懒于穿过与公路相隔几公里的小小沙丘,这正验证了那句话:"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再往前行四五公里,左拐,穿过沙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