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初皇室的宗教信仰,是满族宗教信仰的组成部分。满族早期信奉的萨满教,是一种崇拜自然神和祖先的原始宗教。崇拜的神灵包括附身的神灵和不附身的神灵。不附身的神灵即祖先家神,附身的神灵又包含大神、野神两大类。所以萨满教所崇拜的神灵实际上可分为家神、大神和野神三大类,诸如祖先、天神、山神、星神、鹊神、乌鸦神等。这些萨满教崇拜的对象,是同当时落后的原始的狩猎、采集经济活动相连系的,反映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软弱无力,认为狩猎、采集的多少依赖天神和山神的赐予,夜晚迷失方向依赖北斗七星的导引,遇有灾难时需要鸦、鹊的救护等等。人们祈求神灵的活动,就是祭祀。在祭祀中,勾通人  相似文献   

2.
张月琴 《民俗研究》2013,(1):108-114
煤窑神是与煤矿生产紧密相关的人群崇信的神灵,也是煤炭业的行业神。民国初年大同矿区小煤窑林立,煤窑神信仰普遍存在。由此,由煤窑神信仰也引申了一些关于煤炭生产的禁忌。煤窑神信仰神灵体系的存在,体现了行业发展对神灵的要求和塑造。由煤窑神信仰阐发的禁忌是煤矿工人对煤炭生产经验的总结。窑主、人伙柜和窑工从各自利益的立场,以煤窑神名义阐发了窑规,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境遇的认识和对生存话语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3.
梵华楼是故宫中一处重要的藏传佛教殿堂,建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供奉六部显密神像。梵华楼楼下供奉六部护法神唐卡像,共计54位护法神。护法神是藏传佛教中一类重要神灵。本文考证了54尊护法神的形象特征、位置及其排列组合关系,说明了梵华楼护法神像的配置严格地遵循了西藏佛教的传统与佛典教义。梵华楼神像系按照诸神在西藏佛教万神殿中的神格、地位配置,主次分明,排列有序,完整严密,是18世纪藏传佛教在内地的重要文化遗存,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藏传佛教有一套独特的绘画与造型语言,以象征的手法表现诸神的神格神性。梵华楼唐卡纪年准确,形象鲜明,对于藏传佛教图像学研究、艺术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义华 《南方文物》2012,(2):126-141,117,118
壹 商代的帝 商代的神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最高神的上帝、自然神和祖先神①. 商代的自然神以社神、山神和河神等为主,这些神灵都在一定地域内发挥作用,其权能受空间上的限制;商代的祖先神包括商王祖先、贵族祖先和国家旧臣等,这些神灵属于各自的族姓,其归属有严格的族群性.  相似文献   

5.
奥登 《世界遗产》2014,(9):24-28
一年之中,哈尼族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过节。逢节日必有祭祀,必有祭祀的神灵。 哈尼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一个是二月节“昂玛突”,意思就是祭祀寨神,在农历二月的特定日子,元阳哈尼族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一系列的公共祭祀活动,村寨内的各家也会举行家庭祭祀活动。祭祀神灵是以寨神昂玛为主,其他的一些神灵比如地神咪收、天神摩咪、火神、水井神以及祖先神也被祭祀。二月节在寨神林举行,祈求神灵保护自己的村寨。  相似文献   

6.
王进锋 《民俗研究》2013,(3):99-108
一般认为,商代的神灵有帝、祖先神、自然神三类。这三类神灵之间的关系是商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从帝臣来窥探商代的神灵关系是一个新的视角。商代的帝臣就是帝的臣,是帝的下属。商代的祖先神、自然神都是帝臣,因而它们都是帝的下属,所以,帝是商代的至上神。商代的帝不是商王的祖先神,但是祖先神可以影响帝。商代的祖先神内部也有一定的高低、统属关系,商王祖先神的地位要高于商民的祖先神和先臣神。商代的自然神和祖先神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商代的人间贤人也有帝臣。  相似文献   

7.
突厥人曾经信仰祆教,祭祀祆神时不立祠庙,而是将"刻毡为形"的祆神像悬挂在竿上进行祭祀,这种祭祀方式与突厥人的游牧生活相适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些突厥人也在祆祠中祭祀。"刻毡为形",就是以缂毛工艺织造出祆神的图像,这种图像可能与敦煌等地祆祠和赛祆仪式中悬挂的祆神画像类似。突厥人以"脂苏"涂抹祆神像的做法,源自波斯祆教徒以麝香和苏涂抹祆神像的祭祀仪式,突厥人通过粟特人学习到这种仪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宗教学家的意见,世界宗教中有以一种二元论的宗教世界观来分析神性,划分神灵,把统治世界的力量说成是两个相互对立、但却又都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或一对具有神性的实体。这种宗教体系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分为对立的范畴: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黑暗与光明、死亡与生命、地与天、善与恶等。反映在神灵世界上便出现两种对立的神:神与魔鬼、善神与恶神,形成二元的神灵观。在这种二元神灵观的影响下,多神教中的杂多诸神被归属到两大对立的营垒之中,这显然是诸神的杂多性走向神性统一的一种特殊形式。①萨满教神灵世界的二元观念存在于许…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于1992年6月挖掘出土曾湮埋地下100多年的庙宇,当地人称之为显应宫、天王宫、妈祖庙。庙宇坐北朝南,长26.4米,宽13.2米,四周土墙,两进结构,均四扇三开。庙中设有5个神台,前殿2个,后殿3个,每个神台上供奉一组神态姿势各不相同,面目栩栩如生的彩绘泥塑神像。其中前殿西侧神台上的一组神像,当地群众称之为“巡海大臣(神)”。早在几年前,有人通过对泥塑神像和长乐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水上航行大发展的时代,水上航行中的神灵信仰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出现若干新变。宋代水上神灵形成了从四海四渎神到川泽风雨神的层次高低,正祀、淫祀、中间地带神灵的正式与非正式划分,以及本庙与行祠等构成的交错复杂的神灵体系。宋代原有水上神灵信仰出现了若干新变化,同时新创了若干航行所需的护航神灵信仰。宋代水上神灵信仰体系的完善及其新变化是宋代历史发展新特点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1.
神佑梯田     
<正>一年之中,哈尼族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过节。逢节日必有祭祀,必有祭祀的神灵。哈尼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一个是二月节"昂玛突",意思就是祭祀寨神,在农历二月的特定日子,元阳哈尼族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一系列的公共祭祀活动,村寨内的各家也会举行家庭祭祀活动。祭祀神灵是以寨神昂玛为主,其他的一些神灵比如地神咪收、天神摩咪、火神、水井神以及祖先神也被祭祀。二月节在寨神林举行,祈求神灵保护自己的村寨。  相似文献   

