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是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特别是在中原地区,绝大部分的旅游景区、景点都与文物古迹交织在一起,依托文物发展河南的旅游业,应该是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在旅游业中如何充分发挥文物优势,为振兴河南经济服务,应该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一、河南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居中原腹地,自古人类就生息、繁衍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这些文化曾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从而使河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始终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过调查与统计,河南境内有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点近3万处,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的八分之一,是名符其实的文物大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文物事业。195o年河南省就成立了文管会,主管全省文物工作。1952年成立文物工作队,具体负责全省的文物保护工作。随着事业的发展,从中国社科院考古…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马忠臣、省长李克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楚国青铜器馆》、《古代建筑明器馆》、《古代玉器馆》、《明清工艺馆》等5个展览11个展厅。胡副主席时先民们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断驻足询问文物的出土地点。历史和科学价值。在对河南博物院的展览设计和设施充分肯定的同时.胡锦涛指出,河南是我国的文物大省,要充分发挥文物优势,带动各方面共同发展。同时还指出,要把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域就长达3000余年。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河南的地下文物在全国居于首位,地上文物及逾万件的馆藏文物也都列全国前三甲。历史上,诸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全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了洛阳、开封、安阳三座,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有七座(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正因如此,河南被历史学家称为“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文物资源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和科学研究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  相似文献   

5.
从清末到抗战爆发前是河南近代古玩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河南古玩行内出现了行商、坐商和文物出口商,这些古玩商人多集中于文物资源丰富的洛阳、开封两地。蔺仕庵及其创建的群古斋充分利用河南省的文物优势,在经营品种、经营方略和经营特色等方面都有出奇制胜之处,因而成为古玩行内较有影响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1927年7月,冯玉祥先生主政河南期间,开始筹建河南博物馆。今年适逢其周甲生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值得我们纪念和庆贺。河南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茫茫古今,沧桑巨变,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河南省博物馆成立之初,曾收集数千件文物,举办展览陈列。六十年后的今天,已发展成为馆藏文物  相似文献   

7.
任博韬 《中原文物》2015,(3):113-115,121
河南是文物大省,民国初期河南文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本文主要从文物法规、文物调查与发掘、文物保存保护等方面简要概述了20世纪初河南文博事业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摇篮里的一颗明珠。杨育彬先生著《河南考古》(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一书,把建国以来河南省调查和发掘的考古新材料,进行综合汇集整理,并进一步作了较深入的学术研究,为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工作者、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以及其他学科和部门的工作者了解和研究河南考古,提供了线索和方便,《河南考古》是一部得到社会好评的学术著作。《河南考古》按照物质文化的发展和时代顺序,分为八章。即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文物考  相似文献   

9.
编后     
《文物》1983,(3)
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定于今年夏季在河南郑州召开,重点讨论夏商文化及青铜器文化。为配合这次年会,本期《文物》集中发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有关夏商文化的重要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文物保护,开发文物资源,发展和扩大旅游事业,迎头赶上当今第三行业兴起的浪潮,是振兴河南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友人、外国游客、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来我们河南看什么?主要不是看自然景观和现代化设施,而是来看我们的文物名胜,欣赏、学习、研究我们古老的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韩全红 《旅游》2004,(12):26-32
河南的石窟文化使人震惊、令人叫绝。除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之外,还有四处石窟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单位。为此,从三门峡开始一直到巩义,开始了河南石窟文化的探访。  相似文献   

12.
1977年7月,一份旨在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反映全省文物工作动态、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普及文物知识的内部刊物──《河南文博通讯》,像一株幼苗,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破土而出。1981年,为了能够及时地发表考古发掘成果和学术论著,扩展学术研究的领域和地域范围,以大中原的概念,涵盖河南及其邻近地区的历史文化,经过充分的酝酿,《河南文博通讯》更名为《中原文物》,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原文物》从创刊到现在已25年,出版已100期。20多年的历程,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离开中原这个文物荟萃之地,失去蕴藏丰富的文…  相似文献   

13.
杨春 《旅游纵览》2015,(4):139-140
"文化旅游"是河南旅游的突出特色,也是十二五时期河南旅游发展的重头戏。河南文化旅游具有资源丰富、交通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及市场方面的优势,但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旅游商品开发滞后、休闲娱乐单一、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形象不佳、营销策划不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宏篇巨著─—评介《中国文物地图集》编制及河南分册李晓东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保存在地上地下丰富多采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乃至人类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  相似文献   

15.
海南文物资源丰富,通过文物研学旅游形成文旅教协同发展的模式是活化文物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文物研学的推动应从基础教育着手,提升文化素养,从根本上形成文化自信。自贸港的建设有政策、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为开展文物研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海南研学尚处于发展初期,要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等方面推动文物研学,促进海南文物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文物博物事业发展水平是体现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城市的历史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国的文博场馆数量激增,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变革、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引起社会对文物博物事业的密切关注。文物博物事业事关文化传承、历史延续,更事关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文物博物事业已经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到二十二日,国象文物局在河南登封县召开了一次“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会”。这次会是围绕登封告成镇文化遗址的发掘,探讨夏代文化问题的。参加边次会议的有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有关省市的文物考古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同志共三十二个单位一百一十人。  相似文献   

18.
李小平 《区域治理》2022,(11):21-24
弘扬中原传统文化、打造全国文化高地是河南文化发展建设的战略要求.本文分析了河南打造文化高地的基础与优势,对河南打造全国文化高地的战略性对策进行思考研究,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河南文化高地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参照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分为五部分,在以文物为主的原则下灵活的展示文化的闪光点,且在形式设计上古今结合,获得了成功。但是,在突出文物与渲染主题之间仍存在无法摆脱的矛盾。博物馆学应加强基础理论──文物学与博物馆社会学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河南省全境。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是我国的文物大省,拥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