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是由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所决定的。“一国两制”是当代中  国实行的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选择 ,它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 ,与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2.
一种包容多元、融汇一体的族际关系,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得以顺利构建的基本前提。族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来自于制度安排是否适合国情,其次来自于针对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和特别优惠的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尽管学术视角有所不同,但民族理论和政治学都将民族问题视为一个建构于民族利益之上的政治事项。试图将民族问题“非政治化”、“去政治化”和“文化化”显然是缘木求鱼。本文从构建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制度与政策层面入手,分别研究了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制度架构和政策路径,同时对一些学者关于“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和合”思想及诚信原则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架起了一座引桥。  相似文献   

4.
郑华宁 《东方收藏》2022,(10):75-77
龟兹地区的“龙马文化”不仅体现在出土文物上,还展现在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当中。本文通过对龟兹地区“龙马文化”的演变探索,结合石窟壁画和陶器当中的“龙马”形象,浅析龟兹“龙马文化”的概念及其所呈现出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之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5.
考古学文化是特定时空民族或族群共同体的物化遗存,是观察、研究史前与古代族群时空关系的最重要手段,民族史、文化史的探索是考古学研究的最重要任务之一①。在近百年中国学术史上,考古学对于新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通过史前、上古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梳理,重构中华民族起源与形成的早期历史,重构中国民族史的基础框架。从严文明先生中国史前文化的“重瓣花朵”结构的描绘,到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集中体现了考古学对于中国民族史、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化系统中,直接影响与作用于政治的是政治化。北宋政治化是中国传统政治化发展演变的一个历史阶段。在北宋繁荣的学术化与学艺术的促进下,北宋政治化的发展更加成熟,具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在北宋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中,可以明显看到北宋政治化对政治所发挥的影响与导向功能。在北宋的政治危机以及北宋败亡中,则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化所具有的缺陷与弊端。北宋政治化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政治化所固有的缺陷,而且在其形成发展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文分析了东南亚华人文化被"政治化"的路径、原因,探讨了"去政治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认为由于特定原因,东南亚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政治化"现象。非文化所属者的权威主体,作为施动者赋予华人文化关键术语和符号以负面含义,以达到将东南亚华人文化"政治化"的目的。其主要原因包括对象国多元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族群因素,忌惮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与所谓的"中国威胁"不良影响,以及"他者"视阈中,华人与祖籍国的"想象共同体"。在东南亚华人文化"被政治化"问题上,探讨"去政治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去政治化"举措能够实现,东南亚华人文化"被政治化"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8.
杜宪兵 《民俗研究》2009,(1):234-245
美国华人是海外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传统民俗在海外的重要传承者。纽约唐人街因其典型特征成为美国华人社区的一个缩影,生活于此的不同代际的华人在“恋旧”还是“洋化”的问题上有着迥异的选择,他们从墨守成规到入乡随俗的文化适应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今,美国华人正在由单一文化认同动态地向多元文化认同转变,这影响着唐人街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存续。  相似文献   

9.
“一家两国”和“一国两制”是历史上的问题,而且“一国两制”也是个现实问题。“一家两国”是封建割据的产物,就民族政权发展的层次来说,“一家两国”又是统一的中国以前的产物。历史上的“一国两制”和今天实行的“一国两制”有本质的区别,不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人们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古代中国或中华民族自在时期,形成的“华夷”观是解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观念,王朝中国政治是和各族裔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需求日益推动自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近代以来,随着“西夷”的入侵,自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向自觉并追求自决。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自觉和自决的斗争才有了组织性的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百余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新制度新国家的一系列构建活动,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组织的凝聚核心,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活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应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霍韬晦先生的邀请 ,笔者出席了由该院主办的“中国文化之继往开来”学术研讨会。应邀莅会的学者尚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家栋教授、南京大学赖永海教授、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王煜教授、香港大学陈弘毅教授、台湾中国思想史家韦政通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林安梧教授、台湾成功大学唐亦男教授、台湾淡江大学曾昭旭教授、世界佛教友谊会游祥州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苏新鎏教授。香港《大公报》以“内地台湾香港及新加坡学者座谈交流”为题提前报导了会议筹备情况 ,《明报》及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全球化和传媒全球化等 ,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 ,恰恰相反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方式 ,是一种价值体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形成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漫长的世界历史告诉人们 ,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多元的 ,从来不存在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全球化” ,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关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之一。其实质是通过建立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所谓文化的“全球化” ,从文化上进而从整体上肢解独立的民族国家 ,这是典型的“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3.
书画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书画文物“出圈”、传统文化“入圈”,核心在于加强书画文物保护,这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民族自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书画文物“出圈”旨在让书画文物“火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圈,让传统文化“入圈”旨在挖掘书画文物优秀传统文化、让其与公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关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公众感受到书画文物的魅力,以促进书画文物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真正促进书画文物传统文化传承与薪火绵延。因此,文章将深入研究促进书画文物“出圈”、传统文化“入圈”的路径,认为要加强书画文物基础研究,强化书画文物价值认同,做好书画文物科技赋能,讲好书画文物故事,以更好地挖掘书画文物的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书画文物文化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荣伟 《湖南文史》2013,(12):55-56
人们都知道,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实施“一国两制”。有趣的是,当年千方百计阻挠香港回归的英国,在其本土和位于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名叫泽西岛的小岛之间也一直在实行“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5.
“穆塞勒斯”是葡萄汁酿制的传统民间酒类饮料,新疆阿瓦提县酿造的“穆塞勒斯”质佳、味美。“穆塞勒斯”被认为是古代西域葡萄酒的“活化石”。“穆塞勒斯”主产于“刀郎”地区,与“刀郎木卡姆’’相辅相成,成为刀郎人文化生活的介质。  相似文献   

16.
《沧桑》2012,(2):136-136
王晖在《安徽地方志》201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探讨方志政治文化与泛政治化。1.方志是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与“文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作用于二者之间的正是所谓“政治文化”。方志是政治文化建设的产物。方志是伴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2.新方志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文化方向。方志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7.
林航 《文史天地》2013,(2):28-32
“一国两制”在当今中国社会可谓家喻户晓。殊不知在一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早就已有了“一国两制”。公元10世纪下半叶宋辽金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创世纪地实施“一国两制”,统治多民族的辽国并与中原抗衡达二百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18.
史学大师谭其骧教授说过:“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又说:“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这些论断,可以讨论,但对肯定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开展研究的意义却是无可置疑。以珠江命名的珠江文化即为我国区域文化之一,它在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研究珠江文化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德一直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原发性、综合性的儒家文化。孝德,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朴素的自然情感。后来,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孝”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立身之根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涉及的跨境民族有30多个,朝鲜族是其中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当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是在对辽宁省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传承和保护朝鲜族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