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事革命宣传 黄负生于 1891年8月 27日(清光绪十七年农历7月23日)出生。祖籍安徽休宁。“其先世宦游湖北,寄住武昌甚久,遂以为家”。他名凤清,字负生。 黄的父亲早逝,幼年失怙,全赖母亲做手工针线、纺织所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并依靠亲友的接济上学读书。母亲是安徽名门闺秀,受过良好的庭训,通晓文墨,深明大义,“承先人遗教,以勤俭持家,以诗书课子。”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黄就读于武昌昙华林工业传习所。与同班好友、“共进会”成员刘寅(号移荪)、刘公(字仲文)等经常聚会,密商反清起义之事,并参与秘…  相似文献   

2.
民国云谲波诡的政坛上,有一个举足轻重、同时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一生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这个人就是黄郛。黄郛(1880—1936),字膺白,浙江绍兴人。1904年留学日本东京振武学校,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33年任蒋介石设立的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  相似文献   

3.
1933年9月黄郛为重塑北平权力结构,计划由余晋龢代替东北军背景的鲍毓麟出任公安局局长。东北军视之为削藩信号,积极组织挽鲍运动,其他派系出于权力私欲及政治目的,亦策动风潮扩大。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为稳固华北局面,主张与东北军妥协,与黄郛领导的政整会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此后又逢日军借口方振武部进入《塘沽协定》规定之非武装区,试图再度出兵华北,华北危机又呈严峻形势。蒋介石为使黄郛尽早北上,缓解日军压力,强令何应钦及东北军让步,然而黄郛认为蒋之支持不足凭借,暗自联络日本关东军,意图引日方为奥援,迫使华北地方军政势力妥协。通过对易长风潮的剖析,不仅可知日本已成为影响华北政局的关键因素,更可窥悉"两会体制"的内部弊端及华北地方势力日趋疏离的症结所在。而黄郛因对中国抗战和蒋介石的支持缺乏信心,冀图挟日自重,此举看似维护了黄郛的政治权威,实则无助于华北内部各类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方可 《炎黄春秋》2002,(5):54-58,80
在民国历史中,黄郛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既是同盟会的重要成员、辛亥革命的功臣,又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总长、内阁总理;他既是蒋介石的拜把盟兄,又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师。正因这种“半师半友”的密切关系,故每当蒋介石遇到难关时,黄郛都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出面为盟弟分忧“担丑”,甚至毫不犹豫地替他跳火坑。  相似文献   

5.
龙飞 《名人传记》2018,(5):74-79
李德伦1917年生于北京一个官宦家庭。母亲爱弹风琴,教他唱儿歌,他自幼受到音乐熏陶。1936年春.他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苏联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到北平举行独唱音乐会,他去看了,被大师的艺术所折服。1940年他毅然从辅仁大学历史系退学.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  相似文献   

6.
杨端六,湖南长沙人,原名冕(勉)、又名超,生于1885年6月18日,因是端午次日,母亲叫他端六.他是个孝子。日后就以端六名世。他7岁入私塾,读书勤“勉”,悟性奇高,是一位才智“超”逸的优等生。虽然原名隐而不用,实则已融入自身素质特征。经过8年苦读,端六对五经四书、诗史典籍,大都背诵如流,了然于胸。满脸稚气的翩翩少年,  相似文献   

7.
名人的母亲     
母亲是伟大的。很多名人的成功都与其母亲的精心培育密不可分。苏轼,其母亲是个明大义有才学的女子,读书作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教育子女有方。苏轼幼年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书、写字,给他讲故事,逐步培养他读书的习惯。每当天刚微微发亮,他就起床,同母亲一起在清幽的竹林里散步、背诵诗文,回答母亲的提问。母亲不只关心指导他的学业,还很注重他的品德和气节的培养。有一天,母亲读了东汉史书上的《范滂传》,向苏轼详细  相似文献   

8.
张磊 《文史月刊》2008,(3):7-10
蒋百里,名方震,晚号澹宁,笔名飞生、余一。浙江海宁人,光绪八年(1882年)农历九月初二出生。蒋百里13岁时父亲亡故,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庭生活困苦。其时蒋百里的叔父蒋世一延请老秀才倪勤叔给自己的孩子授业。喜欢读书的蒋百里经常溜到书房里去听讲,倪勤叔见他聪慧,顿生爱才之心,知道他家境清寒,分文不收,从此蒋百里从倪勤叔读书,学习诗文。1898年,16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  相似文献   

9.
忆一代文宗朱自清老师孙景端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摄于上海(1932年)朱自清与夫人、女儿摄于团和园(1948年)朱自清先生是我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时的老师,时间在1946年10月他由重庆飞回北平,到他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大医院。这期间正是国民...  相似文献   

10.
母亲是伟大的,伟人的母亲更是伟大的。作为世界伟人的周恩来,一生都怀念生他、养他的三位母亲。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历史悠久的古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县)。生母名叫万冬儿,系江西籍师爷出身的万青选(时任淮阴县知县)的女儿。万氏美丽、善良,读过五六年的家塾.受过较好的教育。由于家庭的影响,万氏性格开朗,精明果断,乐于助人,具有很强的排解纠纷能力。对于长子“大写”(周恩来小名),万氏寄予了厚望。不幸的是,周恩来不满一岁时,他最小的叔父病危,膝下无子女。父母忍痛把他过继给叔父。两个月后,继父去…  相似文献   

