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史博览》2010,(7):34-35
<正>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的时候,秦国和晋国的联军包围了郑国的首都。郑国的老臣烛之武出面,到秦国的军队里分化敌方阵营。烛之武说:"若舍郑以  相似文献   

2.
泽川 《文史月刊》2011,(10):24-24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围郑,郑国派烛之武劝说秦国退兵。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如果秦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的资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没有什么害处。”  相似文献   

3.
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史学界历来都有争论。我们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功又有过,历史贡献是主要的。本文只就他在完成统一大业中不拘一格用人才方面谈一点看法。历史上开创帝业的人物,一般在统一战争中,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都比较注意选拔和重用人才,能够纳谏,秦始皇也是其中之一。现就我们看到的材料,归纳举例如下:(一)从秦国的利益着想,重用敌国的人才郑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增加战争费用。公元前246年,韩国为了疲乏秦国的人力物力,使其无力向东征讨,就派有名的水利工程家郑国出使秦国,以帮  相似文献   

4.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在秦王朝建都成阳之先,从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到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的294年间,雍城(今陕西凤翔县)曾一直是秦国的国都。它是秦国早期历次择都中较为理想的一处重要都城,其建置之久远,规模之壮观,结构之完整,当系所有秦都邑之首。在秦置都雍城期间,这里一直是秦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先后继位的19位国君的苦心经营和国人的辛劳,使秦国  相似文献   

5.
一、郑国东迁郑国是周宣王(公元前806年)时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今陕西华阴县一带)。郑国三代都是周朝的卿士,在朝廷执掌大权,为周王朝立过大功。第一代国君郑桓公为保护周幽王,死在乱箭下;第二代国君郑武王亲自从申国迎回周幽王之子,宜臼即位,为周平王;第三代国君郑庄公东拒曹宋,北侵周室,向世人昭示一代国君的雄才大略和威严。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封今河南新郑市一带为郑国都邑。郑国东迁中原腹地,由此,开创出近400年的宏伟业绩。二、郑伯“中”字型大墓惊世发现1996年7月10日为配合基建,新郑市文物局钻探队在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部、金城路西…  相似文献   

6.
<正>一、际会风云:郑国发展走上快车道郑庄公是春秋初年郑国的第三代国君,他在历史上的最大作为,是通过各种手段,使得西周末期才立国的小小郑国,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小霸”天下,一鸣惊人。郑国在春秋初年脱颖而出,率先崛起,绝非侥幸和偶然。这首先是当时整个战略环境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周王室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相似文献   

7.
新郑李家楼大墓出土青铜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日渐强盛。郑国就是自春秋初年始渐强大的诸侯国之一。近年来,在郑国的国都—新郑郑韩故城相继发现了大量珍贵的郑国青铜器,诸如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及城市信用社铜礼器窖藏①,新郑中国银行工地的16座青铜礼乐器坑及大批殉马坑②。诸多春秋郑国青铜器的发掘出土使学者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郑国青铜器上,研究郑国青铜器又使我们不得不对20世纪20年代新郑李家楼大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一次重新认识和研究。本文拟在已知图志、文章所提供李家楼大墓出土器物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地区其它出土材料考证大…  相似文献   

8.
秦国的“临洮”地名的“临”,并非“临近”,而是“统管、治理”之意。洮河地处四大山系昆仑山、西秦岭、岷山、祁连山穿插交汇的要设枢纽锁阴位置,是整个西方世界通往秦国的亚欧大通道上的天然屏障,是最后一道关卡。统管治理好洮河一带,就统管治理好了西秦岭的安全,自然也就确保了秦国的安全。“临洮”是秦国的西部门户,秦国的确立离不开“临洮”的护卫。“临洮”在史籍中首次出现是秦王“八年,……迁其民于临洮”,显然是既成事实的记载,并非是首次使用这一地名的记载。据笔者研究,“临洮”县的设置应该与秦国的建立是同期同步完成的。秦国初期的国都在岷县以东200公里的礼县,中间是秦人立国之基的军马场(西犬丘),当时的礼县一带均属于“临洮”县的治理范围,“临洮”县的政权确立是秦国政权确立的前提保障和基本配置。秦国的立国之年是秦襄公元年(公元前778年),也即“临洮”县的确立之年,距今有2800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9.
正孔子认为,上古时期,天下为公,民风淳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及至春秋之世,天下为家,世风日下,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礼运》)。然而郑国子产却与众人不同,仍能保有上古时期的仁爱之心,知礼爱人,宽惠待民,所以孔子称他为"古之遗爱"(《左传·昭公二十年》),并把他作为自己"严事"的楷模。子产(?—公元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公室贵族,郑穆公之孙,司马子国之子,郑简公、郑定公时期  相似文献   

