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肃政廉访司”条记载:“国初,立提刑按察司四道……(至元)十三年,以省并衙门,罢按察司。十四年复置,增立八道:曰江北淮东道,曰淮西江北道,曰山南江北道,曰浙东海右道,曰江南浙西道,曰江东建康道,曰江西湖东道,曰岭北湖南道。”按:元至元十四年所立江南八道之一为“山南湖北道”,而非“山南江北道”。1.辽宁省图书馆今藏有清文廷式由《永乐大典》辑出《经世大典》(抄本),其“官制·肃正廉访司”条(辑自《永乐大典》卷一一一九,今本《永乐大典》不存)记载:“初立提刑按察司四道……十三年十二月,以…  相似文献   

2.
<正> 《唐语林》云:“陆相贽受淮南尉。”(周勋初《唐语林校证》卷四第519条、钱熙祚《唐语林校勘记》卷四。)但检《通典》州郡门、《元和郡县图志》、两《唐书》地理志,终唐一代,不曾有淮南县之设置;又检两《唐书》本传及其他典籍,亦不曾有陆贽“受淮南尉”之记载。检《顺  相似文献   

3.
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政坛上,令狐绹(以下用~代)是一位比较活跃的人物。宣宗时他执掌相权长达十年之久,懿宗、僖宗时出任河中、淮南、凤翔诸镇节度使,可谓出将入相、势倾一时。但关于他担任风翔节度使的时间,史书记载互为歧异。《旧唐书》卷一七二本传记:“[咸通]十三年,以本官为风翔尹,风翔陇节度使”。《新唐书》卷一六六本传载:“僖宗初,拜风翔节度使”。《资治通鉴》卷二五二乾符二年记:“五月,以太傅、分司令狐~同平章事充风翔节度使”。吴廷燮《唐方镇年表》据《旧书》  相似文献   

4.
例一:北宋商税“旧额”中四川商税的铜铁钱折算比值《宋会要》详细记载了北宋熙宁十年和熙宁十年以前的商税额。对于熙宁十年以前的商税,因没有登录具体的年份,通常相对于熙宁十年而言称为“旧额”。按《会要》所载,熙宁十年前,川峡四路商税总额为六百余万贯,全国其他地区商税总额为五百余万贯;熙宁十年,川峡四路商税总额为一百六十余万贯,全国其他地区商税总额为六百余万贯。马端临在修《文献通考》时,显然注意到了这一资料。在该书卷一四《征榷一》中,他列举了熙宁十年以前全国各地商税岁额的等第,然后总结性他讲道:“按天下商税,惟四蜀独…  相似文献   

5.
<正>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下载:“《禹贡》桐桕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浦入海,过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卷一四,钱坫、徐松《新校注地理志集释》卷五和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卷二俱认为淮水当过南阳、江夏、汝南、庐江、九江、  相似文献   

6.
《洛阳伽蓝记》卷四《追先寺》:“(萧)衍哀而遣之,乃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实玩之物不可称数。亲帅百官送於江上,作五言诗赠者百余人,凡见礼敬者如亲(一作此)比。”对于文中“如亲(此)比”,周祖谟、范祥雍均无说,杨勇《校笺》径将“比”字删去(中华书局,2006年,页193)。  相似文献   

7.
(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二百五十四《赵赞传》:“乾德六年,移建雄军节度。秋,命将征太原,以赞为邠州路部署。”(第8892页) 按:从文意看,赵赞是受命征太原的将领之一。宋时太原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而邠州在今陕西省邠县,两地相距数千里。疑“邠州”误,当为“汾州”。据《续资洽通鉴长编》卷九“太祖开宝元年(开宝元年即乾德六年,是年十一月改元开宝)”载:“八月戊辰,以昭义节度使同平章事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建雄节度使赵赞为汾州路部署”,征太原。《宋史》卷四百八十二《世家  相似文献   