11.
<正>1972年春夏之交,我在东胡村二队担任育红薯苗的技术员,还担任从本村碱土中提取碳酸钠(食用碱)、硫酸钠(皮硝),从草木灰中提取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的厂长兼技术员时,突然收到黄西沟大队的邀请,聘我重返学校执教。原来,自我上次离开后,大队一直努力争取让我再去。恰逢千庄公社书记换成孙希锦,孙希锦是我在梁赵上高小时的校长、老师,也曾是我母亲的下级和同事。他对我很了解,  相似文献   

12.
1865年4月14日,林肯总统和平时一样,早早起了床,7点钟动身前往白宫办公。一路上早有人群等候着他,找机会拦住他提出各种要求。林肯总统一边回答一边往前走,8点前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3.
《说郛续》是明代崇祯时期编纂的一部丛书,有续陶宗仪《说郛》之意,收录明人著述为主,清代顺治三年重刊时,编纂者题署为陶珽,但陶珽及其友人著述均未提及编纂《说郛续》一事,清初方志和目录载录亦不甚明确。陶珽喜好编纂著述,诗文闻名于当时,交游颇为广泛,长期寓居浙江杭州,杭州又是《说郛续》的主要刊刻地,这是他成为《说郛续》编纂者的主要原因。但是,《说郛续》与同时的十余种丛书使用了同一批印版,存在彼此分合和借用的情况,校阅者多为书坊中人,实乃明末坊贾编纂而成。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悍将黄明堂翁宽黄明堂(1870─1938)钦州大寺人,排行八,称"八哥",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名高级将领。他幼年读书勤奋聪颖。1900年参加当地的农民革命组织三合会(三点会),由于他为人忠厚,作战勇敢,好打不平,富有号召力,被推为首领,拥...  相似文献   

15.
黄道周(1585—1646),福建漳浦人,字幼平。曾读书于铜山孤岛,四面皆石,取书舍名为“石斋”,因以为号,学者称他“石斋先生”。黄道周是天启进士,崇祯二年(1629)官至右中允。因疏劾大臣杨嗣昌,谪戍广西。清顺治二年(1645),南明弘光帝在南京继...  相似文献   

16.
在塘沽协定缔结之前,日本外务省内部对于中日关系应如何发展出现了意见分歧。这些意见,随着黄郛奉国民政府之命北上处理时局而具体显现出来。在与此事务相关的驻华外交官中,有吉明公使主张应透过支持黄郛,来达成与国民政府的和解并进而与其合作。然而一等书记官中山详一等人则大致接受关东军的主张,认为应在华北成立一个实质上脱离国民政府控制的政权。初采模糊立场的内田康哉外相,其立场大致倾向于中山等人。他最终否决了有吉的构想,并试图与国民政府签订一个政治协定。此一过程具体显现了当时外务省内部在对华外交构想上存在着分歧,以及其对华强硬派常占上风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汲古阁藏明抄六十卷本《说郛》考述徐三见目前通行的《说郛》有二种本子:一是张宗祥先生根据原北平图书馆藏约隆庆、万历间抄本,傅氏双鉴楼藏明抄本三种(弘农杨氏本、弘治十八年抄本、吴宽丛书堂抄本)、涵芬楼藏明抄残存九十一卷本和瑞安玉海楼藏明抄本十八册校理成书...  相似文献   

18.
<正>1974年,被“双开”回家的母亲得到彻底平反,回到县里工作,我的政治压力得以减轻,更敢放开手脚干了。这时公社书记孙希锦提拔上调,省委党校毕业、曾当过县委理论教员的雷秀堂出任千庄公社书记。公社党委和学区决定,让我这位民办教师担任黄西沟学校校长,自此,黄西沟成为四人校(四名教师)。1972年底,安守效支书因下山为黄西沟通电买变压器,发生车祸殉职,老党员李华明出任支书。  相似文献   

19.
以创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英雄赞歌》歌词而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公木先生,因肾功能衰竭,于1998年10月30日带着他未了的心愿,在吉林长春辞世。他的一生,充满了时代和艺术的风风雨雨。一、滹沱河之子公木,原名张永年(张松甫,现名张松如,笔名公木、木农、龚棘木、章涛、席外思、四名、魏玉等),1910年农历5月15日出生于滹沱河畔束鹿县(今辛集市)北孟家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张存义只念过二年私塾,母亲李梅不识字,但性格宽厚,善持家务。幼年公木在外祖父的资助下入私塾,后转村办初级小学,先念了一年"子曰诗云",又…  相似文献   

20.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全靠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在钱米最匮乏之时,母亲每天只能给他煮米粥喝。去学校读书时,只能把凉了的米粥划成块带到学校充饥。同窗中有一位太守的儿子,对他很是同情,把好吃的东西带给他。但他原封不动,一口也不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