10.
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金文中有郑地,而传世文献中有郑 国,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怎样把它们联系 起来,则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郑国的早期历 史及其东迁过程,是西周晚期历史上的一个 谜。本文拟结合金文和文献资料,对这一问题 进行初步探讨,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关于郑国的建立,《史记·郑世家》有如下 记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 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 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根据文献 记载,周宣王弟友(或多父)于宣王二十二年 (前806年)受封于郑地,因此建立了郑国。此…  相似文献   

11.
呼啸 《收藏家》2011,(2):16-18
火之用于照明,是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相伴随的。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远古先民们便将涂抹了油脂的树枝作为火炬用以照明。这种火炬便被称为"烛",孔颖达在注疏《礼记·曲礼上》中的"烛不见跋"一句时便曾说"古者未有蜡烛,惟呼火炬为烛也"。  相似文献   

12.
论秦武公     
(一)即位时的险恶政局 秦武公,宪公嫡长子,德公之兄,前697-前678年在位。 武公以前,秦国经历了建国后的一段发展期。武公的四世祖襄公,虽在被封诸侯仅五年即死于军旅。但他已为秦国开辟了东向发展的兴盛之路。全面继承了襄公事业的文公,不仅把国都由西垂迁至关中西部的淠邑,而且经过十余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从秦国中心的关中平原向南翻越秦岭,穿过汉中盆地,即达广袤、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群山环绕,四面高大的山脉将盆地与周围地区分隔开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单元。切开盆地北缘的嘉陵江将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连接了起来,形成中国西部地区南北向一条重要的文化通道和文化走廊(图一)。根据考古发现,在四川盆地西部传统意义上的蜀文化分布区域内出土的多处秦文化墓葬,它们的族属应是秦人墓。公元前316年,秦举巴蜀,巴蜀之地正式归入秦国版图,时大约在战国中期。随后秦国即大量向蜀地移民。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山…  相似文献   

14.
正何为秦式玉器秦式玉器,是指具有秦国特色风格的玉器,判定一件玉器是否为秦式玉器,关键不在于出自秦墓与否,而在于玉器本身是否具有秦式玉器之风格特征。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秦国玉器是在西周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于关中地区,此地为秦国统治的核心区域。秦国玉器始作于春秋早期,及至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的临洮县是秦国祖上赖以发迹的西垂犬丘所在地,是秦国最西边县治单位。陇西郡是秦国西部门户。这从秦国战国时与统一全国后曾两度修筑长城均首起临洮县可见一斑。历史的本来事实是秦国陇西郡,不论是战国时期的陇西郡,还是统一六国后的陇西郡,其郡治地均在当时的临洮(今岷县),而非当时的狄道(今临洮)。但是在学术界,对当时的临洮县的位置及地望概念、特别是对陇西郡郡治所在地地望概念含混不清,存在严重错误,贻害很大,特别是秦国陇西郡郡治所在地就在当时狄道这一错误结论似乎已经成为了定论,由此会误导很多学术问题的判断,甚至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这是秦汉史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不能马虎,必须厘清,以正学术之音。  相似文献   

16.
春秋后半期,周王室衰弱,诸侯兼并,战事频繁,天下大乱。曾经有“春秋小霸”之誉的郑国已经国势衰微。当时晋楚争霸,郑国夹在晋楚两国之间,为两国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困难。因遭受晋、楚军事和经济上的压迫,致使民穷财尽,盗贼蜂起,甚至戕杀执政,威劫国君;同时卿族专横,互相嫉妒,内乱迭起。  相似文献   

17.
戴少婷 《文博》2007,(5):70-71
凤翔雍城遗址,是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383年秦国的都城所在地,秦国惨淡经营雍地近三百年,时值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五霸与七雄之一的秦国,其宫殿群落与  相似文献   

18.
秦穆公“霸西戎”,加速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为战国末年整个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穆公任人唯贤,开秦国“好用异国异姓人”之先河,他的用人政策和对人才问题的见解,在中国人才思想上留下闪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秦孝公二十年(公元前342年),我国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原名公孙鞅)因 破魏有功,秦封他商於十五邑,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州到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 一带,被称为商君。商鞅辅佐秦国十年,实行政治改革,不仅使商洛成为新法 的得益之地,而且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封邑,即现在的陕西省境内、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的秦岭 山脉东段以南的商洛一带,如今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20.
穆海亭 《文博》2007,(1):14-17
商周时,古人没有点燃膏脂的灯具,至今,不论是传世品,还是田野考古发掘出土,都从未发现过那时的灯具。那么,古人照明的用具是什么?这就是“烛”。王献唐遗著《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一书中说:“烛从火蜀声,为后起字。求之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