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55年6月,江苏泰州北城垣出土了一方南唐升元二年(938)的《泰州重展筑子城记》(以下简称子城记)石刻,作者是第一任泰州知州褚仁规。泰州古代地方文献没有此记文的著录。在我国的古代城建史上,南唐筑城的实物资料几乎未见有过报导。该石刻记文的出土,补充、修正了泰州筑城的历史,对我国城市建筑史的研究,也是一分重要的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2.
霞飞 《湖南文史》2012,(6):26-27
1936年,与刘志丹、谢子长一起创办陕北红军与根据地的高岗,被委派到"三边"地区(指陕北与内蒙古交界的靖边、定边、安边)工作时,遇到了棘手的如何对待哥老会的问题。哥老会起源于四川,与洪门(天地会)、青帮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三大帮会之一。到20世纪30年代,哥老会的势力也发展到了"三边"一带。当时"三边"地区参加哥老会的,  相似文献   

3.
薛恒红 《旅游纵览》2013,(11):31-33
会展旅游因成为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点的重要因素而倍受关注。作为在苏中地区迅速崛起的泰州,会展旅游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全面分析了泰州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促进泰州会展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巍峨望海楼     
泰州远古滨海.从西周吴国时起称海阳地,南面是海。西汉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717)始置海陵县,东方为海,始成一个滨海城市。南唐(973)始建泰州。望海楼的前身,始建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6),初名海阳楼。由于战火和楼圮等原因,楼先后四次毁拆重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楼毁于大火后,州守鲍龙重建,改称望海楼。清康熙年间重建更名为靖海楼。清嘉庆初楼欲圮,拆而重建,又更名为鸣凤楼。  相似文献   

5.
<正>泰州是一个文化交叉地区,且泰州文化与楚文化都有某种"母体"上的联系,所以,有时候老泰州人也搞不清楚属楚,还是属吴,因此只好自立一派,保其"中道"了。其实,泰州文化尽管吴楚文化夹击,相互交融,在泰州文化的成色中,既有吴文化,又有楚文化,但由于泰州与江南只是一江之隔,相互接触与交流甚多,所以从总体上看,泰州受吴文化影响要比受楚文化影响大得多,泰州文化主体上属吴文化。泰州的这种文化性质为泰州融入苏南奠定了文化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6.
清代鸭绿江流域的封禁与开发张杰东北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清入关之后,为了保护其"龙兴重地",于顺治年间在盛京(辽宁)地区修筑了柳条边。盛京柳条边又称"盛京边墙"或"老边","盛京边墙,起至凤凰城,北至开原县,折而西至山海关接边,周围一千九百余里,共十七边...  相似文献   

7.
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的泰州与生俱来便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州南濒长江,北望淮河,历史上还曾东临大海。数千年来,江流、海潮、淮水在此交汇激荡,孕育泰州大地,哺育泰州先民,促成泰州城的生存和发展。泰州地处长江角洲冲击平原和淮河冲击平原,成陆时间不长,历史遗存不多,地方史料著述不(?)。泰州地区在西汉才设置海陵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枚乘上书吴王刘濞说词中有  相似文献   

8.
<正>清末及民国时期,泰州、兴化等地有一种说法,《桃花扇》是孔尚任在淮扬治河期间写于泰州、兴化的,高尔庚《井眉居诗钞》、韩国钧《永忆录》、李详《药裹傭谈》、陈祖培《听鹂馆笔记》都这么说,但都没有列出可以查核的依据。2000年前后,这种说法又进一步被人提起,孔尚任是在泰州俞锦泉的家班帮助之下,边写边演边改完成的二稿,同样没有提出证据。2007年,蒋星煜先生在《〈桃花扇〉研究与欣赏》一书的序中说,孔尚任康熙二十六年(1687)八月在  相似文献   

9.
<正>“〔道光〕《泰州志》公案”,系一桩与修志有关的笔墨官司,实为史志界罕见,可以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来形容,熟悉和研究这段历史,对后代编史修志大有裨益。清道光七年(1827),在时任泰州知州刘铃的大力倡导下,〔道光〕《泰州志》刊刻发行,这本是泰州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喜事,结果却招来众多麻烦。部分士绅、生员拿到志书之后,意见纷纷,批评该志存在“以邑乘为家乘,  相似文献   

