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雨 《文史月刊》2011,(4):10-10
苏东坡与佛印是好朋友。一次,佛印做了一道五柳鱼,恰巧苏东坡来了,佛印于是顺手将鱼放进磬里。  相似文献   

2.
《文史博览》2010,(1):36-37
<正>"借花献佛"说的本是拿别人的东西送人情。它来自苏东坡和佛印交往的一段传说。苏东坡的好友佛印,饱读佛经,超凡脱俗,可苏东坡却猜疑他不能够做到。一天,佛  相似文献   

3.
马毅 《文史月刊》2009,(6):75-76
苏东坡生平有一大爱好,就是参禅悟佛。佛印禅师德学兼优,宋神宗皇帝曾赐他“高丽磨纳金钵”。佛印禅师住持庐山的归宗寺时,苏东坡到黄州后(黄州在湖北省的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江西省的庐山正是隔江相望),时常坐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谈禅论道。  相似文献   

4.
八风吹不动 一次.苏东坡自觉修持很有进步,作了一首诗.命书僮坐船送去给朋友佛印禅师印证。  相似文献   

5.
一屁打过江     
星云 《环球人物》2020,(5):120-120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江北瓜洲担任太守期间,经常和镇江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往来。有一天,苏东坡在衙门打坐,觉得很清净,写了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以此描写自己修行的境界:不管什么情况,我都端坐如常,八风吹不动了。这位苏大学士对自己的诗偈相当自豪,于是命书童赶快坐船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赏鉴。书童遵照指示,乘着船摇摇晃晃地到江南,上了岸,便直抵金山寺。  相似文献   

6.
<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一起打坐参禅,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相似文献   

7.
话说金山寺     
您知道《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金山在哪里吗?您知道苏东坡和佛印在金山寺打赌输了玉带的故事吗?您知道金山寺的山门为什么不朝南而朝西吗?  相似文献   

8.
大千为床 苏东坡写信告诉佛印了元禅师:“我要到金山寺来。不必迎接我,就以‘赵州掸师迎接赵王’的方式接待我就好了。”这个典故是这样的:唐朝时,赵王走访赵州禅师,禅师睡在床上没有起身迎接。赵王只好到床边来看他。禅师对赵王说,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没能起来迎接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中药名五彩缤纷,且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宋朝文坛泰斗苏东坡,一天与其好友姜志之同坐品茶。姜志之说:“苏子,我们闲坐无聊,请各举这座中一物为药名。”苏东坡让姜志之先举。志之说:“君为药名。”苏东坡不解。“‘苏子’嘛!”苏东坡明白了。苏东坡随即说道:“君亦药名,不是‘半夏’定是‘厚朴’。”志之问其故。苏东坡答: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小型的文艺形式。古今的一些文人学士都喜欢“对对子”。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而且还流传下来许多对对子的佳话,但也留下了少许“绝对”。所谓“绝对”,是指有人出了上联,而无人能对出下联。现把所搜集到的古人“绝对”抄录于后,权当同读者在史林中漫步了一回。时至今日,还流传着北宋时王安石三难苏东坡的轶事。说的是王安石出的三个上联又偏又怪,苏东坡一个下联也没有对出来,虽然后来有高才者替苏东坡对出了前两个下联,但第三个下联至今也无人对出。这个上联是:“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北宋时,苏东坡在杭州邀一些文人学士同船游西湖时,一歌女手提一锡壶给苏东坡斟酒时不慎把锡壶掉到湖里。有人当即出了一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结果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一船人谁也没对出下联,至今仍不见下联,成为“绝对”。明朝嘉靖年间,一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以“柳映池中,鱼钻鸟巢鸟戏水”征联择婿时,虽然去应对的不乏才高八斗的秀才,但却谁也没有对出下联。征联择婿者一气之下落发为尼,此联也成为“绝对”。据说在很久以前,一群秀才到广西桂林赶考路过漓江岸边的斗鸡山时,其中一位平素爱写对联者在一块巨石上写了一上联求对“斗鸡山上山鸡斗”后...  相似文献   

