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系统梳理和总结新中国外交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动态,促进外交史与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融合,2020年11月21日,"跨学科视角下的对外关系与民族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云南大学副校长杨泽宇出席会议,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主持开幕式。李正华在致辞中表示,  相似文献   

2.
<正>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改革开放是第二次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2月12—13日,为系统总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和实践经验,推动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与海南大学联合主办,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海南省高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当代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历程与经验"高层研讨会(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会暨理论与方法研讨会第八次会议)在海口召开。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由江汉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李腊生教授策划和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丛书》于 2 0 0 4年 4月由武汉出版社隆重推出。丛书的突出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有机结合 ,融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研究》 李腊生著。该书立足于当代发展理论 ,既从历史的角度回顾和反思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战略的设计 ,又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条件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现实 ,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的内容、特点、时序结构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问题 ,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推进新中国史研究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以下简称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于2021年7月3-4日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建党百年与新中国史研究"的第二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对会议高度重视,研究确定了会议主题和选题指南;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在开幕式上做主旨报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长罗峰主持闭幕式,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做了学术总结.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校系统、军队系统等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多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国家建设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获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建设目标;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立足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7.
刘红梅 《攀登》2001,20(Z1):129-131
在80年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途径与方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1)),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中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同时是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在新中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深刻阐明这一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景平  吴晓 《攀登》2022,(1):36-4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核心立场,学习借鉴反思他国的现代化发展经验,不断调适现代化发展的远景目标和长期规划,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发展、稳定、改革三者有机统一,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侨乡建设的成就及未来侨乡建设面临的新使命,从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角度思考了侨乡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侨乡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侨乡的形成、发展与形态转变,是现代化在中国乡村实践的一种类型。中国的侨乡建设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表征,是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缩影。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是包括侨乡在内的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善于革命的党,而且是善于执政的党。在沿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并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先进的执政理念、科学的执政体制、成功的执政方略、坚实的执政基础,自觉地抵御执政风险,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为继续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基础。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站在这个重大历史节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1921—2021,百年成就辉煌。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4.
蔡世忠 《攀登》2003,22(3):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它反映了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本从八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划世代创新。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我国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出现的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历程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开展对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研究,学界责无旁贷.这对于深化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的研究,对于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智慧,进一步增强治国理政本领,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稳致远、不断前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2019年,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李端祥教授编著的8卷本《城市人民公社研究资料选编》丛书①(以下简称《研究资料选编》),就是研究这一事件的重要学术成果.阅读后,笔者深深体会到这套丛书的学术分量与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21,(1)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专题研究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高质量发展研究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新时期公共政策创新发展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研究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CSSCI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和分析这一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总结多党合作实践的经验教训,探讨其中的规律,对于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吴美华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1]正是多年研究这一课题的力作.该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承担的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系列成果之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体来讲,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吕建中 《攀登》2001,20(5):18-21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孜孜不倦地追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17,(5)
政治制度资源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资源,开发充足有效的政治制度资源也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基础。自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政治制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历经了从效仿苏联到自主探索的发展过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回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资源开发的历史脉络,总结政治制度资源开发的基本经验,探求其背后的客观规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