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4月,山东省益都县文物管理站征集到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一份,附赵秉忠简历。经故宫博物院有关专家鉴定,此份确为原件,弥足珍贵,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赵秉忠殿试卷通高47.6、每折宽14.1厘米。每折六行,行宽2.4、天头8.6、中间35.7、地头3.3厘米,连封底封面共十九折。封底封面均系金绫装裱。殿试卷卷首顶天头有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大字,下钤楷书"弥封关防"四字长方印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博物馆展示着人类发展进程中各段历史轨迹,是历史的载体。如何把博物馆的这种文化优势价值最大化,成为博物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简述在文化传承中博物馆如何发挥作用,使博物馆能最大化地实现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3.
辽宁博物馆藏有一件法书,为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状元朱之藩和朝鲜李氏王朝时期的状元柳根的咏汉城唱和诗.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既是博物馆发展的重大契机,也是博物馆面临的全新挑战。博物馆旅游成为新的旅游形式,这批游客也成为新的博物馆观众。因此,博物馆要创新公众服务的理念与方法,对社会公众进行分众调研、分众服务,主动引导社会公众欣赏历史艺术、体验美好生活;找准博物馆的旅游定位,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兼有历史、人文等多种价值的文化景观;构建"博物馆+"的连接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孙云霄 《中国地方志》2022,(6):35-40+125
《江西舆地图说》是一部明代的江西地理图志,现存万历时所刻丛书《纪录汇编》本,卷端仅题“赵秉忠”,未载明其字号或籍贯。晚清的山东地方志以及今人论著中都将此书认定为青州赵秉忠所著。但实际上,题名者是福建人,曾任江西乐平知县。纂修之事,起初由江西巡按赵耀主持,各州县长官负责编辑本地情况,汇总后交由王世懋删润。尚未告竣,赵、王二人相继调走,最终由赵秉忠定稿、邵陛刊刻。此外,现存刻本没有地图,并缺少饶州、南康和九江三府的内容。王世懋的《饶南九三府图说》正好补其不足,两书实出同源。今国家图书馆藏明彩绘《江西全省图说》1册,其文字部分与刻本《江西舆地图说》基本相同,大约绘制于王世懋本和赵秉忠本之间。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博物馆收藏的吕留良手卷为清代老仿,抄录有5篇吕氏诗稿,卷后有何宾笙等多人题跋,其中徐立行跋文内涵尤其丰富,既对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地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有所记述,又记录了此件文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了石家庄市博物馆大部分藏品的入藏经历,有一定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沈周《溪山秋色图》卷为该博物馆亚洲艺术部重要的藏品之一。1976年,此图卷被时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Clarence Douglas Dillon(1909~2003年)从Earl Morse夫妇手中购入,并于1979年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之后在1987至2016年间多次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成为代表该馆中国艺术的重要藏品之一  相似文献   

8.
郭智勇 《文史月刊》2014,(10):78-80
自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其公益性和社会性更加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衡量博物馆是否能够发挥职能,并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重要标准。改进藏品使用状况,转变“重藏轻用”的观念,使藏品走出“深闺”,“透物见人”,充分彰显它的社会价值,成为新时期博物馆人实现博物馆基本目标和任务的追求。博物馆藏品是指博物馆依据自身的性质、任务和社会需要,搜集、鉴选符合人藏标准、完成登记和编目等人藏手续的文物和自然标本,它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藏品是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实物见证,全面认识和系统揭示博物馆藏品的社会及文化内涵,公众由此获得充分的相关信息和感官体验,博物馆藏品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从而使博物馆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道光十二年(1832)莫友芝娶麻哈(今麻江)高枧夏鸿时之小女夏芙衣为妻,两家结成姻亲关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夏鸿时玄孙夏同龢高中状元,成为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莫友芝为夏家写下不少诗文,这对夏同钚及夏氏研究有重要意义。莫友芝诗文明晰了高枧夏氏入黔史,还原并丰富了夏家相关历史人物,是目前再现昔日高枧的唯一历史资料,是状元故里开发建设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88,(8)
1986年8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史树青、刘光启先生和山东省文物鉴定小组台立业、关天相先生,受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邀请,到青岛举办的历史文物鉴定讲习班讲课,从胶县博物馆提供的教学实物中发现北宋金银书《妙法莲华经》一卷。后来到即墨、胶县博物馆鉴定馆藏文物时,发现两馆分藏此经共七卷,相合为完整的一部。为了进一步明确经卷真伪及价值,1987年3月,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启功先生主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一次鉴赏会。与会专家认为,这部北宋庆历四年在四川西充县书写和绘制的七卷佛经,是极其名贵的一级文物。这部佛经,即墨县博物馆收藏六卷,即  相似文献   

