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陈潭秋,1896年1月4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陈宅楼一户书香人家,其祖父陈寿田,1875年考中湖北省举人第六名,取得了做官资格,但他性情耿直,最后只得终身做一名教书先生,从那时起陈家人格外注重子女的读书。陈潭秋的父亲陈受之,终身以躬耕为业,陈潭秋有兄弟姐妹共10人,在八男二女中,他排行老七,陈潭秋的五哥陈树三,比陈潭秋大五岁,在湖北工业学校读书时,  相似文献   

2.
父亲一八八0年生于遵义郊区(现忠在镇后槽乡),祖父母以务农为生。有子女五个,我父亲居长。由于家贫读不起书,而父亲又很想读书,便经‘带到附近一间私塾去看那些儿童读书,有时借书来读,还求他们教他认字,用树枝在地上写。就这样,他认得的字渐多,使我的祖父母非常高兴,便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让父亲上了当他的私塾。他非常用功,上进心很强,得到老师的厚爱,老师特别关心他,谆谆教导,使他进步很快、成绩优异。父亲回家后又教我的二位叔父以及姑母和邻近的几个儿童读书认字。在祖父母受所谓“鸡窝寒”的传染而病故后,父亲因为…  相似文献   

3.
父亲张海澄于1888年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书香世家。祖父因科举未中,郁郁早亡,伯父只得去当店员,菲薄的收入难以维持7口之家的温饱生活。祖母不得已,有时只好叫年幼的父亲拿着米袋去向亲友赊借。父亲9岁才免费进入祖父一位朋友的私塾读书,条件是为老师泡水、扫地。第二年,父亲的一位舅公在上海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教书,出于关怀,带父亲到上海读小学,借住在一个庙里,晚上没有灯,只能用鸡蛋壳放点豆油用灯草点燃照明。父亲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每日清早洗脸时,两个鼻孔都是黑的。贫苦的童年激发和培育了父亲立志读书、上进的决心。他刻苦勤学,…  相似文献   

4.
谢光春 《世纪》2023,(1):52-53
<正>我的父亲田遨,在我心中就是一位充满敬意的先生。我们父子俩在一起,从来不谈家长里短,都是谈知识。教导子女读书做人小时候,父亲常让我练字、读书。要么让我写同音字能写多少个,同部首字能写几个。要么就到住的近外滩的汉口路附近去走走看看,回来就写观后感,由父亲评改。就是读书时,也要求把作者简介以及前言直至后记都要完整地看到,不能草率,要仔细认真。父亲说: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三年夏,余因事,过泰来县城并塔子城小镇,馆于客舍。每迂雨或向晚及暮时分,輙与故老、相知二、三对坐,频呷红茗,聆记乡土风物掌故。所记多为近代事,今或有不复存者。权拟清季“绝域”、“宁古塔”、“柳边”、“龙沙”诸《记略》笔意,随闻随记,旬日间竟得十五则,聊存邦国佚闻之意耳。奈余过行匆匆,且关乎泰来之典籍甚尠,一时闻记,无从覈核,间有谬误,祈谙泰来掌故者幸釐正之。泰来县城位黑龙江省西南鄙,傍兴安大岭之东偏。其西北与札赉特旗接壤,北为龙江,东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隔嫩江相  相似文献   

6.
正常德盐关是湖南省设立的第三个进出口水运码头,如今整个湘西北地区的物资,都可以经过盐关口岸实现"家门口清关、家门口起运"销往世界各地。然而抗日战争时期,盐关曾经是收容日军俘虏的地方,叫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俗称"和平村"。这个历史记载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盐关地名的由来盐关是古代封建王朝在全国各地设置征缴盐税的地方,是朝廷重要的税源征收关  相似文献   

7.
奉化流传着一句谚语:6岁零6日,读书甭拣日。就是说,孩子一到6岁就可以上学了。当时,在浙东四明山区还没有新式学校,孩子要上学,有钱的人家可以自己请一位家庭教师,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可以联合几家亲朋好友,共同请一个教师,或者到老师开设的学馆里去读书,称之为“关书房”。 蒋介石6岁时,祖父蒋玉表、父亲蒋肇聪都还健在,玉泰盐铺的生意也还红火,所以专为他请了一位老师,名叫周能友,溪口周家人,是位老秀才,一生坐馆教书,这次成了蒋介石的开笔先生,主要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穆勒在学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成才,是和他父亲詹姆斯对他的早期教育分不开的。他1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英语,3岁时又教他希腊语。他对孩子的提问从不发脾气。詹姆斯常在早上带儿子散步,路上常让儿子给他讲昨天读过的书,因此,幼年的穆勒读书时常常在卡片上作笔记,第二天早晨,看着笔记同父亲交谈。父亲听后,总是耐心地帮他修改、补  相似文献   

9.
海外关系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姐姐是在杭州。父亲由成都到祁阳时把姐姐留在了老家三堂街读书,此前的我太小,对她没印象。抗战胜利后父  相似文献   

