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周人物     
红 林炳智 7月9日,曾3次连任菲律宾那牙市长的华裔林炳智被总统阿基诺任命为内政部长。林炳智是获得墨狮狮政府服务奖项的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菲律宾市长。他在2000年获奖。1988年.29岁的他就被选为那牙市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市长。在他的带领下,那牙市在1999年被Asiaweek杂志评为“亚洲改善最大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今年12月22日是王炳南伯伯逝世15周年的日子,在我的记忆中,王炳南伯伯是和蔼的长者,是我的忘年交。我认识王炳南伯伯是在1971年4月4日,当时我和哥哥一起随父亲到江西上高县外交部“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我们父子三人被安排在一间九平方米的房子中,张灿明夫妇、焦若愚夫妇就住在我们的隔壁。父亲带我熟悉环境,走到住所旁的一片小树林时,我看到有三个人迎面走来,父亲惊喜地小声告诉我:我是王炳南。父亲和炳南伯伯同时紧走几步,炳南伯伯一把拉住我父亲的手,大声说:“希禄同志,你好吗?我好想你,我想你会来的。”“王部长,你好,裕云同志好吗?”炳…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北平和平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兴奋激动,但又不禁黯然神伤,因为我的爱人李炳泉──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曾于1948年冬,受党委派代表北平地下党,参加敦促傅作义将军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谈判,做出了贡献,然而在“文革”中,竟被横加“叛、特”罪名,遭“四人帮”迫害。“四人帮”诬陷他“是傅作义派出的谈判代表,在北平和谈中为国民党效命”,致使他含冤自戕身亡。今年是炳泉不幸逝世的29周年,是他诞生的80周年。他的冤案虽然早已平反昭雪,但在许多报刊文章中,对炳泉在和谈中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李海俏 《文博》2006,(1):54-55
过去,对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 在陕北南部设立之圜阳县治方位的一般提法是在神木境内秃尾河下游。对此诸家曾多次提出疑义。吴镇烽先生在其所著《陕西地理沿革》一书中表明,他对圜阳县属所在地的解释沿用旧说,“把秃尾河定为圜河”。之后,他又提出了“今绥德无定河以东、黄河以西应为圜阳县地,”“无定河当为古圜河”的推断,这是因为吴先生见到了1957年  相似文献   

5.
导读     
《江淮文史》2016,(4):1-1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一封写给“中央并敬爱的主席”的检举信,引发安徽政坛巨震:先是毛泽东提出延长会期,开“出气会”,不点名批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是“霸王”,“个人独断”,难免有一天要“别姬”;继而刘少奇3次到安徽大组讲话,鼓励与会代表“揭开”安徽“瞒报”中央、“非正常死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盖子”。会后,主政安徽10年的曾希圣被免去省委第一书记职务,黯然离开安徽。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时期,安徽是受左倾错误折腾的重灾区,出现过“重新挎起讨饭篮子”“背井离乡”的惨景。1961年,安徽实行责任田,大范围成功。不久,却遭受无情打击,责任田被迫彻底“改正”。1977年6月,万里主持安徽工作,大胆肯定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的生产责任制,安徽农村重又“风调雨顺”,始有“要吃米,找万里”民谣的流传。责任田的内容很简单,可是,它在安徽及中国农村所经历的风雨却是非常复杂和惊心动魄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本文所要触及的深义。  相似文献   

7.
常军  贺旭辉 《收藏家》2008,(3):21-24
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其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如杜预在注释《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围上阳”载:“上阳,虢国者,在弘农陕县东南。”还有学者在《晋大康地道记》载:“扶风郡雍,西虢地也。平王东迁,虢叔自此为上阳,为南虢矣。”班固《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自注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  相似文献   

8.
阳明洞     
《文史天地》2010,(9):F0004-F0004
阳明洞 明正德元年(1506),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当权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正德三年,忍辱莅任。先居城北一山洞,后迁城东一山洞(后世称阳明洞),并在此修养悟道、开坛讲学,西南学风兴盛,“知行合一”思想在此大成,“阳明洞”因此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9.
阳燧,就是中国古代人类对日聚光的青铜用具,又称“燧”、“夫遂”、“火遂”、“火镜”等,这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1)。从现代几何光学理论来解释,阳燧就是一种青铜凹面反射镜。凹面反射镜具有聚光性,所以,阳燧可以在太阳光下聚日光取火。阳燧取火的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即光能转换成了热能。阳燧是古代中国人类有意识利用太阳能的最早工具。  相似文献   

10.
1947年底我和同学李树藩相识。1948年7月中共南方局职业青年支部成立,李炳泉担任支部书记,树藩是支部委员。我当然不知道他们是地下党员,那是党的秘密。炳泉家住东城远兹府大草场甲16号,这是我们多次去的地方。他和树藩谈“正经”事时,我就和他的夫人刘可兴聊天。1948年我和树藩结婚后,炳泉也到过我们在东皇城根62号的家。这里后来成为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  相似文献   