11.
刘继兴 《江淮文史》2013,(3):164-166
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先后产生了700多名文状元。那么究竟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呢?很多书刊把张謇说成是"末代状元"或"最后一名状元",其实张謇考中状元是在1894年,其后科举考  相似文献   

12.
张之万是晚清重臣、著名书画家,因其为道光丁未科状元,又曾官至东阁大学士,故有“状元宰相”之誉。惠民县博物馆藏有三幅张之万的山水画卷,分别为《重峦秋色图》《江山晴雪图》和《仿项仲昭山水图》,这些画作意境深远、文人气息浓厚。通过馆藏档案和史料记载,可以确定它们是20世纪40年代在山东省渤海行政区征集到的。其中,《仿项仲昭山水图》所钤白文“子青”长方形印文,未见于著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张之万书画用印等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状元的年龄     
正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唐朝状元平均29.4岁;宋朝状元平均29.6岁;元朝状元平均29.5岁;明朝状元平均32.3岁;清朝状元平均31.9岁。古代科举考试中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尹枢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考试中状元时年已71岁,尹枢也被称为"古稀状元"。尹枢应试还有段轶事。那年,主考官杜黄裳  相似文献   

14.
广西历史上的三元祝万里状元,是封建科举时代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获第一名者的通称。有关资料表明,自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殿试取士以来,在中国历史上起码出现过724位状元郎。一般而言,过去的读书人要想成为状元,他必须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关严格...  相似文献   

15.
孙桂岩 《黑龙江史志》2013,(23):195-195
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存的历史文物。博物馆藏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及科学价值,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财富。博物馆藏品是根据自己主要社会功能而征集的,是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中有一件书法册子。是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的状元朱之蕃与朝鲜李氏王朝状元柳根的唱和诗。这份珍贵材料,不仅对研究两国书法、诗词大有裨益,而且更难得的是在中朝两国悠久友好往来史上又增添了新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一直是社会谈论的热点话题,研学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学习,成为教育部、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呼声。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水文科学、文学艺术、历史价值,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2018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白鹤梁题刻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成为学生研学活动的重要阵地。文章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展的独特研学活动为视角,浅析类似遗址类博物馆研学活动的优劣势及可待改进的措施,以提升研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天下状元第一省——江苏省状元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诞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废除科举制,近1300年间究竟产生了多少位状元,各种书刊收录的数字相去甚远,至今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6,(11)
正明代的青州府作为山东的二级行政治所,政治、经济、文化都占有重要地位,明代更是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时期。明代洪武年间,青州知府李仁建立府学,后经多次扩建翻新,青州府学规模渐大,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大多在书法、绘画方面有着自己的专长。回族英才杨应奎、万历状元赵秉忠皆在书法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1499年,明宪宗分封他的第七子朱祐楎为衡恭王,藩青州,衡王共在青州传六世七王。据记载,第一代衡王朱祐楎精于书法,"四体皆工",闲暇时便醉心研究琴棋书画。他的孙子朱载玺被封为新乐王,也善书法。就连衡王府的内掌司  相似文献   

20.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生活器皿,蕴藏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宁夏博物馆作为宁夏地区的文化缩影和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章通过对宁夏博物馆收藏的不同时期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铜镜进行赏析,展现宁夏博物馆馆藏铜镜的深厚内涵及宁夏地区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