12.
陕北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造就了特殊的农业信仰风俗,包括自然神和天象神、农业先祖神、龙王等灵物、畜力神、祈子神以及其他和农业灾害相关的神灵信仰及各种神灵报赛和庙会等习俗活动。这些神灵信仰从不同角度反映或影响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神的标准化"一经问世就成为民间信仰研究中强有力的解释工具,但胶东半岛妈祖信仰的发展实践表明,"神的标准化"有其局限性,不能适应于所有地区。因为神灵信仰势必要与传播地的文化相融合而实现本土化,而本土化是对标准化的消解,这就使得神灵信仰不能实现彻底的"标准化",而只能是一种"半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
台湾信徒对妈祖的浓厚信仰由来已久,早在清代时就已播下了种子。其时台湾各地的妈祖分灵宫庙为了增强神灵的灵力,维持及增加香火,或出于为当地居民祈福禳灾的目的,往往盛情邀请妈祖在台开基祖庙或具有相当权威宫庙的妈祖神像赴当地绕境巡游。北港朝天宫是妈祖在台湾最主要的开基祖庙,  相似文献   

15.
坛神考     
坛神是什么神?什么人家一定要供奉坛神?这连许多家里供有坛神的人也不一定明白。有人以为坛神供奉的是“五通”,此说不确。“五通”是一种淫邪神名。在明代,江苏民俗多供奉它。有人也称为”五圣”、“五显灵公”或“五郎神”。民间传说五通神能迷惑妇女,为种种怪异,迷信的人相信这个,所以五通神香火很盛。《聊斋志异》中就有关于五通迷惑妇女的记载。清朝初年,苏州城西边的楞伽山所奉五通特别著名。康熙时汤斌任江苏巡抚,命令将五通神像丢到太湖里去,并连其他地方所建五通神庙和神像,一律毁掉。“五通”这个名字,本来起源于唐宋…  相似文献   

16.
人造的神像会流泪吗?在意大利有人说会,说这是神在显灵神在显圣。于是迷信者便蜂拥而至;也有人说不会,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只要在雕像眼睛下装上一种化学药品就会有液体渗出……亲爱的读者,您能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这一问题吗?  相似文献   

17.
神灵赞美特征是赫梯赞美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赫梯人颂神诗研究的核心内容。国外学者在文本解读、语言和文字分析以及神灵赞美特征的渊源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无论是横向的比较还是纵向的梳理在国内外赫梯学界尚无人问津,神灵赞美特征的多样性与移植现象产生的原因也缺乏探讨,更少有把这个文化现象视作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石奕龙 《民俗研究》2000,(4):126-162
一、引言 所谓"私人佛仔",是指闽南一带的居民对某些神品较低的神灵的主位称呼,这种神灵主要供奉在厢房、内室或僻屋中,很少进入民间供奉正神的厅堂正中,而且他们主要是由住在该内室的人敬奉的,并与该内室的人有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他们主要是由这家过去夭折或凶死的亲人转化而来的.私人佛仔过去被称为"夫人妈",①但是用"夫人妈"来概括指称这类神灵是有些问题的.因为,在闽南,"夫人妈"是对某神灵的夫人的一种尊称,凡是神灵的夫人均可以用此称之.换言之,夫人妈是专对女神而言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玄宗本记》中,含义是人们为了祭神而集合到一起。祭祀的历史和神灵信仰一样长,两是一种表里关系,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是通过祭祀的形式来表达的,古代就有“礼莫大于祭”的说法。因此祭祀是一种具体表现人和神交涉的仪式,祭祀的目的多在祈愿,答谢,慰灵  相似文献   

20.
《民俗研究》2021,(4):87-94
百大夫为日本民间信仰的神灵之一,其由来并没有确切文字记载,一般将其视作男性神灵,是平安时代末期游女和近世傀儡子信仰的祖神。现今,在日本关西地区仍然流传着木偶艺人祭祀百大夫的传统。源于百大夫作为游女和木偶艺人的同一信仰对象,既有的研究多数倾向于将二者视为同一群体。虽然在平安时代以后的日本社会中,二者有着错综复杂的密切关联性,但游女与傀儡子并非等同。游女信奉的百大夫神与傀儡子信奉的百神具有不同神格,同时百神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外来神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