11.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 “涅阳严侯吕腾,以骑士汉三年从出关,以郎中共击斩项羽,侯,千五百户…….六世,元康四年,腾玄孙之子涅阳不更忠诏复象。此言“涅阳侯吕腾”,而《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谓:“涅阳侯吕腾”。考之于《史记·项羽本纪》,载“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腾、杨武各得一体。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腾为涅阳侯”。此也谓“吕  相似文献   

12.
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县之乡”,当作“鄡阳县之乡”。“■”为“鄡”之俗讹字。“鄡”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鄡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鄡阳县,《索隐》作“鄡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鄡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索隐》此注有误。  相似文献   

13.
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笔者1990年6月在安徽青阳县得一枚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铜元径3.3、厚0.2厘米,重15克,面珠圈、“光绪元宝”、中心满文“宝安”,左右各有一颗六点有星边花,上“安徽省造”、下“每元当制钱二十文;背珠圈坐龙,左右各三颗六点有星边花,短距,上英文“安徽”、下英文“二十文”。币面漫漶。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初十,在原省银元局基址上成立安徽铜元局,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年间共铸6种光绪元宝铜元。据光绪三十三年冯煦《皖政辑要·度支科·币制中·铜市》,安徽二十文仅铸四万四千八百零六枚,除去皖造大清铜币二十文,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币当十分稀少了。(《皖东金融与钱币》1992.2王律友)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王律友  相似文献   

14.
张鸿奎 《江淮文史》2006,(3):110-115
我原在国家教育部、高教部工作,“文革”期间下放到安徽凤阳的教育部“五七”干校劳动,3年后分配在安徽农学院教育小组工作。80年代初,奉民进中央指示,协助滕茂桐筹建安徽民进组织,后历任省民进专职秘书长、副主委兼秘书长,现为名誉副主委。我是1953年加入民进组织的。在这50多  相似文献   

15.
1986年5月4日,孟津县西虢乡姚庄村村西砖瓦窑厂出土一面元代八卦铜镜。镜为圆形,方钮平顶,直径22厘米。图案分内、中、外三区。围钮一圈饰八卦纹,八卦外圈注有元阳、二阳、三阳、四阳、元阴、二阴、二阳(误铸,当为三阴)、四阴字样。中间一圈铸有八个“寿”字,“寿”  相似文献   

16.
宋霖 《江淮文史》2003,(1):4-24
一门“显学”/听贤哲警世之声/研究“文革”的指针/毛泽东话里有话/魏文伯说“可能要出事”/应当正视,运动初期省委错整了人/被“炮打”/“支持他们革我们的命”拙文《李葆华主政安徽前后》(载本刊2002年第4期)乃订正讹误之作,职责尽了,也就过去了。不意,许多同志令我续写。续下来就是十年“文革”。那十年,李葆华六年半在安徽,是“安徽头号走资派”;三年半在贵州,任省委第二书记。细审这一沉一浮之间,历史内涵非常丰厚,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文革”研究是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由外国翻译引进的著作即有多种。中国…  相似文献   

17.
黄锡全先生在《中国钱币》2005年第2期上公布了两枚三孔布,其中一枚小型三孔布面文有二字,如图所示。黄先生将面文二字隶定作“阳[莧阝]”,读作“阳羱”,即“阳原”。其地在河北阳原县西南,东距赵东安阳不远,战国当属赵。按,黄先生对铭文地望的考订所提供的文献资料,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河南商水友人处看到一枚蚁鼻钱,是前所未见之品。这枚蚁鼻钱长1.8、宽1厘米。面呈卵圆形,穿孔在上端,上铸一字,隶定为“(?)”(图一),释为“阳”。楚文字中,从“阜”的字有时下增从“土”,如“陈”字作“(陈土)”,是大家熟悉的。钱上“阳”字的特点是从两个“阜”。这种写法曾见于信阳长台关和荆门包山楚简。《信阳楚墓》图版一二三:2-013简,是遣策中记服饰的部分,有“一阳笲”和“一少阳笲”,“阳”字都是从两“阜”的。简文“笲”读为“弁”,《说文》:“冠也。”“阳”读为“(黑易)”,《说文》:“赤黑也。”按《仪礼·士冠礼》有“爵弁”,注:“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雀)头然。”简文说  相似文献   

19.
对雉河集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雉河集的考证徐修宜1855年(咸丰五年)秋,安徽淮北地区的各路捻军首领大会于雉河集。但该地时属何州县所辖?今又在何县境内?目前,我国史学界对此仍说法不一。或称“安徽蒙城雉河集”①,这是目前史学界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或称“安徽毫州雉河集”②;或称“安...  相似文献   

20.
当今,表示地理方位常用“东”“西”“南”“北”,但在古代诗文中表示地理方位常用“阴”“阳”“左”“右”。为便于学习古诗文,特对古诗文中惯用的方位词“阴”“阳”“左”“右”的性能解释如下: “阴”,在古诗文中表示地理方位,常指水之南,山之北。如在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