10.
辽代泰州考     
辽代的泰州是东北地区军事重镇,设德昌军节度使司于此,控制着大兴安岭东西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辽末,泰州落入金人手中较早,并得以沿用,这里遂成为金人的腹地(是为旧泰州,本文称泰州)。继而,北方蒙古各部兴起,泰州又成为金的边防重镇。大定五年,置东北路招讨司于此,承安三年迁金山,降泰州为金安县。长春县(辽长春州)升为泰州(是为新泰州,本文称新泰州)。辽金时期,泰州在东北地区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泰州地望的考定,对辽金史及东北地区其他古城的考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元明时期的历史研究也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泰州市博物馆抢救性地清理了一处宋代墓葬群,这是泰州地区第三次发现宋代墓葬群,出土了一批瓷器和带文字的漆器,为研究宋代泰州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泰州古镇溱潼是镶嵌在(里)下河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溱潼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字,比如秦泓、七星村、海滨村、水云乡、存中等,但这些名字是源于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在志书上没有记载。溱潼镇现在的名字其实源于“秦潼”。而“秦潼”与“溱潼”这两个名字在志书上都有记载,是官方予以承认的地名。《现代汉语词典》对溱潼的注释是:“镇名,在江苏。”“秦”与“溱”虽然字形相近,但读音完全不同,前一个读qin(上声),后一个多读zhen(平声),“溱”在其他地方都读zhen(平声),唯有在泰州这里作地名时读qin(上声),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从现有史料来看,“秦”字加三点水变成“溱”,应该是从明人陈应芳开始的。陈应芳(1534—1601),泰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先后出任金华县和龙泉县的县令、浙江提学佥事、八闽布政司参议、河南按察司副使、太仆寺少卿等职。陈应芳在地方任职时,非常重视各地的水利事业,“讲求探索水道原委与河之利害,  相似文献   

13.
泰州市北宋墓群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在泰州市东郊抢救性地清理了一处宋代墓葬群,这是泰州地区第二次发现宋代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漆器、成套的文房用品和标有墓主姓名的买地券,为研究宋代泰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孙晓宇  孙一凡 《神州》2012,(8):243-243
偷渡犯罪是我国边境地区出现较多的一种犯罪,包括在我国《刑法》中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偷越国(边)境罪。偷渡犯罪也一直是我国公安边防部队打击的重点。当代的偷渡犯罪又呈现出新的特点,给我公安边防部队侦破打击这类犯罪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汉吴王沟记     
<正>古城泰州,地处苏中平原,历史悠远流长。这里没有山,只有水。远古的泰州,其地理位置居于两淮的中部"东傍大海,北依淮河,南枕长江"构筑了特色鲜明的"三水文化"自然之美。泰州的水滋润了这方土地,养育了泰州的人民,书写了华丽的篇章。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青年时代的刘濞是一个志大才疏、雄心勃勃的创业者。自立国广陵之始,他便充分利用了古海陵地区滨江临海,  相似文献   

16.
龙胜理苗(“苗”泛指明清时期生活在湘桂边界的苗、瑶、侗等民族)厅,建于乾隆六年(1741年),撤于民国元年(1912年),历时171年。是清政府在湘桂边界设立的,治理龙胜桑江流域及湖南极少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的特别行政机构。设于龙胜寨,距湖南宝庆理瑶同知府(乾隆五年设于今城步县长安营乡政府所在地)二百余里,距桂林府二百余里,处湘桂边咽喉之地。清政府为什么在如此偏僻之地设立龙胜厅,在百多年的历史中,龙胜厅的存在对龙胜及湘桂边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本文试简析之。龙胜之地,自五代至乾隆五年属广西义宁县,境内桑江源于湖…  相似文献   

17.
沙平 《贵阳文史》2007,(6):72-74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掀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当时,驻平津、华北一带的日本侵略军称为“中国驻屯军”,司令为田代皖一郎中将,其兵力为—个步兵旅团,旅团长是河边正三少将,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在北平地区的是第一联队湘当于团),联队长牟田口廉大佐(上校),副联队长森田彻中佐(中校),该联队驻丰台的是第3大队(相当于营),大队长是一木清直少佐(少校)。卢沟桥事变时,旅团长河边正三去秦皇岛附近检阅步兵第二联队,  相似文献   

18.
辽代泰州(治今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古城村的城四家子古城),是辽王朝设置在东北平原地区的一座军事重镇.然而关于它的建置年代却不见<辽史>有载,诸史家在谈及这一问题时,也众说纷云,莫衷一是,难求共识.如景爱同志在<一通题名碑复活了一座死城>一文中认为,"泰州原是辽代初年二十部族的放牧地址,到辽兴宗耶律宗真在位时(1031~1054年),始建泰州"①.<白城地区文物古迹>一书则认为,泰州始建于辽代中期②,而<洮安县文物志>则说"在千余年前即在辽太宗时,就有了泰州"③.  相似文献   

19.
前泰州时期是指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在海陵置泰州之前的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前泰州时期的教育主要是建立在渔猎经济基础上的原始教育和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前期古代泰州教育。前泰州时期的青墩文化、南荡文化、天目山文化、楚水文化和海陵文化,既是泰州教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泰州教育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正>冯谅(约1310—1389),字守信,号永福,南直隶泰州丁溪场河子湾(今属江苏东台)人。洪武元年(1368)以人才举贡,历任工、刑两部尚书,洪武十二年(1379)冠带致仕,敕“贤良方正”匾荣归。12年官宦生涯,他坚守“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以“润物无声”的低调勤勉,追随朱元璋画蓝图而不辍,历肥差而不贪,始终无怨无怼,廉能之名显于当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