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山东省日照市海曲墓地的三个墩式封土墓。其中的2号封土呈圆形,封土为堆筑而成,其内共有38座墓葬,有木椁墓和砖室墓。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和漆器等。根据地层关系、墓葬形制、随葬品的组合与特征等推断墓葬的时代为西汉中期至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2.
海曲汉代墓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的日(照)东(明)高速公路南侧,为了配合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年3~6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建设工程占压封土内的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田野发掘取得丰硕成果,一度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椁重棺、一椁双棺和个别无椁单棺墓葬。墓葬盛行设置器物箱,一般有头箱、脚箱或边箱,也有的头箱、脚箱、边箱齐备。木质棺椁全部采用榫卯结构扣合,制作考究,棺内外髹朱漆或黑漆。有2座墓葬的木棺底板和挡板乃用整木凿成。规模较大的墓葬,椁盖板多两层,盖板上面铺设席子。死者头向明确的都向东。总体来看,一号封土内的墓葬规格高、保存好、棺椁最完整。二号封土平面也呈台状,面积约1600平方米,残高4.5米左右,清理墓葬36座,其中一椁双棺合葬墓2座,重椁一棺墓1座,单棺墓2座,其余一棺一椁。有5座墓葬设置头箱,1座有脚箱;附头箱和边箱者1座,有脚日照海曲墓地1、2、3号封土平面分布图考古新发现”之一。 一这次发掘共清理墓葬90座,其中砖室墓17座,其余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90座墓葬分为4个区域,其中1、...  相似文献   

3.
洛阳西郊周山东周王陵调查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2年初,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部周山地区内的4座大型封土墓从地理位置、现存状况、墓葬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地面踏查和重点钻探,并初步推测4座封土墓为东周王陵.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市境内的封土石室墓进行了考古调查,共调查发现474座,墓葬形制多样,出土文物为唐代器物。通过与江南石室土墩、朝鲜半岛百济石室墓的比较,结合相关实物、史料,推测连云港封土石室墓为百济移民的墓葬。  相似文献   

5.
1987年6月,安徽省安庆市第二自来水厂在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座战国墓。市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赶到现场进行清理,共出土12件器物。现将该墓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M1)位于安庆市区,迎江寺东边的王家山,南临长江(图一)。墓葬封土层约3~4米,已在施工中被揭去,墓葬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6.
成都无缝钢管厂发现五代后蜀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元月20日,成都无缝钢管厂在进行厂劳动保护教育及产品陈列室的基础施工时,发现墓葬两座。经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现场察看,确定为大型砖室墓,遂于元月23日至2月17日派员配合基建施工对发现的这两座墓进行了清理,历时26天。从清理结果可知,这两座基属五代后蜀,编号为M_1、M_2,其中一座系后蜀彭州刺史徐铎墓葬。一、此两座墓葬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东五桂桥附近、成都无缝钢管厂三号门附近。墓葬西北为该厂计划控制大楼;东侧邻近厂火车专用轨道;西南靠厂区;西面为办公区域。墓葬封土被取平,原土堆长约30米,宽约25米,高约4—5米。封土属褐黄色亚粘土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山东省胶州市盛家庄村土地整理施工中发现积贝墓。积贝墓的发现在胶州尚属首次,共清理墓葬3座,有贝墓、贝砖墓两种。出土遗物17件,有铜器、玉器、陶器。盛家庄积贝墓的相对年代应是西汉早中期。该墓地的部分墓葬封土规模较大,每座封土下的墓葬应是一个家族墓地。贝壳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防盗,由于贝壳堆积很厚,挖掘时像流沙,极易造成塌方。胶州积贝墓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山东地区沿海一带汉代墓葬的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至9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在偃师市阎楼村清理一座封土墓冢。墓冢上部原筑封土为圆形,最大径28米。墓葬为单室土洞墓,由长斜坡墓道、甬道、长方形土洞墓室三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残存陶器、瓷器、铜器、石器等28件。据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该墓时代应为东汉晚期到曹魏时期。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今雷台内汉墓封土情况的考察以及清代武威人段永恩有关灵钧台诗文的研究,本文认为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雷台最初应只是台下几座汉代砖室墓的封土。至后世,或于不知情的情况下,此墓封土又被重新加筑,从而形成今日所见之高台。后因其上供奉道教神仙雷祖而被称作“雷台”。作为一座汉代墓葬封土,雷台与张茂所筑灵钧台没有任何联系。因此,雷台不是前凉张茂所筑的灵钧台。  相似文献   

10.
贵州清镇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60,(6)
为配合猫跳河水利建设工程,贵州省博物馆历史组曾在清镇琊陇坝一带进行发掘,历时四个月另五天,共发掘墓葬一百多座,这里仅提出几个宋墓介绍一下.墓葬大多成群地分布在一些平原或小丘的边沿上.墓葬封土的直径,大的11米,小的6米左右.殉葬品极其稀少,有的墓内除铁钉外,一无所有.有器物的墓,平均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墓向多以山形为转移.人骨的头部都向墓口.墓都是长方形,封土揭到与地表平齐时,便往往发现黑灰色的松软泥土,再下去约30.50厘米,便已到达墓底.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7月至11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对固原县南郊乡隋代史射勿墓进行了发掘和壁画揭取工作,现将发掘情况及收获简报于后。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西北,东北距固原县城约5公里(图一)。墓葬由封土、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和墓室几部分组成,全长29米(图二)。封土为馒头形,已被当地农民取土挖毁,现存封土高4.7米,南北直径16米,夯  相似文献   