10.
小华侨忆往事□许翰如在安南读书、进行抗日宣传20年代,我父亲林照甫在安南(现越南)堤岸开了一爿布匹杂货店,店名“同合泰”。后因生意萧条,买卖很不景气,父亲负债累累,便悄悄地逃回老家福建小金门烈屿岛躲债。同合泰也随即倒闭。父亲逃债时,仅给母亲留下20元...  相似文献   

11.
顾久 《文史天地》2011,(4):28-30
我能上大学,真的不容易!因此,当我坐进贵阳师范学院办公大楼三楼上那个特大教室时,明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我自小爱读书,逛书店有瘾,这是父亲养成的。父亲颐光中在师范学院供职,每周六回到我们住的法院街,第二天又回学校。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贵州省第一个苗族省长王朝文,出生在贵州省黄平县苗岭山区的一个苗族农家。他父亲叫王登祥,在苗家村寨教了21年私塾,对朝文这个长子,老先生是寄予厚望的。朝文九岁时,就乖乖的跟着父亲进学堂。这一进学堂就是五年。五年里,王朝文跟着父亲在黄平、施秉一带农村相依为命。上课时父亲当先生,他当学生;放学后,父亲煮饭,他打杂,过着衣  相似文献   

13.
潘占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湖北黄冈县李集的一家农户.父亲给他取名天保,寓意是“皇天保佑,长命百岁”.潘天保7岁入私塾读书.12岁时,父亲纳妾,他受尽虐待,忿而离家,外出谋事.  相似文献   

14.
1932年5月12日,红二十五军攻克淮河重镇正阳关。霍邱守敌独立四十旅主动撤离。15日,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率军部与教导团进驻霍邱县城。同年7月,国民党右路军第一纵队指挥徐庭瑶率重兵分东、北两个方向围攻霍邱城。旷继勋率领教导团与地方部队坚守县城,并立下与城共存亡的决心。经五昼夜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守。除旷继勋率少数人突围脱险外,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一千余人,因弹尽粮绝城破被俘的一千余人。这就是著名的霍邱保卫战。  相似文献   

15.
眼科学家、一级教授陈耀真(1899—1986),广东台山人。1899年12月22日诞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陈耀真的爷爷早年被“卖猪仔”到美国谋生,其父陈联祥随父在美国生活,少年时被一名欲做善事的美国妇人看中而供养读书,直至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回国后先后在南京、福州等地大学任化学教授。长子陈耀真最先受到父亲的教育、熏陶。从小聪颖好学,十几岁便到大学协助父亲为部分学生补习英语。16岁时,父亲突然病逝,家道中落,为扶养母亲及弟妹,他中途辍学,到其父早年在香港开的一间眼镜店工作。求知的欲望使他在工作之余,开始了五年的自学与补习,同时也培养了他高度的自制力与专注精神,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令人惋惜的英年早逝 1903年,孙寒冰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周浦镇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在镇上开一个小木器店,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生活困难,不得不跟着舅父到东北谋生,一面读书一面在电报局当练习生。1919年由上海中国公学考入复旦大学商科,1922年毕业,1923年留学美国,1925年获华盛顿大学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译著和革命活动我的父亲董秋斯是个革命者。他早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他考入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学习期间,父亲和刘谦初、张采真(后二人均为革命烈士)合编《燕大周刊》,发表过不少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父亲和刘谦初迅即投入这一运动,并成为燕大学生运动的负责人。1926年,父亲参加了“三·一八”爱国运动,随同燕大的学生队伍去段祺瑞的执政府请愿,反动军阀蓄意屠杀爱国革命群众,当场打死几十人,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幸免于难。经过这次血的教训,他坚定地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引导…  相似文献   

18.
2001年2月8下午8时50分 ,在台湾省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加护病房的病床上 ,知名人士陈立夫先生合上双眼 ,安祥地走了。作为“四大家族”中的最长寿者 ,跨越三个世纪的超百岁老人 ,陈立夫终于走完了102年的人生之旅。少年聪颖好读书陈立夫 ,号祖燕 ,1900年9月6日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父亲陈其业 ,字勤士 ,母亲何太夫人。立夫于行为五 ,于昆仲为次。湖州盛产丝绸和羽毛扇 ,中国“文房四宝”中的四大精品———湖笔即产于此。湖州介于杭州与嘉兴之间 ,山明水秀 ,景色宜人。立夫先生7岁时就被家人送入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19.
父亲蔡铁根(原名蔡泽生,曾用名蔡委心),生于1911年12月,河北蔚县人。1931~1932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先后爆发,为抗日父亲先是加入东北军,后又投奔红军,在红军总政宣传部工作。"七七事变"后,父亲随所在部队红一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被正式任命为115师宣传部干事。随部队东进抗日,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在林彪与聂荣臻分兵,聂部往山西河北察哈  相似文献   

20.
我上“中西女塾”(后称“中西女中”)读书,纯粹是受家庭教师的影响。1929年在上海居住时,父亲为我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俞先生,她是“中西”毕业生。在她眼里,上海只有中西女塾堪称一流,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中西”是首屈一指的教会女校。俞先生总是鼓励我说,像你这样既聪明又好读书的人,为什么不上“中西”呢?在她的鼓动下,我在1930年春天真的跑到“中西”参加考试并被录取了。可惜的是,当时父亲执意要返回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