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朝会同馆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建有会同馆作为专门接待周边四夷朝贡使节的馆舍与机构。会同馆还是中央政府与四夷贡使进行经济贸易的场所及四夷贡使了解华夏礼仪化的场所。会同馆是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建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置,对维护和发展明王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客馆为传统中国外交上的重要机构,由地主国设立,以接待归附者、使节、人质、入朝藩王、沙门与留学生等各种不同身分的外国人,试图落实招抚荒远、万国宾服的理想。南北朝时,客馆在数量与规制上有明显的发展,它除了解决外国人的食宿需求,也是重要的外交折冲场所。南北朝的客馆乃是拥有许多馆舍,颇具规模的馆区。客馆的方位受到城市格局变化的影响,南北朝以后,多位于城南。其地理位置也从城郭外向宫城靠近,且通常位于南北中轴线的通衢上。  相似文献   

3.
于宁 《民国档案》2017,(2):129-137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新疆迅速成为转运苏联援华物资的主要孔道之一,其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为配合盟国军援及中央物资外援的顺利进行,驿运在新疆得到复兴和发展。新疆驿运伴随着时局的变化,虽经历多次机构变迁,却仍能创造可观的绩效。通过对新疆驿运在战时曲折发展历程的研究,折射出新疆地方政府与中央的互动博弈,有助于加深对新疆抗战史和战时交通运输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区域交通线路是理解区域开发及空间联系的关键。唐代沙州和瓜州两地间的交通线路长期以来部分驿址定位不够精确。通过地理环境分析及各驿址位置的历史记载,可确定沟北古城为唐代瓜沙间的阶亭驿址,西沙窝三号古城为甘草驿址。在两处驿址之间,新发现古城遗址一处,进一步证实了交通线路的存在,而巴州二号古城极有可能作为新井驿使用。这几处驿址的定位,为理解该区的历史环境变化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化对汉唐时期瓜沙间交通地理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杨立红  朱正业 《民国档案》2006,2(4):133-137
抗战爆发以来,大部分公路、铁路及新式运输工具毁于兵燹。为维持战时交通,古老的驿运一度复兴。在时局动荡、资金短缺的困难条件下,淮河流域安徽段的各驿运站多方努力,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力量,并采取种种措施,大力推动驿运工作的开展。驿运作为战时的应急措施,基本保障了军需民用物资的流通,为支援抗战、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盂城略考     
高邮之盂城别称,更多的是因为盂城驿而闻名于世间的。“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这是众多关于盂城驿的比较权威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李文辉 《上海地方志》2023,(4):18-23+94
陈桥驿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在新方志编纂和新方志学理论建设领域有突出贡献。20世纪80—90年代,陈桥驿担任《慈溪县志》修志顾问,多次提出修志建议。陈桥驿与慈溪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深厚情感,或为其加入《慈溪县志》编修队伍的深层原因。《慈溪县志》对陈桥驿修志建议的吸收和采纳,主要体现在地方特色突出,索引和索引卡的配备,资料来源明确三个方面。陈桥驿有关《慈溪县志》编修的建议,对今后我国各地的方志编纂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0~2013年,对甘肃西城驿遗址进行发掘,确定其年代为距今4100~3600年,历经马厂晚期、西城驿二期、四坝早期三个时期。发现有房址、灰坑、陶窑、墓葬等531处。此次发掘明确了四坝文化的来源,初步建立了黑水河流域史前文化序列。  相似文献   

9.
鸡鸣驿,又名鸡鸣山驿,是中国现存的最大驿站。2001年6月,这个驿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底又被世界化遗产基金会选入世界100处濒危物。根据2003年7月国家物局等方面的专家评审通过的鸡鸣驿保护规划,104座单体建筑、24座院落、9个重要遗址为保护对象,计划分三期用10年时间完成修缮工程。  相似文献   

10.
陈桥驿与《绍兴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全国性修志高潮中,绍兴市人民政府为实现修纂一代名志、佳志的目标,特聘魏桥、陈桥驿、潘一平等三位先生为顾问。魏桥是浙江方志界的领导和著名方志学家。潘一平在修纂和出版地方志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陈桥驿既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和方志学家,  相似文献   