12.
韦正 《东南文化》2005,1998(4):45-57
大坟坝三座六朝墓葬是有封土的家族墓葬群,皆为刀把形墓葬,峡江地区东汉即流行用子母砖套接的曲折线形券顶式的刀形墓葬。三座墓清理出数量不等的陶器,有陶釜、甑、罐、盆和完整的炊器、日用器,其装饰绳纹富于原始特色。墓葬有打破关系,六朝墓里有东汉遗物,把前代墓葬遗物再放置新墓葬内,是否是该地区的一种葬俗,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物》1979,(3)
一、墓群概况和发掘经过景县高氏墓群,位于城南十五公里的野林庄和北屯公社一带。当地群众称之为"高氏祖坟"或"皇姑陵力,相传有墓近百座之多(图一)。历年来,农民在打井和农田基本建设时,经常发现古代墓葬。目前地上仍存大封土墓十六座,其中最大的封土高30米,直径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固原南塬一座唐墓(编号M140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葬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土洞墓,平面形状呈刀把形,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和墓室七部分组成。墓道与墓室皆绘有壁画,其中以第二、第三天井与墓室北壁保存较好。墓室各壁绘制屏风式条框,条框内绘制图像的做法见于初唐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此座墓葬与已发现的史氏家族墓所处位置很近,并且与各墓葬基本在东西一线排列。结合男性墓主人头骨的体质人类学鉴定得出的欧罗巴人种特征,推断此座墓葬与史氏家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目次一地面封土与陵园建筑二墓道及过洞天井三墓室结构四随葬品组合五墓主身份六结语北魏由拓跋鲜卑建立,墓葬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随着考古材料不断积累,纪年墓的资料日渐丰富,为探讨北魏中后期墓葬等级、丧葬制度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发现的北魏墓葬近两千座,经考古发掘的不到一半,其中纪年墓信息较完整者有七十四座(附表)。纪年墓主要分布于平城和洛阳地区,墓葬年代则集中于北魏中晚期,其中最早的为太延元年(435年)破多罗太夫人墓,最晚是永熙三年(534年)李仲胤夫妇墓。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地面封土、墓道规模、墓室结构、随葬品组合、墓主身份等反映的文化因素讨论北魏中后期墓葬的等级规制,  相似文献   

16.
安子沟高句丽墓葬位于洞沟古墓群西端坡地上。1999年7月发掘墓葬3座,其中2座保存较好。M401为阶坛石圹积石墓,平面呈长方形,墓葬南部为四级阶坛,顶部有石圹3个,圹内出有棺钉、棺环、金耳饰等。M402为封土石室墓,墓室呈铲形,墓底平铺小石块,墓内出土人头骨1个,陶罐1件。  相似文献   

17.
<正>长石塔石室墓位于重庆巴南区木洞镇钱家湾村,2022年4—5月,为配合重庆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迁建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信阳师范学院,对长石塔石室墓进行了抢救性文物保护工作。发现并清理明代墓葬1座,墓葬编号为2022BCSM1。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单室平顶石室墓,方向84°,由封土、墓圹、墓门、墓室四部分组成。修筑方法为先挖掘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圹,然后用修整加工的长方形石板砌筑墓室,再用土、石渣填充墓圹,最后做封土堆。墓葬封土、墓门已不存。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临城县城东10公里西镇村西北50米处,有一处北齐墓群,共有墓葬4座。南为1号墓,中为2号墓,西北为3号墓,东北为4号墓(图一)。1、2、4号墓1975年均有封土,3号墓封土早年即不复存在。1975年冬,当地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挖去1号墓部分封土及2、4号墓全部封土。2号墓墓顶被压塌,后被生产队取砖拆毁。4号墓被挖及  相似文献   

19.
河北阳原西城南关东汉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10月,河北省阳原县供销联社在南关修建工厂时发现古墓1座。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张家口地区文化局进行了发掘。一墓葬位置及形制墓葬(编号 M1)位于阳原县西城镇南关,北距西城镇约2.5公里,化稍营至大同公路从墓葬北侧通过,桑干河流经墓葬之南(图一)。墓地表面原有4个大土冢,当地群众称为"四疙瘩"。其中之一即 M1所在位置,西面还存在两个土冢,北面1个土冢已被压在厂房之下。M1的封土已因基建施工而被铲平,部分墓顶也被破坏。此墓早年被盗,甬道内灌满淤土,随葬器物多被打碎。  相似文献   

20.
李洪甫  张步军 《文物》2011,(4):78-83
1974年春,江苏省灌南县硕湖乡(今新安镇)刘园村一组农民在平整田地时于村北50米处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墓葬封土高出地表约2米,位于北纬34°04′41.6″,东经119°21′15.1″。墓中距地表1米处发现木棺2具,头向北偏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