8.
<正> 《新唐书·地理志》山南西道兴州长举县条载:“元和中,节度使严砺自县而西,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酼以碎之,通漕以馈成州戍兵。”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岑仲勉《隋唐史》以及四川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四川内河航运史》等都沿用这一说法,将严砺疏嘉陵江的时间定在了元和年同。但《新唐书·地理志》所记实有舛误,严砺疏江的时间不  相似文献   

9.
据《宋史》记载,“同安监,熙宁八年置,铸铜钱”(卷八八·地理四);“建中靖国二年五月,令舒、睦、衡、鄂钱监,用陕西式铸折十钱,限今岁铸三十万缗,铁钱二百万缗”(卷一八O·食货下二);“乾道六年诏司农丞许子中往淮西借置,于是子中以舒、蕲、黄皆产铁,请各置监且铸折二钱,以发运司通领四监,子中所领三监,岁各认三十万贯,其大小铁钱,令两淮通行,淳熙五年诏舒州岁增铸十万贯,以三十万贯为额,八年以舒州水远,薪炭不便,减额五万贯,九年又减十万贯,与蕲州并以十五万贯为额,十年诏舒、蕲铸铁钱,并增五万贯”(卷一八…  相似文献   

10.
骆伟 《广东史志》2000,(3):37-49
一、说明 《南越志》,南朝宋沈怀远撰,作者为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西)人。怀远初为始兴王璿征北长流参军,因坐事徒广州,后官武康令。《南越志》就是他在广州时所撰。《隋书·经籍志》记载为:《南越志》八卷,沈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南越志》五卷,沈怀远撰;《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为:《南越志》七卷,宋武康令吴兴沈怀远撰;阮元《东通志》:《南越志》五卷,宋沈怀远撰,佚。史称:“此五岭诸书之最在前者也。”“此志载三代至晋疆域事迹。”该书内容丰富,涉及岭南地域沿革、地方山川名由、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以及珍稀物产,尤以动、植物为最,可供学者研究岭南史地、民俗、生物等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会昌“永”字钱,或以为是会昌开元通宝的一种,为唐武宗李炎会昌年间(841~846年)所铸。史载“武宗即位,广浮图说,天下毁寺四千六百,招提兰若四万,籍僧尼为民二十六万五千人。①当时的“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以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交易禁用旧钱。”②且时有“永平监官李郁彦请以铜像、钟、磬、鑪铎皆归巡院,州县铜益多矣。监铁使以工有常力,不足以加铸,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③这种铸于会昌年间,钱背有汉字纪地  相似文献   

12.
曹州兵备——管的事儿宽 《金瓶梅》中多次使用“曹州兵备——管的事儿宽”这一歇后语,如第三十二回:“韩玉钏儿道:‘二爹曹州兵奋——管的事儿宽。’”按,《续文献通考》卷六十《职官》:“明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副使、佥事分道巡察,其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各专事宜并分员巡备京畿。”可见兵备是由提刑按察使司派出的  相似文献   

13.
张淮深,字禄伯,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长兄张议谭之子.归义军政权建立初,其父入质于唐王朝,继父任沙州刺史.咸通八年张议潮入朝留居长安,张淮深代摄归义军事;十三年张议潮死,继任节度使.大顺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在归义军内部变乱中被杀,时年五十九岁.谁是杀死张淮深的主谋,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课题. 罗振玉《补唐书张议潮传》“淮深卒,弟淮□嗣,淮□卒,托孤于议潮婿沙州刺史索勋,勋乃自为节度”,后为李明振妻所诛灭.向达《补唐书张议潮传补正》(《唐代长安与西  相似文献   

14.
近读中华书局校点本《明史》,发现对僧道服色的记载有错误二处,现摘录于兹,试据有关史料加以订正。《明史》卷67《舆服三·僧道服》载:僧通服,洪武十四年定。……道士,常服青法服,朝衣皆赤,道官亦如之。惟道录司官,法服、朝服,绿纹饰金。凡在京道官,红道衣,金襴,木简。在外道官,红道衣,木简,不用金襴。道士,青道服,木简。王鸿绪《明史稿》卷49和清修《续文献通考》卷93的记载,与此略同。其中:  相似文献   

