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林  左用章 《沧桑》2012,(2):61-64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作出了许多独特的贡献:多党合作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暂时的;各党派的关系是平等独立的;根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重要途径是政治协商;共产党人要永远坚持民主协商。其当代价值有: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学习周恩来的伟大人格,处理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研究周恩来多党合作的理论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野,推进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种变化使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党采取了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机构、提高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系统翻译和出版经典著作、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和宣传员、注重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大众化等一系列措施,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人民中得到普及,使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有了共同语言,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光 《民国档案》2004,(3):74-77
第一次国共合作始于国民党“一大”,但在这之前,国民党早期领导人关注马克思主义,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同,在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国共两党早期领导人在革命斗争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情意,并且在许多方面有过合作实践,这一切都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全德 《攀登》2001,20(7):1-3
章从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上科学地回答了广义化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贷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将群众、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群众、政党关系之上。  相似文献   

5.
朱志浩 《攀登》2011,30(4):39-44
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一条重要经验。回顾90年来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程,可以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90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明晰学习目的、健全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营造学习环境、拓宽学习途径、搭建学习平台等方式方法,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6.
孙萍 《攀登》2001,20(7):75-7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8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80年。建国以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寻找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运用、丰富邓小平理论,使之成为不断创新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王全德 《攀登》2001,20(Z1):1-3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上科学地回答了广义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将群众、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群众、政党关系之上.  相似文献   

8.
孙萍 《攀登》2001,20(Z1):75-7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8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80年.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寻找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运用、丰富邓小平理论,使之成为不断创新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周国瑞 《沧桑》2008,(6):1-2
张闻天在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张闻天群众路线的来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张闻天本人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且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张闻天在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于是,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可以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担当的。后来,他虽然和中国共产党也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中国共产党声应气求、殊途同归。他一生救助过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历史应该铭记他的不朽功德。  相似文献   

1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几十个党员的反对党发展成为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冲破康乾以降和1840年以来外国侵略势力与本国反动势力制造的历史灾难,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相似文献   

12.
华景杭 《纵横》2009,(10):39-43
华岗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党内许多重要职务,他在党的宣传、统战工作中,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研究领域以及解放初期缔造新的山东大学的工作中也有重大建树,但是.在1972年,他却在狱中含冤去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在百年奋斗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团结带领人民艰辛探索、不懈奋斗,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奋斗中发展壮大、在奋斗中赢得胜利,书写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恢宏、最壮丽的奋斗史诗。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相似文献   

14.
王芳 《黑龙江史志》2012,(15):61-63
陈独秀早年的主要思想中,有过四次转折:从科考成名的秀才到拥护"康梁"的改良派;从改良派变身革命者;从辛亥革命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提倡思想启蒙再到政治改造;直到成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一步步的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王亚玲 《攀登》2001,20(7):46-49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八十年光辉历程。八十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飞跃,造就了两个伟大的人物,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6.
王亚玲 《攀登》2001,20(Z1):46-49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八十年光辉历程.八十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飞跃,造就了两个伟大的人物,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7.
魏青芳 《攀登》2001,20(7):50-52
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二次历史性飞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历史过程也向人们昭示:“理论旗帜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经历风雨经历沧桑,培育了无数的优秀人才。在贵州革命老区,有着无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他们的奉献与业绩,是贵州人民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王若飞(1896—1945)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之一,他的一生践行了“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初心和理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历史都有重要论述,他们从理论和方法方面指导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发展。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更是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一些学者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称作党派史学,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对历史学科学性的损害,提出回到傅斯年。而这既不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正确评价,也无助于推进中国历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一精辟概括,不仅高度凝练精准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主题,也高度凝练精准地指明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