11.
宋金时期陇山地区流行仿木结构砖室墓,墓室砖雕内容有孝子故事、家居活动与动植物等,在墓葬形制、砖雕装饰与丧葬习俗方面与其他地区既有相似性,又有地域特点。部分砖雕的异域风格表现了宋金时期陇山地区居民在墓葬文化上的兼容并包。陇山地区的宋金砖墓为研究本地区宋金时期丧葬文化特点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地域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2.
宋元时期,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海洋推进,零丁洋海域进入了人们开发的视野。明清广东海洋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中外贸易在零丁洋海域相当活跃,也引起了官府对这一海域的重视。正是在不断开发海洋的过程中,人们对零丁洋海域的认识与界定,也逐步由小到大地扩展,文献对零丁洋的记述从人文记忆向地理标识转变。宋元以来,人们对零丁洋海域范围的界定,几乎都是以陆岛为标识加以描述,由原先单一的零丁岛扩大到零丁岛群,进而将这一海域不断扩大,也就是说,不同时期的零丁洋海域有不同的范围界限。  相似文献   

13.
Prosperous families in the Song Dynasty maintained the custom that a daughter went to her husband’s household with a piece of land to ensure her economic position.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economic status of women from wealthy families wa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Neo-Confucian doctrines attempted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largely but they failed, even though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gradually rose to stand as the national ideology. Some people clamored for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regime to eliminate or to limit the custom of bridal dowry land in private, but the majority still favored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wife’s right to her property.  相似文献   

14.
韩国祥 《考古》2012,(3):51-58,108
1998年9月中旬,北方航空公司朝阳飞行大队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葬。施工人员揭开墓顶封石进入墓室,并取出了三件随葬品。朝阳市博物馆(现朝阳博物馆)闻讯后派人到现场调查,追回被取出的器物,并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  相似文献   

15.
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宋馆阁校勘史书有 2 1次 ,使宋代史书校勘在计划性等八个方面显示出特色来 ;宋代史书校勘在我国校勘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宋代学术思潮与史书校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浅议元朝的“四等人”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元朝的"四等人"政策进行了探讨,认为"四等人"的划分既有维持大一统的需要,也是对宋辽金元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一种承认,而以蒙古为国之根本、色目和汉人互相牵制的政策又导致了民族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化,进而为更大范围内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以往学界仅仅以民族歧视和压迫来评价元朝"四等人"政策的历史作用似乎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7.
本着重阐述南宋与金的边疆经略。南宋与金分立,各自按照中国传统制度治理本朝。同时,也均在中国传统边疆观念的支配下推行边政,针对边疆地区各族的治乱、向背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军政对策和措施,南宋致力于西部至西南地区,金朝致力于东北、北部、西北地区。本还揭示了南宋与金的边疆经略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向前发展曲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阿祥 《安徽史学》2016,(3):130-137
唐代以前的宣城,走过了由县邑到郡治、由江南西部的行政中心到江南地区的政治腹地与经济沃壤的历程。其间几个关键节点是:楚国置爰陵邑,西汉置丹杨郡,孙吴丹杨郡迁治建业,西晋分置宣城郡,六朝时代之宣城既为近畿要地、又逐渐成长为文化名邦。以南齐谢朓为标志人物的山水诗的创作与影响,既反映了南朝时代宣城的文化特色,也使得宣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山水诗都"。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越双边关系的草创期,各种外交制度和模式都处在摸索和调适之中,其中就包涵了安南使节使宋路线的选择。廉州道是北宋前期安南使节优先选择的路线,但钦州道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成为宋代安南使节使宋的主要线路,邕州道凭借其全程陆路的优点,地位亦有日益增重的趋势。路线选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自然背景,如历史的惯性,交通干线和贸易中心的变迁,接待花费与交通成本,以及气候、地形和路线距离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云南汉族分布区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明代。明代80余万汉族军事移民大规模进入云南,深入传统的当地民族世居区或边疆地区,建立卫所,定居屯田,促使云南涌现出大量的汉族移民新区,形成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汉族社会和汉夷杂居的发展趋势,基本奠定了明清以后直到今天云南各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交融的基础,成为明清以来云南边疆开发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