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是当前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独特柔性路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力之间关系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即以创意元素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品的表现符号,以产业链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文化创新力,进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学是千百年来老百姓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智慧结晶,作为文化资源宝库,是现代动漫产业资本的源头活水。然而国产动漫既失忆又失语,处在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产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在动漫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机遇面前,国产动漫应以内容为主,重塑民间文学传统,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中国文化品牌,达到文化创意制胜,实现民间文学资源向现代动漫产业资本的创造性转化,从而自立于世界动漫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3.
郭艳  周丽娜  鲁超 《旅游纵览》2021,(1):158-160
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底蕴,旅游文创产品凭借着自身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形成独具创意的文化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增强,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慢慢出现了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文创产业,不仅有利于传承利用地域文化,而且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收...  相似文献   

4.
周显宝  郑峰 《神州》2012,(36):164-166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产业,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超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学界的新生概念,自产生伊始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学术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各不相同。作者通过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分类以及特点等基本概念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日常需求与文化创意:“生产性保护”的观念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保护作为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国家明确其对象主要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从非遗作为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而言,显然存在着对非遗的本质属性与当代价值的误导。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非遗的精神性指向,将其还原至日常生活,使其在当代生活中仍然具有日常需求的功能。同时,充分发掘非遗的文化创意内涵,以文化创意为路径全面保护非遗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金疆 《旅游纵览》2023,(5):143-145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植根于乡土,见证了乡村发展历程,是乡村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文章以河北省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带动产业融合,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为乡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金疆 《旅游纵览》2023,(9):143-145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植根于乡土,见证了乡村发展历程,是乡村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文章以河北省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带动产业融合,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为乡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杜丽丽  周忠伦 《神州》2012,(17):10-1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冲击,我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濒危。对大量资源的抢救、保护、记录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各地非遗信息资源独立管理所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一个共享支撑系统的建设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重点。云计算作为一项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文化事业领域,通过对云计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情况的了解,浅析云计算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付晓华 《神州民俗》2010,(6):16-18,25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发展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这几年来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是否能够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引入文化旅游的概念,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人们自发主动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刘静宜 《旅游纵览》2023,(6):154-156
文旅产业的不断升级,给民间美术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创造了新的平台。河北省秦皇岛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二者深度融合,发挥互补互助作用,可以推动彼此良性发展,创造出更高的文化价值,非常具有实践探索意义。本文以秦皇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为例,探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二者如何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创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期为秦皇岛的民间美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罗云 《文史博览》2015,(3):20-22,25
湘西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传统服饰手工艺:蜡染、刺绣、织锦、银饰、彩扎、挑花、花带、围兜等等,现已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当今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手工艺品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衰落甚至消亡的危机,这正是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选择与文化取向。湘西传统服饰手工艺是湘西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湘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角度来研究湘西民族地区传统服饰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不仅保护了湘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推动湘西文化产业形成、延伸文化旅游的产业链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为当地政府提供产业发展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是:依靠个人的知识、技能、天赋,通过科技和艺术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它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根据我国实际,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范围共包括: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文化产业、设计产业、体验产业和旅游业。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是:依靠个人的知识、技能、天赋,通过科技和艺术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它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根据我国实际,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范围共包括: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文化产业、设计产业、体验产业和旅游业。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民族文化内涵及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既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国家和自治区应加大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张广河 《神州》2014,(1):60-61
<正>11月10日落幕的第八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集纳中国文化珍宝,集中体现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核心技艺的传承创新成果。文博会上不但展示了智能餐桌系统等高科技创意产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金漆镶嵌技艺、北京独有的"盘中戏"民间艺术等众多文化元素在各大分会场向民众进行了展示。本届文博会以"促进文化贸易,加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互联网背景下其文化遗产的转化与创新提出新思路。从历史溯源、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中推究磁州窑文化遗产流失的原因和现今传承困境,以“静态”“活态”两个角度提出数字化保护策略。例如,搭建磁州窑数据库,将器物信息、技艺影像资料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和保存;打造数字博物馆,以数字化信息库为基础进行多样展示;开发移动互联网产品等。数字化保护具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其数字化开发所带来的文化产业优势可以与当代互联网传播相结合,顺应大众喜好的同时也使磁州窑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17.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即带有商品属性,其发展亦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尊重和正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属性与现代文化创意潜力,打破"断面式"保护的思维模式,允许并助推其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的自洽性转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商业化,方可实现生产性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和振兴。  相似文献   

18.
曹州绳编是流传于菏泽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技艺,明清时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2008年12月列入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作品"对牌官花·牡丹""曹州十样景"等创意精妙,工整细致,民俗色彩浓烈,文化意蕴深邃。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阐释,既离不开对其历史渊源的钩沉,也需要探究其材料、技法、工具等工艺形式。以此为基础,可以助推这一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文化、艺术、经济等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恰如冯骥才所言:"传承是非遇的生命"。非遗通过传承人之手在当代社会中薪火相传,成为建设物质和精神文明、带动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6年3月28—2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非遗进清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2016春季学术论坛完美落下帷幕。论坛以"非遗触网——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互联网时代"和"工艺振兴——工匠精神如何助推产业升级"为主题。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对非遗触网和传统工艺振兴这两个主题的选择高度肯定。两个论坛的学术主持分别由清华美院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形势也日益严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程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保护地域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现实参考作用,同时也将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新媒体视角出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探析在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与保护的新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