15.
余于主编《故宫善本书目》之际,得遍览馆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群书,见其中乾隆年各地督抚学政奏缴,奉旨禁毁之书尚有存者,大抵为四库馆臣查办时所遗,而史馆诸臣以此类书籍皆明末清初人著述,文献足征,纂修史书乃时有所采择。如《皇清开国方略》叙述建州原起及天命年间事,即选引禁毁书《博物典汇》卷二十“四夷”一章。《皇清开国方略》卷一载;“臣等谨按……《开国实录》,臣等幸尝伏诵,其文直事核,务尚体要,异邦之人间以杂录……如明臣黄道周《博物典汇》,记明神宗时甚详”云云。卷一至卷七,每卷皆有引文与《开国实录》互证,以见《实录》之文信而有征。其不予征引之事,例如:《博物典汇》卷二十“四  相似文献   

16.
一、《文献通考》的“先公曰”和马廷鸾的史学思想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说:“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这段话说明马端临深厚的家学对他的重大影响,他能写成《文献通考》和他父亲马廷鸾的教育分不开。研究马廷鸾的思想对理解马端临的史学思想很有必要。马廷鸾的主要史学著作是《读史旬编》,这部著作和另外的一些作品都散佚了。清朝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内中有诗文二十三卷,《读史旬编》一卷。依据一卷《读史旬编》和一些有关的诗文,研究马廷鸾的思想是很困难的。而《文献通考》中近三十条的“先公曰”文字,反映出马廷鸾对重要历史问题的看法,是直接影响马端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1167-1144年),四川井研人。他的代表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以下简称《要录》),上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专记南宋高宗一朝三十六年史事(1127-1162)。以其材料丰赡,考订精审,“集众说之长,酌繁简之中”而与《长编》相媲美。不仅饮誉当世,受到史馆编修们的青睐,而且为后代治宋史者所必读。因而与李焘齐名,有“四川二李”之称。李心传著作宏富,可惜几经沧桑,大多亡佚。《要录》二百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乙两集各二十卷,《旧闻证误》四卷,经《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致恢复其本来面目存世。《道命录》五卷,淳祐十一年由新安朱申刻于九江郡,元至顺四年  相似文献   

18.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四《兵考六》有云:“祖宗以来,内外诸军,惟厢、禁二色而已。”厢军作为有宋主要军事力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在宋朝军事体制中的地位自然举足轻重。然而,一直以来对厢军的专门研究却较为薄弱。2007年9月出版淮建利著《宋朝厢军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书,  相似文献   

1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俞正燮:“名者,文字也.”“古谓文字为名,北朝人犹守此义,屡见于《魏书》(癸巳存稿》卷十二)按:俞以“名”为文字之义在句中一以贯之,固然以曲代全,然以此义释“名可名”中之后一“名”字,义则甚合.“名”为文字,俞氏广引《文子》、《淮南子》、《周礼》、《礼记》诸书证之,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相似文献   

20.
南朝葬制考     
一、堪舆 “堪舆”最初之含义是“天地之道”。《文选·扬雄〈甘家赋〉》;“属堪舆以壁垒兮。”李善注引《淮南子》许慎注:”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汉书·扬雄传》颜帅古注引张晏曰:“堪舆,天地总名也。”后因以为天地的代称,再转指风水,即住宅基址或坟地的形势。亦指相宅、相墓之法。“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史记·日者列传》早见其名。《葬经》(旧本题晋郭璞撰):“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钱大昕在《恒言录》卷6中说:“古堪舆家即今选择家,近世乃以相宅图墓者当之。” 《吕氏春秋》中即有选择葬地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