11.
晏建怀 《文史春秋》2012,(11):62-64
一个人的胸怀,在两种境遇下可以一览无遗:一是极乐时,二是极悲处。极乐时得意到忘形,那是小人;极悲处沉沦到厌世,那是俗辈。苏东坡大才粲粲,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尤其遭遇“乌台诗案”,深陷“文字狱”,几次濒临灭顶之灾,九死一生。面对这种人生极悲,苏东坡的心态女,何呢?  相似文献   

12.
《南方人物周刊》2010,(17):95-95
物我合一 宋朝诗人苏东坡和秦少游,才华都很高,又很自负,经常在一起淡学论道,互不相让。 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吃饭时,正好看到桌上有一只虱子。苏东坡就说:“这个地方好脏,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谁身上的垢秽变成虱子的!”  相似文献   

13.
《文史天地》2010,(2):96-96
宋代大文学士苏东坡(苏轼)在一次回京城的途中来到了吉州,当地清都观的谢道±请他在一家饭店吃饭。餐毕,饭店的老板恭敬地问苏东坡:“不知小店的饭莱是否合大学士的胃口?”苏东坡没有回答,而是拿笔蘸墨在墙上唰唰地写下了一首诗迷:  相似文献   

14.
东坡留痕     
在国学大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记载了苏东坡两次到靖江的经过。苏东坡是北宋人,他到靖江时,距靖江建县还有370多年,这对靖江历史的研究者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 《苏东坡传》记载,苏东坡首次来靖江是在他的青年时期。该《传》说,苏东坡年少时祖父去世,伯父和堂妹前去吊丧,苏东坡得以与堂妹见面。从此堂妹成了苏东坡心目  相似文献   

15.
张雨 《文史月刊》2011,(6):61-61
人笔记《高斋漫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苏东坡任风翔府节度判官,章悖任商州令时,两人出游仙游潭,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深渊万丈。章悖提出让苏东坡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东坡不敢。  相似文献   

16.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酷爱石头。有一次,他在扬州获得一绿一白两块石头,视如珍宝,命名为"仇池石"。当时有位叫王晋卿的学者写诗求索玩赏,苏东坡觉得这是"意在于夺",回诗申明不肯割爱。王晋卿不死心眼,又写诗来,力索其石。苏东坡不好再拒绝,就提出用对方收藏的两幅名画交换,结果以双方都不忍割爱告终。  相似文献   

17.
流年 《湖南文史》2012,(6):68-68
北宋文坛巨匠苏东坡不仅诗词文赋独步当时,还美德可嘉,乐于助人,曾为一个靠卖油馓子为生的老妇人写过一首广告诗。苏东坡贬官流放期间,曾到过儋州(今海南岛)。儋州属南方边陲,民情风俗与中原不同,他往来于城镇乡村采风,还品尝了多种当地美食,自谓乐在其中。一天,苏东坡进了一个集镇,拐入一条小巷时,香味直钻鼻孔。  相似文献   

18.
苏堤春晓     
“西湖窈窕三十里,柳丝含烟拂湖水。”正是“湖上春来似画图”的旅游旺季,我随纷至沓来的游人,来到西湖苏堤玩湖赏春。苏堤,为被十三世纪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推崇是“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杭州增色不少。九百多年前,这湖中长堤上站着一位被贬的官员、他就是北宋元柏四年(公元1089年)出任杭州知县的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横溢的才思是因西湖的美景油然而生,还是因谪居而有所感怀?思索着他筑起的长堤,我常想到苏堤上去寻找诗人沉思时留下的行踪。终于有机会游西湖,步苏堤,伫立堤上,我仿佛听见苏东坡吟诗的声音在西…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的"超然台"(图一),由于他的一篇"记"而驰名。"超然台"与《超然台记》同为人们所记忆,所欣赏。对于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我是极喜爱的,在古代灿烂的文艺天空中,他是我眼中的一颗亮晶晶的大星。对于苏东坡的才情横溢,豪放独特的风格,我是倾倒的。"东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性格开朗,语言幽默,即使失意之时,也是谐语迭出. 元祐年间,辽国使臣来宋,宋哲宗派苏东坡负责接待、陪伴.辽使久闻苏学士的鼎鼎大名,便绞尽脑汁,想出个题目难一难他. 这天,辽使搬出半副对联:“三光日月星”,请苏东坡对出下联.这半副联出自辽国,流传已久,号称“绝对”.辽使以为苏东坡会被难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